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光谱阴道黏膜观察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91856发布日期:2023-06-17 22:44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光谱阴道黏膜观察镜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1、目前,通常采用阴道镜观察外阴、阴道、宫颈部位的病变,传统的阴道镜大多如公告号为:cn106455958b,名称为用于执行阴道镜流程的阴道镜装置的中国发明专利所示,此类阴道镜通常采用照明单元作为光源,再利用ccd传感器采集图像,但此类照明单元大多仅能照射白光,属于单一光源,实际上最终的成像并不全面,因此,如何改进照明单元,如何实现多光谱成像就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光谱阴道黏膜皮肤镜装置,通过对照明单元的优化,最终实现了多光谱成像,以便于医护人员更好、更全面的观察患者外阴、阴道、宫颈部位的病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多光谱阴道黏膜观察镜包括壳体1、固定连接在壳体1中的高清摄像一体机2以及照明组件3,所述高清摄像一体机2与壳体1同轴心,并且高清摄像一体机2的镜头设在壳体1的前部,所述照明组件3包括固定连接在壳体1中led冷光源,所述led冷光源分布在所述高清摄像一体机2的镜头的周围,并且与高清摄像一体机2的镜头朝向同一区域;所述led冷光源33包括红光光源、蓝光光源、绿光光源、365nmuv光光源和白光光源。

3、进一步的,所述照明组件3还包括固定连接在壳体1内壁前部的铝基板31以及灯座32,所述高清摄像一体机2的镜头贯穿所述铝基板31以及灯座32,并且三者同轴心;

4、所述led冷光源33的灯珠贯穿并且固定连接在灯座32上,所述led冷光源33的引脚则全部固定连接在铝基板31上。

5、进一步的,所有led冷光源33的轴心的延长线与高清摄像一体机2的轴心在同一个点重合,并且该重合位置距离高清摄像一体机镜头的成像中心20-50cm。

6、进一步的,所述led冷光源33具有五圈,每一圈中的led冷光源33都沿镜头的轴心呈环形阵列均匀分布,并且同一圈中的led冷光源33产生同一种光。

7、目前现有的阴道镜仅仅提供白光或(和)绿光,没有365nmuv光、蓝光,365nmuv光对诊断和鉴别诊断阴道白斑是否是白癜风有帮助,蓝光波长的光照射到黏膜血管时看的比白光和绿光更清晰。本实用新型比起传统阴道镜检查,可以更清晰的观察外阴、阴道、宫颈部位病变,尤其有利于观察血管,使病变部位的异形血管更容易辨别。有利于诊断宫颈癌、腺体病变、恶性黑素瘤、角化病以及阴道感染等,优于常规阴道镜。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光谱阴道黏膜观察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光谱阴道黏膜观察镜包括壳体(1)、固定连接在壳体(1)中的高清摄像一体机(2)以及照明组件(3),所述高清摄像一体机(2)与壳体(1)同轴心,并且高清摄像一体机(2)的镜头设在壳体(1)的前部,所述照明组件(3)包括固定连接在壳体(1)中led冷光源,所述led冷光源分布在所述高清摄像一体机(2)的镜头的周围,并且与高清摄像一体机(2)的镜头朝向同一区域;所述led冷光源(33)包括红光光源、蓝光光源、绿光光源、365nmuv光光源和白光光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光谱阴道黏膜观察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组件(3)还包括固定连接在壳体(1)内壁前部的铝基板(31)以及灯座(32),所述高清摄像一体机(2)的镜头贯穿所述铝基板(31)以及灯座(32),并且三者同轴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光谱阴道黏膜观察镜,其特征在于,所有led冷光源(33)的轴心的延长线与高清摄像一体机(2)的轴心在同一个点重合,并且该重合位置距离高清摄像一体机镜头的成像中心20-5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光谱阴道黏膜观察镜,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冷光源(33)具有五圈,每一圈中的led冷光源(33)都沿镜头的轴心呈环形阵列均匀分布,并且同一圈中的led冷光源(33)产生同一种光。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光谱阴道黏膜观察镜,涉及涉及医疗器械领域。通过对照明单元的优化,最终实现了多光谱成像,以便于医护人员更好、更全面的观察患者外阴、阴道、宫颈部位的病变。所述多光谱阴道黏膜观察镜包括壳体、固定连接在壳体中的高清摄像一体机以及照明组件,所述高清摄像一体机与壳体同轴心,并且高清摄像一体机的镜头设在壳体的前部,所述照明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壳体中LED冷光源,所述LED冷光源分布在所述高清摄像一体机的镜头的周围,并且与高清摄像一体机的镜头朝向同一区域;所述LED冷光源包括红光光源、蓝光光源、绿光光源、365nmUV光光源和白光光源。有利于诊断宫颈癌、腺体病变、恶性黑素瘤、角化病以及阴道感染等,优于常规阴道镜。

技术研发人员:乔伟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倍宁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