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肌腱修复用电针组合装置

文档序号:36044785发布日期:2023-11-17 18:26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促进肌腱修复用电针组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针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促进肌腱修复用电针组合装置。


背景技术:

1、每一块骨骼肌都分成肌腹和肌腱两部分,肌腹由肌纤维构成,色红质软,有收缩能力,肌腱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色白较硬,没有收缩能力。长肌的肌腱多呈圆索状,阔肌的肌腱阔而薄,呈膜状,又叫腱膜。

2、由于肌腱的过度使用或年龄退变,肌腱将产生不同程度的急、慢性损伤,损伤的肌腱在修复后会出现粘连、强度降低等问题,所以对于受损肌腱的修复、治疗显得格外重要。

3、当肌腱出现损伤,通常可以用电针进行修复,电针有传统的“针体外加电夹”的形式及“电接头与针体一体化”的形式,“电接头与针体一体化”的形式也称为针电极。

4、患者待修复区域往往需要同时进行多个点位的施针。对于不同状况的患者,以及不同的点位,施针所用到的针体长度是不同的。而现有技术中的针电极的针体与电接头是一体化相互固定设置的,针体的长度无法调节,因而,在施针前,对每个长度规格的针电极均需准备足够的数量,以应对不同状况的患者及不同的点位。如此,每次施针前需准备的针电极数量较多,导致施针过程极其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促进肌腱修复用电针组合装置,其能够减小施针前的物料准备数量,从而简化施针过程。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促进肌腱修复用电针组合装置,包括针座筒体,所述针座筒体的后端固接有法兰,所述法兰的通孔前端同轴地固接有穿针筒,所述穿针筒供针体穿过,所述穿针筒的前端同轴地固接有接驳盘体,所述接驳盘体的横向两侧均开设有避空缺口,所述避空缺口的开口朝前,两个避空缺口均铰接有半柱状夹紧块,两个所述半柱状夹紧块的内侧均设有夹针槽,两个所述半柱状夹紧块的外壁均设有半环状锥面,当两个所述半柱状夹紧块彼此贴靠时,两个所述半环状锥面共同形成环状锥面,所述环状锥面自前向后逐渐内收,并且,两个所述夹针槽能够共同夹紧所述针体,所述穿针筒可滑动地套设有套紧筒体,所述套紧筒体呈阶梯轴状,从而形成配合筒段和套紧筒段,所述配合筒段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穿针筒,所述配合筒段套设有推压弹簧,所述推压弹簧的两端分别抵着所述针座筒体的开口与所述套紧筒段的后端,所述套紧筒段的前端开口内侧边缘设有套紧锥面,所述套紧锥面能与所述环状锥面相互抵靠,所述法兰的通孔后端连接有电接头,所述电接头的前端设有导电插孔,所述导电插孔供所述针体的后端插入,以使所述针体与所述电接头形成电连接。

4、具体地,所述针座筒体的前端开口设有沉头孔,所述推压弹簧的后端抵靠于所述沉头孔底壁。

5、具体地,所述半柱状夹紧块的后端设有凸部,所述凸部设于所述避空缺口,所述凸部与所述接驳盘体铰接。

6、具体地,所述电接头的后端端面设有接电插孔,所述接电插孔用于与电源线连接。

7、具体地,所述针体的中部设有磨砂段,两个所述夹针槽的槽底均为橡胶材质,所述夹针槽与所述磨砂段相配合。

8、具体地,所述接驳盘体与所述穿针筒的通孔内壁涂有绝缘涂层。

9、具体地,两个所述半柱状夹紧块沿周向均匀分布。

10、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1、由于针体与穿针筒可拆分,因而可以因应不同状况的患者,以及不同的施针点位来快速更换长度适配的针体,实现每个电针组合装置“随用随换针”,而无需对每个长度规格的针电极均准备足够的数量,从而能够减小前期的物料准备数量和准备时间,提高效率。再者,电针组合装置的换针过程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产品的适应性。



技术特征:

1.一种促进肌腱修复用电针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针座筒体,所述针座筒体的后端固接有法兰,所述法兰的通孔前端同轴地固接有穿针筒,所述穿针筒供针体穿过,所述穿针筒的前端同轴地固接有接驳盘体,所述接驳盘体的横向两侧均开设有避空缺口,所述避空缺口的开口朝前,两个避空缺口均铰接有半柱状夹紧块,两个所述半柱状夹紧块的内侧均设有夹针槽,两个所述半柱状夹紧块的外壁均设有半环状锥面,当两个所述半柱状夹紧块彼此贴靠时,两个所述半环状锥面共同形成环状锥面,所述环状锥面自前向后逐渐内收,并且,两个所述夹针槽能够共同夹紧所述针体,所述穿针筒可滑动地套设有套紧筒体,所述套紧筒体呈阶梯轴状,从而形成配合筒段和套紧筒段,所述配合筒段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穿针筒,所述配合筒段套设有推压弹簧,所述推压弹簧的两端分别抵着所述针座筒体的开口与所述套紧筒段的后端,所述套紧筒段的前端开口内侧边缘设有套紧锥面,所述套紧锥面能与所述环状锥面相互抵靠,所述法兰的通孔后端连接有电接头,所述电接头的前端设有导电插孔,所述导电插孔供所述针体的后端插入,以使所述针体与所述电接头形成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肌腱修复用电针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座筒体的前端开口设有沉头孔,所述推压弹簧的后端抵靠于所述沉头孔底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肌腱修复用电针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柱状夹紧块的后端设有凸部,所述凸部设于所述避空缺口,所述凸部与所述接驳盘体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肌腱修复用电针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接头的后端端面设有接电插孔,所述接电插孔用于与电源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肌腱修复用电针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的中部设有磨砂段,两个所述夹针槽的槽底均为橡胶材质,所述夹针槽与所述磨砂段相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肌腱修复用电针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驳盘体与所述穿针筒的通孔内壁涂有绝缘涂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肌腱修复用电针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半柱状夹紧块沿周向均匀分布。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促进肌腱修复用电针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针座筒体,所述针座筒体的后端固接有法兰,所述法兰的通孔前端同轴地固接有穿针筒,所述穿针筒供针体穿过,所述穿针筒的前端同轴地固接有接驳盘体,所述接驳盘体的横向两侧均开设有避空缺口,所述避空缺口的开口朝前,两个避空缺口均铰接有半柱状夹紧块,两个所述半柱状夹紧块的内侧均设有夹针槽,两个所述半柱状夹紧块的外壁均设有半环状锥面。本技术能够减小前期的物料准备数量和准备时间,提高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华军,郑小飞,成艳美,郑力恒,谭文成,卿鹏,朱明敏,梁兴森,吴婷婷,李日旺,陈超,李绍平,赵静,赵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120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