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体血糖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67395发布日期:2023-06-15 11:09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在体血糖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在体血糖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1、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对生物活性物质敏感并将感知的生物活性物质浓度转换为电信号进行检测的仪器。其中,葡萄糖传感器就是较为常见的一类生物传感器。cgm(连续血糖监测)是通过葡萄糖传感器连续地监测皮下组织间液的葡萄糖浓度,而间接反映血糖水平的一种技术手段。cgm产品测试血糖需要有穿刺针和传感器引脚刺破人体皮肤,通过传感器上的生物酶与皮下组织液产生电化学反应,转化成电信号,并通过转化为血糖数值提供给使用者。由于产品具有刺破人体皮肤的部分,因此产品出厂前需要对产品进行灭菌,避免产品上的致病菌引起使用者的感染风险。

2、监测组件一般包括传感器和电子单元(发射器),二者往往需要使用不同的灭菌方式,对于发射器部分,一般采用气体杀菌的方式,例如利用环氧乙烷气体灭菌,由于传感器上的生物酶会与环氧乙烷等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影响生物酶的活性,进而影响监测准确性,因此无法通过气体灭菌的方式对传感器进行灭菌处理,进而选用辐射灭菌。同时,辐射灭菌又容易对发射器的电路产生影响。

3、现有技术中,由于传感器和发射器均集成在监测装置较小的空间内,二者距离较近,且存在投影重合的区域,因此往往难以将辐射以及气体进行有效的隔绝,导致传感器上的生物酶以及发射器的电路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此外,发射器的体积较大,为了减小监测装置整体体积,通常使发射器的部分区域与传感器重合,这就导致穿刺针必须穿过发射器,才能够将传感器的触针容置在穿刺针内部,也就是说,需要在发射器上开设供穿刺针穿过的孔洞,这不仅增加了发射器的结构复杂性,提高加工和装配难度,还增加了密封成本,导致在进行辐射灭菌和气体灭菌时,对发射器的屏蔽难度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在体血糖监测装置,以解决以上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2、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在体血糖监测装置,包括基座、传感器以及传感器电子单元,基座具有用于安装传感器电子单元的安装位,以及开设有过孔的过孔区,安装位的底面与过孔区的底面处于同一平面;传感器具有自由端及设有多个电触点的固定端,固定端与传感器电子单元电连接,自由端穿过过孔后向下延伸。

4、基座还具有用于隔离安装位和过孔区的隔离部,传感器的自由端和固定端之间设有连接部,连接部自过孔区延伸穿过隔离部后进入安装位。

5、监测装置还包括用于覆盖过孔区的第一上盖,第一上盖与基座和隔离部配合形成第一腔室,第一上盖与过孔对应位置设有助针孔。

6、第一上盖上设有围绕助针孔的密封件安装位。

7、第一上盖与基座和隔离部的配合区域设有第一弹性密封件。

8、监测装置还包括用于夹持传感器的安装座,安装座包括底座和压紧部,底座具有承托位和配合位,固定端置于承托位,压紧部位于配合位的上方且与配合位围成安装通道,连接部位于安装通道内。

9、安装位内设置有用于夹持固定端的定位部。

10、基座的内侧壁开设有定位槽,固定端的端部卡合在定位槽内。

11、过孔区内设有围绕过孔的内密封筋和外密封筋,内密封筋和外密封筋之间形成密封通道,连接部依次穿过密封通道、隔离部后进入安装位。

12、传感器电子单元包括第二上盖,第二上盖与基座和隔离部配合形成第二腔室。

13、第二上盖与基座和隔离部的配合区域设有第二弹性密封件。

14、传感器电子单元与基座可拆卸连接,传感器电子单元设有与电触点配合的触点接口。

15、监测装置下方设置有贴敷片,贴敷片开设有避让区,避让区与监测装置偏心设置,且避让区为弧形缺口。

16、传感器电子单元包括传感器信号处理模块、远程信号收发模块。

17、还包括置于安装位内的电源模块。

18、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9、1.本实用新型的监测装置中,用于安装传感器电子单元的安装位与过孔错位布置,传感器的自由端自过孔穿出,自由端设有生物酶,且用于植入患者皮下。增加了自由端与传感器电子单元的横向距离,在灭菌处理时,对过孔处的传感器自由端进行辐射灭菌,由于传感器电子单元错位,从而增加了辐射传递路径,减小了传感器电子单元受到辐射影响的概率。另一方面,传感器电子单元安装至安装位后,不会对过孔形成遮挡,也就是说,穿刺组件能够直接从过孔穿出,将传感器的自由端容置在穿刺组件内,而不会穿过传感器电子单元,因此无需在传感器电子单元上开设孔洞,简化了传感器电子单元的结构,降低了加工难度,同时降低了传感器电子单元的密封成本,降低辐射和气体灭菌时发生辐射或气体泄漏的风险。

20、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基座还具有过孔区,以及用于隔离安装位和过孔区的隔离部,过孔位于过孔区,传感器的自由端和固定端之间设有连接部,连接部自过孔区延伸穿过隔离部后进入安装位。隔离部将过孔区和安装位隔绝,使得在灭菌时,可分别对监测装置的两个区域进行不同方式的灭菌,且不会互相影响,例如,对过孔区进行辐射灭菌,用于对传感器的自由端进行灭菌,且保证自由端上生物酶的活性,所述隔离部的设置,使得辐射不会进入安装位。对安装位内的传感器电子单元进行气体灭菌时,由于隔离部的存在,使得气体无法进入过孔区内,从而能够避免气体与传感器的自由端接触,对生物酶造成影响。

2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监测装置还包括用于夹持传感器的安装座,安装座包括底座和压紧部,底座具有承托位和配合位,固定端置于承托位,压紧部位于配合位的上方且与配合位围成安装通道,连接部位于安装通道内。安装通道的部分区域与传感器的形状适配,用于传感器的固定和限位,底座和压紧部分别位于传感器的上下两侧夹紧传感器,保证传感器的稳定性,保证自由端的检测以及固定端与传感器电子单元接触的灵敏性。

22、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过孔区内设有围绕过孔的内密封筋和外密封筋,内密封筋和外密封筋之间形成密封通道,连接部依次穿过密封通道、隔离部后进入安装位。通过内外两层密封筋环绕在过孔外周,起到双重密封的作用,进一步防止对传感器电子单元进行气体灭菌时,气体通过过孔与传感器自由端的接触。

23、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监测装置下方设置有贴敷片,贴敷片开设有避让区,避让区与检测装置偏心设置,且避让区为弧形缺口。在使用中,监测器还包括罩壳,罩壳的部分区域与监测装置的底面抵顶围成封闭腔室,从而将传感器和穿刺组件的针体容置在封闭腔室内,避让区处无胶体,从而该区域不具有粘性,在罩壳抵顶时,不会造成贴敷片发生褶皱。同时,在罩壳拆卸时,需要与监测装置发生相对运动,避让区还为罩壳的运动留出避让空间,从而防止罩壳运动过程中与贴敷片发生揉搓,影响贴敷片的平整性以及粘性,导致粘贴效果降低。



技术特征:

1.一种在体血糖监测装置,包括基座、传感器以及传感器电子单元,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体血糖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体血糖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在体血糖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在体血糖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在体血糖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在体血糖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在体血糖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在体血糖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在体血糖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在体血糖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在体血糖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体血糖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在体血糖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在体血糖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在体血糖监测装置,包括基座、传感器以及传感器电子单元,基座具有用于安装传感器电子单元的安装位,以及开设有过孔的过孔区,安装位的底面与过孔区的底面处于同一平面;传感器具有自由端及设有多个电触点的固定端,固定端与传感器电子单元电连接,自由端穿过过孔后向下延伸;增加了自由端与传感器电子单元的横向距离,在灭菌处理时,对过孔处的传感器自由端进行辐射灭菌,由于传感器电子单元错位,从而增加了辐射传递路径,减小了传感器电子单元受到辐射影响的概率。另一方面,穿刺组件不会穿过传感器电子单元,因此无需在传感器电子单元上开设孔洞。

技术研发人员:杨凯洪,张亚南,支佳佳,周华龙,蒲继瑞,陈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鱼跃凯立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