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根拉钩

文档序号:34417671发布日期:2023-06-08 17:42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神经根拉钩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神经根拉钩。


背景技术:

1、神经根是指周围神经与脑或脊髓的连接部,是人体各种反射调节必须要经过的部位,每一对脊神经都有一对前根和一对后根,前、后根在椎间孔处汇合为脊神经,前根属运动性,后根属感觉性。

2、目前对于患者脊柱进行手术治疗时为避免对患者脊柱周边的神经根造成损伤,需通过神经根拉钩将患者脊柱周边的神经根牵开,而神经根拉钩常用于脊柱后路手术中的神经根的保护以方便椎间盘切除等操作。

3、目前的神经根拉钩上伸入患者体内的支杆部分通常采用圆柱状设计,该设计会导致患者手术开口处撑大,使得医护人员无法沿神经根拉钩方向直观的观察患者手术开口内情况,造成视线遮挡,实用程度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神经根拉钩,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目前的神经根拉钩上伸入患者体内的支杆部分通常采用圆柱状设计,使得医护人员无法沿神经根拉钩方向直观的观察患者手术开口内情况,造成视线遮挡,实用程度较差。

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神经根拉钩,包括用于牵开神经根的拉钩总成以及与所述拉钩总成一侧固定连接的操作总成,所述拉钩总成包括与所述操作总成固定连接的翻边部、沿所述翻边部一侧向外延伸出的伸入部、沿所述伸入部远离所述翻边部一侧向外延伸出的拉钩部,所述翻边部与所述拉钩部均朝所述伸入部底部方向弯曲,所述伸入部顶部开设有圆弧槽。

3、上述,医护人员可通过手持操作总成引导拉钩总成沿手术开口处进入并与神经根拉钩接触后对其进行辅助牵开,其中医护人员可通过伸入部顶部开设的圆弧槽,对手术开口内情况进行观察避免视线阻隔情况,便于后续拉钩部位于手术开口内位置及角度的调整,解决了目前的神经根拉钩上伸入患者体内的支杆部分通常采用圆柱状设计,使得医护人员无法沿神经根拉钩方向直观的观察患者手术开口内情况,造成视线遮挡,实用程度较差的问题。

4、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神经根拉钩,还可以具有如下的附加技术特征:

5、进一步的,所述伸入部的宽度由靠近所述翻边部的一端至靠近所述拉钩部的另一端逐渐减小。

6、进一步的,所述伸入部外围设置有刻度条。

7、进一步的,所述操作总成包括手持部、用于连接所述翻边部的连接部、设置在所述手持部一侧的防滑边以及设置在所述手持部另一侧的稳定边。

8、进一步的,所述防滑边的外形为圆弧板,所述防滑边沿所述手持部长方向设置,且所述防滑边外表面嵌设有相对平行的至少一圆弧槽。

9、进一步的,所述稳定边由多个沿所述手持部宽方向设置的圆弧板竖直排列组成。

10、进一步的,所述稳定边表面呈波浪状并与医护人员手指贴合,以提高医护人员手掌与所述操作总成之间的稳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神经根拉钩,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牵开神经根的拉钩总成以及与所述拉钩总成一侧固定连接的操作总成,所述拉钩总成包括与所述操作总成固定连接的翻边部、沿所述翻边部一侧向外延伸出的伸入部、沿所述伸入部远离所述翻边部一侧向外延伸出的拉钩部,所述翻边部与所述拉钩部均朝所述伸入部底部方向弯曲,所述伸入部顶部开设有圆弧槽,所述伸入部外围设置有刻度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根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入部的宽度由靠近所述翻边部的一端至靠近所述拉钩部的另一端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根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总成包括手持部、用于连接所述翻边部的连接部、设置在所述手持部一侧的防滑边以及设置在所述手持部另一侧的稳定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神经根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边的外形为圆弧板,所述防滑边沿所述手持部长方向设置,且所述防滑边外表面嵌设有相对平行的至少一圆弧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神经根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边由多个沿所述手持部宽方向设置的圆弧板竖直排列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神经根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边表面呈波浪状并与医护人员手指贴合,以提高医护人员手掌与所述操作总成之间的稳定。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神经根拉钩,包括用于牵开神经根的拉钩总成以及与拉钩总成一侧固定连接的操作总成,拉钩总成包括与操作总成固定连接的翻边部、沿翻边部一侧向外延伸出的伸入部、沿伸入部远离翻边部一侧向外延伸出的拉钩部,翻边部与拉钩部均朝伸入部底部方向弯曲,伸入部顶部开设有圆弧槽,当伸入部伸入手术开口内后,医护人员可通过伸入部顶部开设的圆弧槽,对手术开口内情况进行观察避免视线阻隔情况,便于后续拉钩部位于手术开口内位置及角度的调整,解决了目前的神经根拉钩上伸入患者体内的支杆部分通常采用圆柱状设计,使得医护人员无法沿神经根拉钩方向直观的观察患者手术开口内情况,造成视线遮挡,实用程度较差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何丁文,程细高,徐艳杰,曹健,刘禹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121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