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母子固定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97545发布日期:2023-06-08 13:49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母子固定兜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固定兜,具体涉及一种母子固定兜。


背景技术:

1、在妇产科中,产妇在新生婴儿降生后,需要裸身与婴儿进行接触,通常通过固定兜将婴儿固定在产妇身上。

2、目前现有的固定兜的尺寸大小相对固定,而新生的幼儿存在个体的差异,幼儿的身体有胖有瘦,对于固定大小的固定兜来说,若幼儿较胖时,即幼儿的体积超过固定兜容纳的大小,该固定兜在约束幼儿时会产生幼儿与产妇之间约束过紧的问题,从而造成幼儿的不适,严重的话该固定兜将无法约束该幼儿,若幼儿较瘦时,即幼儿的体积小于固定兜容纳的大小,该固定兜在约束幼儿时会产生幼儿与产妇之间约束过松的问题,约束后幼儿容易从固定兜中的滑落,不利于对幼儿的约束。

3、综上所述,目前现有的固定兜还存在固定兜的容纳区域的大小固定不变,只能针对固定体形的幼儿进行约束,对于不同胖瘦的幼儿约束需更换具有不同容纳区域大小的固定兜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母子固定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固定兜的容纳区域的大小固定不变,只能针对固定体形的幼儿进行约束,对于不同胖瘦的幼儿约束需更换具有不同容纳区域大小的固定兜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母子固定兜,包括:

3、网兜,固定在产妇的上躯干部位;

4、盖和布,连接在所述网兜的两侧,所述网兜与盖和布之间闭合形成一个供幼儿的上躯干固定的区域空间;

5、放置兜,一端连接在所述网兜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盖和布上,且横跨于所述区域空间的两侧,以使儿童的臀部兜住;

6、其中,所述网兜与盖和布的连接处设置收紧组件,通过张紧组件的调节作用调整所述区域空间的大小,以对不同胖瘦的幼儿进行约束。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收紧组件包括第一链牙、第一拉头与第二链牙;

8、第一链牙,安装在所述网兜的表面两侧;

9、第一拉头,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链牙上;

10、第二链牙,设置有数个,数个所述第二链牙分别设置在所述盖和布的两侧,数个所述第二链牙均能与所述第一链牙相啮合连接;

11、在所述第一拉头的拉动作用下能将所述第一链牙与第二链牙之间啮合。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数个所述第二链牙对称的设置在所述盖和布背离所述网兜的一端面的两侧上。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网兜的下端与所述盖和布的下端均连接有第三链牙,所述放置兜贴近所述网兜或盖和布的一侧端面上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三链牙相啮合连接的第四链牙,所述第三链牙或第四链牙上设置有一个第二拉头。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两个所述第三链牙分别设置在所述网兜与所述盖和布相互远离的一侧上,所述第四链牙设置在所述放置兜的两个外侧壁相对的位置上。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放置兜设置成类似于尿不湿的形状,所述放置兜的两侧设置成向内凹陷的结构。

16、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通过收紧组件将网兜与盖和布之间固定连接,且该收紧组件的连接端设置成类似于服装拉链的连接结构,通过收紧组件的连接端连接在盖和布上不同的位置,从而调整网兜与盖和布之间形成的区域空间大小,即对于较胖的幼儿约束时,位于盖和布两侧的收紧组件的连接端之间的间距较远,反之,位于盖和布两侧的收紧组件的连接端之间的间距则较近,以适应不同体形的幼儿的约束,且约束牢固。



技术特征:

1.一种母子固定兜,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母子固定兜,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母子固定兜,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母子固定兜,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母子固定兜,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母子固定兜,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母子固定兜,包括网兜,固定在产妇的上躯干部位;盖和布,连接在网兜的两侧,网兜与盖和布之间闭合形成一个供幼儿的上躯干固定的区域空间;放置兜,一端连接在网兜上,另一端连接在盖和布上,且横跨于区域空间的两侧,以使儿童的臀部兜住;其中,网兜与盖和布的连接处设置收紧组件,通过张紧组件的调节作用调整区域空间的大小,以对不同胖瘦的幼儿进行约束,通过收紧组件将网兜与盖和布之间固定连接,且该收紧组件的连接端设置成类似于服装拉链的连接结构,通过收紧组件的连接端连接在盖和布上不同的位置,从而调整网兜与盖和布之间形成的区域空间大小,以适应不同体形的幼儿的约束。

技术研发人员:陈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临清市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121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