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的椎弓根钉加强连接装置

文档序号:34794421发布日期:2023-07-18 16:57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的椎弓根钉加强连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椎弓根钉防松动,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的椎弓根钉加强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增加,许多绝经女性和部分老年男性骨质流失严重,极易出现骨质疏松症。老年人容易出现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症及脊柱骨折,部分患者需要手术行内固定治疗,即利用椎弓根钉进行固定,但由于老年患者骨密度低,椎弓根钉易发生松动、拔出或者移位等情况。如何提高骨质疏松患者椎弓根钉稳定性和降低术后松动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2、钉道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固定和可灌注骨水泥椎弓根钉固定是目前强化椎弓根钉的主要方式。传统的椎弓根钉骨水泥强化是先在预制的钉道中注入骨水泥,后拧入椎弓根钉的螺钉,在螺钉拧入的过程可能会导致骨水泥弥散,甚至进入椎管、神经根孔和静脉丛,进而造成脊髓或神经损伤,引起肢体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甚至截瘫和肺栓塞、死亡。因为骨水泥具有一定毒性,泄漏骨水泥还可引发迟发性过敏,低血压等不良事件。同时,骨水泥的用量也存在一定争议,剂量过高可能导致渗漏风险增加,剂量偏少可能引起骨水泥强度不够。

3、另外,目前也有公开一种连接在椎弓根钉上的防脱连接板,该防脱连接板的一端与椎弓根钉连接,另一端与椎弓板或横突连接。但由于防脱连接板的尺寸是固定的,因此在手术过程比较麻烦,首先需要准备多个不同尺寸的防脱连接板,以便在手术中测量出椎弓根钉与横突之间的尺寸后选择合适尺寸的防脱连接板;其次是需要对椎弓根钉和横突之间的尺寸进行测量,至少包括间隔距离和高度距离,因此操作比较麻烦;而且该防脱连接板与椎弓根钉的钉帽之间是通过卡接的方式,即通过硬性压入的方式进行卡接,当椎弓根钉已经拧入脊柱的情况下,将防脱连接板硬压到钉帽上进行卡接的过程中,很容易不慎导致骨折的现象,还有就是当术中或术后发现该防脱连接板存在不适时,很难进行更换,需要将椎弓根钉取出才能实现将防脱连接板从钉帽上硬性拆除,从而对手术造成二次损伤的问题。

4、因此,开发一种新的增强骨质疏松椎弓根钉稳定性且可调节的装置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可调节的椎弓根钉加强连接装置,以代替现有的注入骨水泥存在的问题、以及现有防脱连接板无法调节尺寸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椎弓根钉加强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板,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一对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椎弓根钉连接固定;第二连接板,包括第二连接端和第二对接端,所述第二连接端与脊柱的横突连接固定;锁接件,用于将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第一对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第二对接端锁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对接端和所述第二对接端可相对活动地对接,通过调整所述第一对接端与所述第二对接端的相对位置以实现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横突相匹配连接,确定相对位置后通过所述锁接件锁接固定。

4、本实用新型实现第一对接端和所述第二对接端可相对活动的对接方式有多种,可以是:所述第一对接端上设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第二对接端上设有至少一条通槽,所述第一对接端上的至少一个通孔与所述第二对接端上的至少一条通槽对齐,并调节所对齐的通孔在所对齐的通槽的相对位置后,通过所述锁接件穿过对齐的通孔及通槽进行锁接固定。

5、也可以是:所述第一对接端上设有至少一条滑槽,所述第二对接端上设有滑块,所述滑槽的每一侧壁开有至少两个螺纹孔,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一对接端上的其中一条所述滑槽对齐,并调节所述滑块在所述滑槽的相对位置后,通过所述锁接件与螺纹孔配合并伸入到滑槽内压紧所述滑块的侧壁以锁接固定。

6、还可以是:所述第一对接端上设有一条通槽,所述第二对接端上设有一个通孔和一条弧形弯槽,所述第一对接端上的所述通槽与所述第二对接端上的所述通孔和所述弧形弯槽对齐,并调节所通孔在所对通槽的相对位置以及所述通槽在所述弧形弯槽的相对位置后,通过两组所述锁接件分别穿过所述通槽与通孔及通槽与弧形弯槽进行锁接固定。

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对接端上的所述通孔的轴心线与所述弧形弯槽的轴心线相重合,所述第一对接端上的所述通槽替换成两个通孔,所述第一对接端上的两个通孔分别与所述第二对接端上的所述通孔及所述弧形弯槽相对齐。

8、又或者,所述第二对接端上的所述通孔替换为通槽,所述第二对接端上的所述通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对接端上的所述通槽的长度方向相垂直。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接件包括锁紧螺栓和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栓穿过所述第一对接端和第二对接端上开设的孔或槽后通过锁紧螺母旋接锁固。

10、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板可以是: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椎弓根钉的钉帽或螺纹压钉一体成型设置。

11、还可以是: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椎弓根钉分体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连接孔或连接柱,通过所述连接孔或连接柱与所述椎弓根钉的钉帽或螺纹压钉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板的所述第二连接端上开设有多个圆孔,通过至少两个自攻螺丝可选择地穿过通孔后锁入所述脊柱的横突内,以使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横突实现多点连接固定。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由于通过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相互配合,形成用于加强椎弓根钉连接的连接装置,使该连接装置分别连接在椎弓根钉和脊柱的横突连接,故有效提高骨质疏松患者椎弓根钉稳定性和有效降低术后松动,而且无需通过骨水泥进行强化固定椎弓根钉,有效避免骨水泥弥散而引起肢体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或者因泄漏引发迟发性过敏,低血压等不良事件;

15、2、由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对接端是可以相对活动调节的,即第二连接板相对椎弓根钉的距离和角度可调,因此第二连接板与横突能更好地匹配与贴合,保证第二连接板与横突的连接牢固稳定,且不会对患者造成不适,而且使得该连接装置能适用于任何带有横突的脊柱位置以及适用不同的尺寸大小,在手术前无需准备多件不同尺寸以备选,在手术中可免去测量操作,节省手术时长。

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节的椎弓根钉加强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的椎弓根钉加强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接端上设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第二对接端上设有至少一条通槽,所述第一对接端上的至少一个通孔与所述第二对接端上的至少一条通槽对齐,并调节所对齐的通孔在所对齐的通槽的相对位置后,通过所述锁接件穿过对齐的通孔及通槽进行锁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的椎弓根钉加强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接端上设有至少一条滑槽,所述第二对接端上设有滑块,所述滑槽的每一侧壁开有至少两个螺纹孔,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一对接端上的其中一条所述滑槽对齐,并调节所述滑块在所述滑槽的相对位置后,通过所述锁接件与螺纹孔配合并伸入到滑槽内压紧所述滑块的侧壁以锁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的椎弓根钉加强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接端上设有一条通槽,所述第二对接端上设有一个通孔和一条弧形弯槽,所述第一对接端上的所述通槽与所述第二对接端上的所述通孔和所述弧形弯槽对齐,并调节所通孔在所对通槽的相对位置以及所述通槽在所述弧形弯槽的相对位置后,通过两组所述锁接件分别穿过所述通槽与通孔及通槽与弧形弯槽进行锁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节的椎弓根钉加强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对接端上的所述通孔的轴心线与所述弧形弯槽的轴心线相重合,所述第一对接端上的所述通槽替换成两个通孔,所述第一对接端上的两个通孔分别与所述第二对接端上的所述通孔及所述弧形弯槽相对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节的椎弓根钉加强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对接端上的所述通孔替换为通槽,所述第二对接端上的所述通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对接端上的所述通槽的长度方向相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可调节的椎弓根钉加强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接件包括锁紧螺栓和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栓穿过所述第一对接端和第二对接端上开设的孔或槽后通过锁紧螺母旋接锁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的椎弓根钉加强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椎弓根钉的钉帽或螺纹压钉一体成型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的椎弓根钉加强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椎弓根钉分体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连接孔或连接柱,通过所述连接孔或连接柱与所述椎弓根钉的钉帽或螺纹压钉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的椎弓根钉加强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所述第二连接端上开设有多个圆孔,通过至少两个自攻螺丝可选择地穿过圆孔后锁入所述脊柱的横突内,以使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横突实现多点连接固定。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节的椎弓根钉加强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锁接件,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端与椎弓根钉组件连接,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端与横突连接,第一连接板的第一对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第二对接端可相对活动地对接,活动调节到适当的位置后通过锁接件锁接固定。该可调节的椎弓根钉加强连接装置可以有效提高骨质疏松患者椎弓根钉稳定性和有效降低术后松动,无需使用骨水泥进行强化,而且相对位置可调,保证连接更加匹配和牢固稳定,不会对患者造成不适,适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纪志盛,林宏生,张国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暨南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120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