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摩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63976发布日期:2023-06-28 10:39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按摩枕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理疗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枕头。


背景技术:

1、日常生活中,随着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长期低头伏案工作、劳累等造成很多人的颈肩部位肌肉劳损、椎骨强直或移位,引起颈椎病甚至造成椎骨错位、压迫神经等严重后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市场上出现了不少目的在于舒缓颈肩部位的功能枕、按摩枕,以期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颈肩问题的症状,提高人们的睡眠质量、健康状况,进而提升生活质量,相比普通枕头,按摩枕必须在机构上更具人性化才能真正起到保健作用。

3、目前市面上的按摩枕一般是通过设置在表面的按摩凸起来对人体颈部的穴道进行刺激按摩,这种按摩凸起结构无法转动,对人体的按摩刺激强度较低,不能实现颈部的自重牵引,按摩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摩枕,由人体颈部自重牵引按摩滚件转动,对颈部进行刺激按摩,以提升刺激强度、优化按摩效果。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按摩枕,包括:枕头和两个按摩滚件;

3、所述枕头的上部设有支撑架;

4、每个所述按摩滚件包括球部和滚轴,所述球部呈扁球状或球状,所述滚轴沿所述球部的中轴线穿过,所述滚轴架设在所述支撑架上,使所述按摩滚件能向所述枕头的左右两端转动。

5、优选地,两个所述按摩滚件对称设置。

6、优选地,所述按摩滚件还包括一体成型的柱部,所述柱部平滑衔接在所述球部的一端,所述球部靠近所述枕头的前侧,所述柱部靠近所述枕头的后侧,所述球部的直径大于所述柱部的直径。

7、优选地,两个所述按摩滚件呈“八”字形设置,两个所述球部之间的距离小于两个所述柱部之间的距离。

8、优选地,所述枕头整体呈扁长型,所述枕头的左右长度大于前后宽度,并沿所述底板的宽度方向向一侧伸出。

9、优选地,所述支撑架为设置在所述枕头上的凸台,所述支撑架位于所述枕头的中部偏后侧。

10、优选地,所述枕头的四角设置为圆角。

11、优选地,所述枕头的边缘设置有软垫。

12、优选地,所述枕头的底面设置有防滑垫。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通过设置在枕头上的可转动的按摩滚件,借助人体颈部的自重来牵引按摩滚件转动,从而对颈锥和颈部肌群进行刺激按摩,能够提升按摩枕对颈部的刺激强度、优化按摩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按摩枕,其特征在于,包括:枕头(10)和两个按摩滚件(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枕,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按摩滚件(20)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滚件(20)还包括一体成型的柱部(22),所述柱部(22)平滑衔接在所述球部(21)的一端,所述球部(21)靠近所述枕头(10)的前侧,所述柱部(22)靠近所述枕头(10)的后侧,所述球部(21)的直径大于所述柱部(22)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摩枕,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按摩滚件(20)呈“八”字形设置,两个所述球部(21)之间的距离小于两个所述柱部(22)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10)整体呈扁长型,所述枕头(10)的左右长度大于前后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1)的底部设置有凸台(111),所述凸台(111)位于所述枕头的中部偏后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10)的四角设置为圆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摩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10)的边缘设置有软垫(12)。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摩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10)的底面设置有防滑垫(13)。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理疗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按摩枕,包括:枕头和两个按摩滚件;所述枕头的上部设有支撑架;每个所述按摩滚件包括球部和滚轴,所述球部呈扁球状或球状,所述滚轴沿所述球部的中轴线穿过,所述滚轴架设在所述支撑架上,使所述按摩滚件能向所述枕头的左右两端转动。本技术实施例通过设置在枕头上的可转动的按摩滚件,借助人体颈部的自重来牵引按摩滚件转动,从而对颈部进行刺激按摩,能够提升按摩枕对颈椎和颈部肌群的刺激强度、优化按摩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肖正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肖正印
技术研发日:2022120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