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堵塞引流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17641发布日期:2023-08-24 18:16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堵塞引流袋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为一种防堵塞引流袋。


背景技术:

1、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引流袋存在使用时间过久就会有杂质堵塞管路,目前所采用的方式为更换引流袋,此种方式耗材较多。

2、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防堵塞引流袋。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2、一种防堵塞引流袋,其包括引流袋本体,与引流袋本体连通的引流管以及与引流袋本体连通的排污管,所述引流袋本体内设有分隔网,所述分隔网与引流袋本体一体连接,所述分隔网将所述引流袋本体分为腔室一和腔室二,所述腔室一与所述引流管连通,所述腔室二与所述排污管连通,所述分隔网设置为镂空状。

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腔室一的内侧壁上设有防堵塞管,所述防堵塞管的孔径大于所述排污管的孔径;所述防堵塞管上设有管帽,所述管帽与所述防堵塞管螺纹连接。

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污管上设有封堵组件,所述封堵组件与所述排污管活动连接。

5、进一步,所述封堵组件包括放置槽、移动件和弹簧,所述放置槽与所述排污管连通,所述移动件与所述弹簧均位于所述放置槽内,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移动件相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放置槽相连接,所述移动件与所述放置槽活动连接。

6、进一步,所述放置槽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排污管的中心轴线垂直,所述移动件上设有通孔。

7、进一步,所述移动件上设有限位槽,所述放置槽内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的一端与所述放置槽相连接,所述限位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槽活动连接。

8、进一步,所述放置槽上设有阻挡件,所述阻挡件与所述放置槽一体连接,所述阻挡件上设有排污孔,所述排污孔设置至少两个。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的防堵塞引流袋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分隔网使引流出来的杂质在引流袋本体内进行过滤,使用排污管进行排污时可有效的防止杂质堵塞排污管,当存在较多杂质时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打开防堵塞孔上的管帽对内部杂质进行清理。



技术特征:

1.一种防堵塞引流袋,其包括引流袋本体,与引流袋本体连通的引流管以及与引流袋本体连通的排污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袋本体内设有分隔网,所述分隔网与引流袋本体一体连接,所述分隔网将所述引流袋本体分为腔室一和腔室二,所述腔室一与所述引流管连通,所述腔室二与所述排污管连通,所述分隔网设置为镂空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塞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一的内侧壁上设有防堵塞管,所述防堵塞管的孔径大于所述排污管的孔径;所述防堵塞管上设有管帽,所述管帽与所述防堵塞管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堵塞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上设有封堵组件,所述封堵组件与所述排污管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堵塞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组件包括放置槽、移动件和弹簧,所述放置槽与所述排污管连通,所述移动件与所述弹簧均位于所述放置槽内,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移动件相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放置槽相连接,所述移动件与所述放置槽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堵塞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排污管的中心轴线垂直,所述移动件上设有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堵塞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件上设有限位槽,所述放置槽内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的一端与所述放置槽相连接,所述限位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槽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堵塞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设置为“l”型,初始状态下通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排污管的中心轴线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防堵塞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件上设有手柄,所述手柄与所述移动件一体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堵塞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上设有阻挡件,所述阻挡件与所述放置槽一体连接,所述阻挡件上设有排污孔,所述排污孔设置至少两个。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堵塞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帽上设有把手,所述把手与所述管帽一体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堵塞引流袋,其包括引流袋本体,与引流袋本体连通的引流管以及与引流袋本体连通的排污管,所述引流袋本体内设有分隔网,所述分隔网与引流袋本体一体连接,所述分隔网将所述引流袋本体分为腔室一和腔室二,所述腔室一与所述引流管连通,所述腔室二与所述排污管连通,所述分隔网设置为镂空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与现有的防堵塞引流袋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分隔网使引流出来的杂质在引流袋本体内进行过滤,使用排污管进行排污时可有效的防止杂质堵塞排污管,当存在较多杂质时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打开防堵塞孔上的管帽对内部杂质进行清理。

技术研发人员:张芮彤,刘红佳,郑姣,郝琳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2121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