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妇上药器

文档序号:34167158发布日期:2023-05-15 01:24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产妇上药器

本技术涉及的,具体涉及一种产妇上药器。


背景技术:

1、产妇,是指在分娩期或产褥期中的妇女,妊娠期由于阴道ph值的改变容易引起霉菌性阴道炎,如果患阴道炎症,必须及时治疗,否则阴道炎加重,会影响到体内的胎儿,霉菌性阴道炎的治疗手段大多是将对胎儿无害的药物塞入患者阴道内,以此抑制霉菌生长,为避免药物脱落流出,一般将药物放置在后穹隆处,宫颈与阴道壁之间的环形腔隙,名为阴道穹隆,而现在的上药器仅仅是将药管插入阴道内,而后将药丸或胶囊从药管停滞位推出,药物仅沾附在阴道壁上,未到达后穹隆处,使得药物极易脱落,影响患者病情康复;并且现有的上药器仅将药物推送入阴道,没有清理阴道内壁上沾着的霉菌,影响患者康复速度。

2、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产妇上药器,用于解决现有的上药器不能将药物放置在阴道后穹隆处、没有清理阴道内壁沾染的霉菌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产妇上药器,有效的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2、其解决的技术方案:

3、一种产妇上药器,包括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出口连通有喷淋管,喷淋管上端固定安装有椭圆形的上药头,上药头顶端内凹,上药头内设有上药管,上药管上端自上药头顶端侧壁伸出、下端与喷淋管连通,上药管内底端设有第一活塞,第一活塞与喷淋管内壁之间设有弹簧,第一活塞上端固定安装有绕性管,绕性管上端设有放置药物的凹槽,上药头内位于第一活塞行程末端下方设有与上药管连通的隔腔,喷淋管内壁设有喷淋腔,喷淋腔外壁均布有若干喷淋孔,隔腔与喷淋腔连通。

4、优选的,所述绕性管长度小于上药管长度。

5、优选的,所述上药管上部分倾斜设置、下部分竖直设置,活塞在竖直部位范围内滑动。

6、优选的,所述上药管竖直部位内上下两端均设有限位块。

7、优选的,所述喷淋腔底壁位于喷淋管中部。

8、优选的,所述喷淋管底端与针管可拆卸连接。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上药头内设有上药管,上药管底端滑动安装有第一活塞,第一活塞上端固定有绕性管,上药管底端连通有喷淋管,上药头内设有与上药管连通的隔腔,隔腔与喷淋管内的喷淋腔连通,将上药头插入阴道内至有抵触感后,此时上药头上端抵在宫颈处、上端侧壁与阴道前穹隆侧壁接触,随着药剂涌入喷淋管内,第一活塞被顶起上升,绕性管上端从上药管内伸出而将药物逐渐送入阴道前穹隆处,在第一活塞上升至行程末端后,药物送至阴道后穹隆处,同时隔腔与喷淋管连通,使得药剂从喷淋管、隔腔被挤入喷淋腔内,而后从喷淋孔内喷出,从而清理阴道内壁上的霉菌,加快患者康复,药剂喷完后,第一活塞复位而将绕性管拉回上药管内,此时药物沾粘在阴道后穹隆处壁上,从而完成药物放置,相对于现有的上药器将药物仅送至阴道深处,本申请将药物送至阴道后穹隆处,使得药物放置更稳固,不易脱落,同时喷淋后再拉回绕性管而将药物放置在阴道后穹隆处,避免先放药后喷淋的情况下导致药剂上涌而将药物冲偏,保证药物放置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产妇上药器,包括针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1)出口连通有喷淋管(2),喷淋管(2)上端固定安装有椭圆形的上药头(3),上药头(3)顶端内凹,上药头(3)内设有上药管(4),上药管(4)上端自上药头(3)顶端侧壁伸出、下端与喷淋管(2)连通,上药管(4)内底端设有第一活塞(5),第一活塞(5)与喷淋管(2)内壁之间设有弹簧(12),第一活塞(5)上端固定安装有绕性管(7),绕性管(7)上端设有放置药物的凹槽(8),上药头(3)内位于第一活塞(5)行程末端下方设有与上药管(4)连通的隔腔(9),喷淋管(2)内壁设有喷淋腔(10),喷淋腔(10)外壁均布有若干喷淋孔(11),隔腔(9)与喷淋腔(10)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妇上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绕性管(7)长度小于上药管(4)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妇上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药管(4)上部分倾斜设置、下部分竖直设置,第一活塞(5)在竖直部位范围内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产妇上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药管(4)竖直部位内上下两端均设有限位块(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妇上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腔(10)底壁位于喷淋管(2)中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妇上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管(2)底端与针管(1)可拆卸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产妇上药器,在上药头内设有上药管,上药管底端滑动安装有第一活塞,第一活塞上端固定有绕性管,上药管底端连通有喷淋管,喷淋管连通有针管,上药头内设有与上药管连通的隔腔,隔腔与喷淋管内的喷淋腔连通,将上药头插入阴道内至有抵触感后,此时上药头上端抵在宫颈处、上端侧壁与阴道前穹隆侧壁接触,第一活塞上升,将绕性管上端从上药管内伸出而将药物逐渐送入阴道穹隆内,之后第一活塞复位而将绕性管拉回上药管内,此时药物沾粘在阴道后穹隆处壁上,相对于现有的上药器将药物仅送至阴道深处,本申请将药物送至阴道后穹隆处,使得药物放置更稳固,不易脱落。

技术研发人员:常小雪,闫艳,李晓烨,耿玉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
技术研发日:2022121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