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UWB定位的电动轮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87418发布日期:2023-07-05 23:13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UWB定位的电动轮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动轮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uwb定位的电动轮椅。


背景技术:

1、电动轮椅是在传统手动轮椅的基础上,叠加高性能动力驱动装置、智能操纵装置、电池等部件,改造升级而成的,具备人工操纵智能控制器,就能驱动轮椅完成前进、后退、转向、站立、平躺等多种功能的新一代智能化轮椅,是现代精密机械、智能数控、工程力学等领域相结合的高新科技产品。

2、uwb是一种无线载波通信技术,它不采用正弦载波,而是利用纳秒级的非正弦波窄脉冲传输数据,因此其所占的频谱范围很宽,uwb技术具有系统复杂度低,发射信号功率谱密度低,对信道衰落不敏感,截获能力低,定位精度高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室内等密集多径场所的高速无线接入。

3、大多残疾人士在进行外出的时候,会用到电动轮椅,方便残疾人士行动,但是现有的电动轮椅大多不具备观测的功能,当后方有车辆或者行人过来的时候,残疾人士不方便观察到车辆的状况,从而导致残疾人士不方便及时调整驾驶的方形,并且残疾人士外出的时候,其监护人不方便掌握其行踪,为监护人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uwb定位的电动轮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大多残疾人士在进行外出的时候,会用到电动轮椅,方便残疾人士行动,但是现有的电动轮椅大多不具备观测的功能,当后方有车辆或者行人过来的时候,残疾人士不方便观察到车辆的状况,从而导致残疾人士不方便及时调整驾驶的方形,并且残疾人士外出的时候,其监护人不方便掌握其行踪,为监护人带来不便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uwb定位的电动轮椅,包括轮椅主体,所述轮椅主体内壁下侧的前后两方均固定连接有侧扶手板,后侧的所述侧扶手板的前侧表面开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的内部设置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前侧表面的上侧固定连接有uwb定位模块,所述控制板前侧表面位于uwb定位模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uwb无线传输模块,所述控制板前侧表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数据采集模块,所述控制板前侧表面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图像采集模块,两个所述侧扶手板相对一侧表面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架,前侧的所述卡架的内壁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防护栏,所述防护栏上侧表面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手机放置架。

3、优选的,所述轮椅主体上侧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球形摄像头。

4、优选的,前侧的所述侧扶手板上侧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蜂鸣器,前侧的所述侧扶手板上侧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摇杆,所述轮椅主体的下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池箱。

5、优选的,所述轮椅主体下侧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架体,所述第一架体内壁的下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箱,所述驱动箱内壁的前后两侧共同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前后两端分别贯穿驱动箱内壁的前后两侧和第一架体内壁的前后两侧至第一架体的前后两侧表面,所述连接杆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驱动轮。

6、优选的,所述连接杆杆壁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蜗轮,所述第一蜗轮的上侧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一蜗杆,所述驱动箱的左侧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贯穿驱动箱的左侧表面至其内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蜗杆的左端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所述轮椅主体下侧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架体,所述第二架体的下侧表面开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壁的前后两侧共同转动连接有第二蜗杆,所述第二蜗杆杆壁右侧的前后两方均啮合连接有第二蜗轮,两个所述第二蜗轮的下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柱,两个所述转动柱的下端均贯穿第二空腔内壁的下侧至第二架体的下侧表面,两个所述转动柱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向轮,所述第二架体前侧表面的下侧固定连接有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端贯穿第二架体的前侧表面至第二空腔的内部,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端与第二蜗杆的前端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轮椅主体的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脚踏板。

9、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0、1、通过设置轮椅主体、侧扶手板、控制板、uwb定位模块、uwb无线传输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图像采集模块、卡架、防护栏、手机放置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uwb定位模块将信号可以与监护人使用的手机进行连接,从而将残疾人士的行踪时刻传输至监护人的手机上,从而方便监护人时刻掌握残疾人士的行踪,并且装置上设置的uwb无线传输模块与残疾人士的手机进行连接,从而方便将球形摄像头采集的数据显示在残疾人士的手机上,方便残疾人士观测到后方车辆或者行人的具体位置。

11、2、通过设置侧扶手板、蜂鸣器、控制摇杆、电池箱,在蜂鸣器的作用下,方便进行声音的远程传输,从而使得监护人可以快速地将信息传输给残疾人士,并且在控制摇杆的作用下,方便残疾人士控制装置。

12、3、通过设置轮椅主体、第二架体、第二蜗杆、第二蜗轮、转动柱、转向轮,通过设置可以进行转向的转向轮,从而在残疾人士使用装置的时候,需要改变移动方向,方便进行操作,为残疾人士的操作带来便捷。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uwb定位的电动轮椅,包括轮椅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椅主体(1)内壁下侧的前后两方均固定连接有侧扶手板(2),后侧的所述侧扶手板(2)的前侧表面开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的内部设置有控制板(3),所述控制板(3)前侧表面的上侧固定连接有uwb定位模块(4),所述控制板(3)前侧表面位于uwb定位模块(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uwb无线传输模块(5),所述控制板(3)前侧表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数据采集模块(6),所述控制板(3)前侧表面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图像采集模块(7),两个所述侧扶手板(2)相对一侧表面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架(8),前侧的所述卡架(8)的内壁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防护栏(9),所述防护栏(9)上侧表面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手机放置架(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uwb定位的电动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椅主体(1)上侧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1),所述电动伸缩杆(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球形摄像头(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uwb定位的电动轮椅,其特征在于:前侧的所述侧扶手板(2)上侧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蜂鸣器(27),前侧的所述侧扶手板(2)上侧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摇杆(28),所述轮椅主体(1)的下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池箱(2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uwb定位的电动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椅主体(1)下侧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架体(13),所述第一架体(13)内壁的下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箱(14),所述驱动箱(14)内壁的前后两侧共同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5),所述连接杆(15)的前后两端分别贯穿驱动箱(14)内壁的前后两侧和第一架体(13)内壁的前后两侧至第一架体(13)的前后两侧表面,所述连接杆(15)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驱动轮(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uwb定位的电动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5)杆壁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蜗轮(17),所述第一蜗轮(17)的上侧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一蜗杆(18),所述驱动箱(14)的左侧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9),所述驱动电机(19)的输出端贯穿驱动箱(14)的左侧表面至其内部,所述驱动电机(19)的输出端与第一蜗杆(18)的左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uwb定位的电动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椅主体(1)下侧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架体(20),所述第二架体(20)的下侧表面开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壁的前后两侧共同转动连接有第二蜗杆(21),所述第二蜗杆(21)杆壁右侧的前后两方均啮合连接有第二蜗轮(22),两个所述第二蜗轮(22)的下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柱(23),两个所述转动柱(23)的下端均贯穿第二空腔内壁的下侧至第二架体(20)的下侧表面,两个所述转动柱(23)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向轮(24),所述第二架体(20)前侧表面的下侧固定连接有驱动马达(26),所述驱动马达(26)的输出端贯穿第二架体(20)的前侧表面至第二空腔的内部,所述驱动马达(26)的输出端与第二蜗杆(21)的前端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uwb定位的电动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椅主体(1)的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脚踏板(25)。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UWB定位的电动轮椅,涉及电动轮椅领域。包括轮椅主体,轮椅主体内壁下侧的前后两方均固定连接有侧扶手板,后侧的侧扶手板的前侧表面开设有第一空腔,第一空腔的内部设置有控制板,控制板前侧表面的上侧固定连接有UWB定位模块。本技术通过设置UWB定位模块将信号可以与监护人使用的手机进行连接,从而将残疾人士的行踪时刻传输至监护人的手机上,从而方便监护人时刻掌握残疾人士的行踪,并且装置上设置的UWB无线传输模块与残疾人士的手机进行连接,从而方便将球形摄像头采集的数据显示在残疾人士的手机上,方便残疾人士观测到后方车辆或者行人的具体位置。

技术研发人员:吴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铸橙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