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丝结构及微导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37688发布日期:2023-07-21 10:45阅读:48来源:国知局
芯丝结构及微导丝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设备,尤其为一种芯丝结构及微导丝。


背景技术:

1、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2、微导丝是一种血管内介入诊治器械,用于为导管、支架、球囊等介入器械提供基础轨道,并将其导引至相应的诊治区域,是介入手术中选择性进入颅内血管等时,不可缺少的配套产品。

3、因颅内血管的管壁较相同口径的其他器官的动脉要薄,它的厚度只有心脏或肢体小血管的1/10,颅内血管缺乏外弹力层和中间的肌层,较外周的血管脆,并且颅内血管大多悬挂在脑表面,受外力牵拉之后主干上会发生的一些血管被拉断的风险;最大的难度是颅内血管弯曲,常规导丝、支架等介入器材难以到达治疗部位。

4、现有技术的微导丝一般通过芯丝的径向尺寸渐变来达到提高柔顺性能的目的,但是单一通过芯丝径向尺寸渐变来提升微导丝的柔顺性的提升空间有限。

5、鉴于以上原因,如何提升微导丝的柔顺性成为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至少解决如何提升微导丝的柔顺性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2、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芯丝结构,包括:

3、芯丝主体;

4、螺旋弹簧,所述螺旋弹簧设于所述芯丝主体的远端并与所述芯丝主体相连,所述螺旋弹簧包括至少一根芯丝,所述螺旋弹簧为所述芯丝沿所述芯丝主体的轴向方向螺旋而成。

5、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芯丝结构,通过在芯丝主体的远端设置沿芯丝主体的轴向方向螺旋而成的螺旋弹簧,螺旋弹簧能够在径向方向上发生弯曲变形,以用于提升微导丝的柔顺性,即使对于颅内血管弯曲的情形,微导丝也能够顺利到达治疗部位。

6、综上,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芯丝结构,很好地解决了如何提升微导丝的柔顺性的问题。

7、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芯丝结构,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螺旋弹簧与所述芯丝主体为一体式结构,并由所述芯丝主体的远端沿所述芯丝主体的轴向方向螺旋而成。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芯丝主体的径向截面形状为四边形、三角形或者圆形中的至少一种。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芯丝主体包括近端芯丝主体和远端芯丝主体,所述近端芯丝主体和所述远端芯丝主体相对接,所述近端芯丝主体的径向尺寸大于等于所述远端芯丝主体的径向尺寸,所述螺旋弹簧设于所述远端芯丝主体的远端。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芯丝结构还包括疏水涂层,所述疏水涂层涂设在全部所述近端芯丝主体的外表面和所述远端芯丝主体靠近近端的外表面,且所述疏水涂层覆盖所述近端芯丝主体和所述远端芯丝的连接处。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远端芯丝主体包括第一过渡部、第二过渡部、连接部以及主体部,沿着远端指向近端的轴向方向,所述螺旋弹簧、所述第一过渡部、所述第二过渡部、所述连接部以及所述主体部依次相连,所述主体部和所述近端芯丝主体相对接。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沿着远端指向近端的轴向方向,所述第一过渡部、所述第二过渡部以及所述连接部的径向截面尺寸逐渐增大。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芯丝结构还包括导向头,所述导向头设于所述螺旋弹簧的远端。

15、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微导丝,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芯丝结构,还包括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套设于所述螺旋弹簧的外部,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螺旋弹簧的远端相连,所述缓冲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芯丝主体的外周面相连。

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弹簧的远端设有显影部。

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微导丝和本实用新型的芯丝结构具有相同的优势,此处不再赘述。



技术特征:

1.一种芯丝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弹簧与所述芯丝主体为一体式结构,并由所述芯丝主体的远端沿所述芯丝主体的轴向方向螺旋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丝主体的径向截面形状为四边形、三角形或者圆形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丝主体包括近端芯丝主体和远端芯丝主体,所述近端芯丝主体和所述远端芯丝主体相对接,所述近端芯丝主体的径向尺寸大于等于所述远端芯丝主体的径向尺寸,所述螺旋弹簧设于所述远端芯丝主体的远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芯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丝结构还包括疏水涂层,所述疏水涂层涂设在全部所述近端芯丝主体的外表面和所述远端芯丝主体靠近近端的外表面,且所述疏水涂层覆盖所述近端芯丝主体和所述远端芯丝的连接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芯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芯丝主体包括第一过渡部、第二过渡部、连接部以及主体部,沿着远端指向近端的轴向方向,所述螺旋弹簧、所述第一过渡部、所述第二过渡部、所述连接部以及所述主体部依次相连,所述主体部和所述近端芯丝主体相对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芯丝结构,其特征在于,沿着远端指向近端的轴向方向,所述第一过渡部、所述第二过渡部以及所述连接部的径向截面尺寸逐渐增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丝结构还包括导向头,所述导向头设于所述螺旋弹簧的远端。

9.一种微导丝,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芯丝结构,还包括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套设于所述螺旋弹簧的外部,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螺旋弹簧的远端相连,所述缓冲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芯丝主体的外周面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微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弹簧的远端设有显影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芯丝结构及微导丝,其中芯丝结构包括:芯丝主体;螺旋弹簧,所述螺旋弹簧设于所述芯丝主体的远端并与所述芯丝主体相连,所述螺旋弹簧包括至少一根芯丝,所述螺旋弹簧为所述芯丝沿所述芯丝主体的轴向方向螺旋而成。根据本技术提供的芯丝结构及微导丝,很好的解决了如何提升微导丝的柔顺性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袁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聚辉医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