一种自适应可变形的按摩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05575发布日期:2023-04-29 20:19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适应可变形的按摩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适应可变形的按摩机构。


背景技术:

1、现有的靠背按摩器贴合人体背部曲线按摩是由硬质靠背背壳弯曲轨道实现,弯曲轨道的弯曲位置和变形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适应所有不同用户的背部曲线,人体工程方面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适应可变形的按摩机构。

2、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3、一种自适应可变形的按摩机构,包括机芯和轨道,所述机芯的底面配合连接于所述轨道上并能在所述轨道上往复移动,所述机芯的正面配合连接有按摩头,所述轨道包括齿条导轨和限位导轨,所述齿条导轨配合连接于所述机芯底面中线的一侧端,所述限位导轨配合连接于所述机芯底面中线的另一侧端,且所述轨道为柔性材料。

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齿条导轨、限位导轨的个数为至少一个。

5、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机芯底面中线的一侧端设置有第一沉槽,所述机芯底面中线的另一侧端设置有第二沉槽,所述齿条导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沉槽内,所述限位导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二沉槽内;

6、所述第一沉槽的侧端壁上还设置有开口,所述机芯包括移动齿轮,所述移动齿轮的部分齿牙外露于所述开口并与所述齿条导轨相啮合。

7、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压片和第二压片,所述第一压片与所述第一沉槽相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压片与所述第二沉槽相配合连接;

8、所述第一压片将所述第一沉槽封闭,所述第二压片将所述第二沉槽封闭,使得所述轨道仅存在沿所述轨道移动方向端的自由度。

9、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机芯包括壳体和电机,所述电机配合固定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电机包括蜗杆,所述蜗杆的两侧端分别配合连接有第一传动齿轮组和第二传动齿轮组,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组和第二传动齿轮组上配合连接有按摩头;

10、还包括行走齿轮组,所述行走齿轮组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组配合连接,所述行走齿轮组还与所述齿条导轨相配合连接;

11、当所述电机转动,所述蜗杆带动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组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组转动,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组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组带动各自配合的按摩头转动,同时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组带动所述行走齿轮组转动,在所述行走齿轮组与所述齿条导轨的配合下带动所述机芯沿轨道往复移动。

1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组包括第一双排齿轮和第二双排齿轮,所述第一双排齿轮包括第一牙盘和第二牙盘,所述第二双排齿轮包括第三牙盘和第四牙盘,所述第一牙盘与所述蜗杆相配合连接,所述第二牙盘与所述第三牙盘相配合连接,所述第四牙盘与所述行走齿轮组相配合连接;

13、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组包括第三双排齿轮和单排齿轮,所述第三双排齿轮包括第五牙盘和第六牙盘,所述第五牙盘与所述蜗杆相配合连接,所述第六牙盘与所述单排齿轮相配合连接。

1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轨道的两端分别配合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轨道共同形成一个方形的稳定框架。

15、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包括具有柔性的塑料薄片,所述塑料薄片的两端设置有固定部,所述轨道的两端通过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塑料薄片上。

1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适应可变形的按摩机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7、1、通过柔性轨道与机芯的配合连接,使得本按摩机构可自适应贴合人体背部曲线按摩,提供更佳的按摩体验。

18、2、通过一侧端齿条导轨,另一侧端限位导轨的辅助配合,既保证了机芯能在轨道上的稳定行走,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19、3、通过双排齿轮以及单排齿轮的配合连接,实现了单电机同时驱动按摩头的工作并带动了机芯沿轨道的往复行走运动。

20、4、通过塑料薄片的设置和固定,即保证了轨道的自适应特性,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机芯支撑和受力,保证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自适应可变形的按摩机构,包括机芯和轨道,所述机芯的底面配合连接于所述轨道上并能在所述轨道上往复移动,所述机芯的正面配合连接有按摩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包括齿条导轨和限位导轨,所述齿条导轨配合连接于所述机芯底面中线的一侧端,所述限位导轨配合连接于所述机芯底面中线的另一侧端,且所述轨道为柔性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可变形的按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导轨、限位导轨的个数至少为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可变形的按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芯底面中线的一侧端设置有第一沉槽,所述机芯底面中线的另一侧端设置有第二沉槽,所述齿条导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沉槽内,所述限位导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二沉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可变形的按摩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压片和第二压片,所述第一压片与所述第一沉槽相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压片与所述第二沉槽相配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可变形的按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芯包括壳体和电机,所述电机配合固定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电机包括蜗杆,所述蜗杆的两侧端分别配合连接有第一传动齿轮组和第二传动齿轮组,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组和第二传动齿轮组上配合连接有按摩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可变形的按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组包括第一双排齿轮和第二双排齿轮,所述第一双排齿轮包括第一牙盘和第二牙盘,所述第二双排齿轮包括第三牙盘和第四牙盘,所述第一牙盘与所述蜗杆相配合连接,所述第二牙盘与所述第三牙盘相配合连接,所述第四牙盘与所述行走齿轮组相配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可变形的按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的两端分别配合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轨道共同形成一个方形的稳定框架。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可变形的按摩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柔性的塑料薄片,所述塑料薄片的两端设置有固定部,所述轨道的两端通过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塑料薄片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可变形的按摩机构,包括机芯和轨道,所述机芯的底面配合连接于所述轨道上并能在所述轨道上往复移动,所述机芯的正面配合连接有按摩头,所述轨道包括齿条导轨和限位导轨,所述齿条导轨配合连接于所述机芯底面中线的一侧端,所述限位导轨配合连接于所述机芯底面中线的另一侧端,且所述轨道为柔性材料。本技术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使得本按摩机构可自适应贴合人体背部曲线按摩,提供更佳的按摩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廖新鋘,张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奥佳华智能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1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