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床背部按摩调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37469发布日期:2023-12-21 10:23阅读:22来源:国知局
护理床背部按摩调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背部按摩,特别是涉及护理床背部按摩调控装置。


背景技术:

1、按摩是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并结合西医的解剖和病理诊断,而用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理疗目的的方法,从性质上来说,它是一种物理的治疗方法,可分为保健按摩、运动按摩和医疗按摩;

2、现有的背部按摩调控装置的位置通常是固定不变的,无法根据患者的需求来调节位置,不利于患者使用。

3、因此,我们提出护理床背部按摩调控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护理床背部按摩调控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2、本实用新型为护理床背部按摩调控装置,包括床体,所述床体一侧安装有l型支撑板,所述l型支撑板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且所述第一螺栓一端延伸至所述床体内,所述l型支撑板外壁滑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且所述第二螺栓一端延伸至所述l型支撑板内,通过推动l型支撑板与床体接着,接着转动第一螺栓在l型支撑板上转动并进入到床体来对l型支撑板进行固定,进而来便于对按摩调控装置进行安装,接着推动移动板在第一滑槽上移动来调节按摩筒与患者之间的距离,接着转动第二螺栓在移动板上转动并进入到l型支撑板内来对移动板进行固定,进而来根据患者的不同需求来调节按摩调控装置的位置,便于使用。

3、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板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一端固定连接有u型移动板,所述u型移动板一端与所述移动板外壁滑动连接,所述u型移动板内壁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外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杆,且所述转动杆一端与所述u型移动板外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外壁连接有按摩筒,通过电动推杆推动u型移动板移动,u型移动板通过在第二滑槽上移动来带动按摩筒移动,按摩筒通过转动杆来转动,按摩筒转动来对患者背部进行均匀按摩,进而来提高按摩效果。

4、进一步地,所述床体和所述l型支撑板外壁均开设与所述第一螺栓相适配的第一螺纹槽,所述移动板和所述l型支撑板外壁均开设与所述第二螺栓相适配的第二螺纹槽,便于第一螺栓在l型支撑板上和床体上转动并进入到床体内来对l型支撑板进行固定和便于第二螺栓在移动板和l型支撑板上转动并进入到l型支撑板内来对移动板进行固定。

5、进一步地,所述l型支撑板外壁开设与所述移动板相适配的第一滑槽,且所述移动板一侧延伸至所述第一滑槽内,便于移动板在l型支撑板上移动来调节按摩筒的位置。

6、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板外壁开设与所述u型移动板相适配的第二滑槽,且所述u型移动板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滑槽内,便于u型移动板在移动板上移动来带动按摩筒移动。

7、进一步地,所述横板和所述u型移动板外壁均开设与所述转动杆相适配的旋转槽,且所述转动杆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旋转槽内,便于转动杆在横板和u型移动板上转动。

8、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9、1、本实用新型通过推动l型支撑板与床体接着,接着转动第一螺栓在l型支撑板上转动并进入到床体来对l型支撑板进行固定,进而来便于对按摩调控装置进行安装,接着推动移动板在第一滑槽上移动来调节按摩筒与患者之间的距离,接着转动第二螺栓在移动板上转动并进入到l型支撑板内来对移动板进行固定,进而来根据患者的不同需求来调节按摩调控装置的位置,便于使用。

10、2、本实用新型通过电动推杆推动u型移动板移动,u型移动板通过在第二滑槽上移动来带动按摩筒移动,按摩筒通过转动杆来转动,按摩筒转动来对患者背部进行均匀按摩,进而来提高按摩效果。



技术特征:

1.护理床背部按摩调控装置,包括床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一侧安装有l型支撑板(2),所述l型支撑板(2)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3),且所述第一螺栓(3)一端延伸至所述床体(1)内,所述l型支撑板(2)外壁滑动连接有移动板(4),所述移动板(4)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5),且所述第二螺栓(5)一端延伸至所述l型支撑板(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理床背部按摩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4)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7),所述电动推杆(7)一端固定连接有u型移动板(8),所述u型移动板(8)一端与所述移动板(4)外壁滑动连接,所述u型移动板(8)内壁固定连接有横板(9),所述横板(9)外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0),且所述转动杆(10)一端与所述u型移动板(8)外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10)外壁连接有按摩筒(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理床背部按摩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和所述l型支撑板(2)外壁均开设与所述第一螺栓(3)相适配的第一螺纹槽,所述移动板(4)和所述l型支撑板(2)外壁均开设与所述第二螺栓(5)相适配的第二螺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理床背部按摩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支撑板(2)外壁开设与所述移动板(4)相适配的第一滑槽(201),且所述移动板(4)一侧延伸至所述第一滑槽(201)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理床背部按摩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4)外壁开设与所述u型移动板(8)相适配的第二滑槽(401),且所述u型移动板(8)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滑槽(401)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理床背部按摩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9)和所述u型移动板(8)外壁均开设与所述转动杆(10)相适配的旋转槽,且所述转动杆(10)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旋转槽内。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护理床背部按摩调控装置,涉及背部按摩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床体,床体一侧安装有L型支撑板,L型支撑板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且第一螺栓一端延伸至床体内,L型支撑板外壁滑动连接有移动板,移动板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且第二螺栓一端延伸至L型支撑板内。本技术通过推动L型支撑板与床体接着,转动第一螺栓在L型支撑板上转动并进入到床体来对L型支撑板进行固定,进而来便于对按摩调控装置进行安装,接着推动移动板在第一滑槽上移动来调节按摩筒与患者之间的距离,接着转动第二螺栓在移动板上转动并进入到L型支撑板内来对移动板进行固定,进而来根据患者的不同需求来调节按摩调控装置的位置,便于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刘平,魏后兵,邱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牡丹江四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