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瓿药液抽取与注入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16552发布日期:2023-06-21 12:19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瓿药液抽取与注入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药液抽取与注入机构,具体涉及一种安瓿药液抽取与注入机构。


背景技术:

1、在医院输液室里,医护人员给患者们准备药水时,需要将安瓿瓶打开,然后从中抽取药水,再将药水注入溶媒进行配药。整个过程中的安瓿药液抽取与注入均采用人工进行,当大量配药时容易出现人工操作失误,且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瓿药液抽取与注入机构,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瓿药液抽取与注入机构,包括针筒旋转模组,所述针筒旋转模组连接双光轴模组,所述双光轴模组上安装有针筒控制模组;

2、所述针筒控制模组包括自适应圆柱体抱紧模组,所述自适应圆柱体抱紧模组包括抱针筒座,所述抱针筒座内部安装有电磁定铁,所述抱针筒座前端设有运动孔,所述运动孔内部安装有电磁动铁,所述电磁动铁可沿运动孔前后运动,所述电磁动铁前端连接抱指连接块,所述抱指连接块两侧转动连接抱指连接块ⅰ,所述抱指连接块ⅰ转动连接抱指安装块,所述抱指安装块转动连接抱针筒座,所述抱指安装块上安装有抱指,所述抱针筒座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前放置槽和后放置槽,所述后放置槽上开有卡口,所述自适应圆柱体抱紧模组的抱针筒座连接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安装有控制丝杆和导向杆,所述控制丝杆上安装有控制丝杆螺母座,所述导向杆穿过控制丝杆螺母座,所述控制丝杆螺母座上安装有卡座,所述控制丝杆连接同步轮ⅰ,所述同步轮ⅰ通过驱动皮带连接驱动皮带轮,所述驱动皮带轮连接控制电机,所述控制电机安装于安装座上。

3、优选地,所述针筒旋转模组包括立板,所述立板设有两个,通过中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立板上安装有旋转平台。

4、优选地,所述双光轴模组包括针筒臂板,所述针筒臂板两端分别安装有电机固定板和丝杆固定板,所述电机固定板和丝杆固定板之间安装有丝杆,所述丝杆一端连接同步轮,所述同步轮通过同步带连接驱动轮,所述驱动轮连接驱动电机输出端,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电机固定板上,所述丝杆上安装有丝杆螺母座,所述针筒臂板前端安装有针筒转台内转接板,所述针筒转台内转接板连接旋转平台,所述丝杆螺母座连接安装座。

5、优选地,所述针筒臂板侧边两端安装有传感器,所述丝杆螺母座侧边安装有螺母动检测板,所述螺母动检测板与传感器位置对应。

6、优选地,所述丝杆两侧平行安装有光轴导杆,所述光轴导杆穿过丝杆螺母座,两端安装于电机固定板和丝杆固定板上。

7、优选地,所述抱指安装块上开有两个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部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连接于抱指底部,所述抱指通过抱指轴承安装于抱指安装块上。

8、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机构兼通过自适应圆柱体抱紧模组实现不同尺寸针筒的固定,通过针筒旋转模组可以调节针筒对准方向,配合双光轴模组实现安瓿药液的自动抽取与注入,工作效率高,且避免了人工操作的失误。



技术特征:

1.一种安瓿药液抽取与注入机构,包括针筒旋转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旋转模组连接双光轴模组,所述双光轴模组上安装有针筒控制模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瓿药液抽取与注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旋转模组包括立板,所述立板设有两个,通过中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立板上安装有旋转平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瓿药液抽取与注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光轴模组包括针筒臂板,所述针筒臂板两端分别安装有电机固定板和丝杆固定板,所述电机固定板和丝杆固定板之间安装有丝杆,所述丝杆一端连接同步轮,所述同步轮通过同步带连接驱动轮,所述驱动轮连接驱动电机输出端,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电机固定板上,所述丝杆上安装有丝杆螺母座,所述针筒臂板前端安装有针筒转台内转接板,所述针筒转台内转接板连接旋转平台,所述丝杆螺母座连接安装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安瓿药液抽取与注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臂板侧边两端安装有传感器,所述丝杆螺母座侧边安装有螺母动检测板,所述螺母动检测板与传感器位置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安瓿药液抽取与注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两侧平行安装有光轴导杆,所述光轴导杆穿过丝杆螺母座,两端安装于电机固定板和丝杆固定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瓿药液抽取与注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抱指安装块上开有两个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部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连接于抱指底部,所述抱指通过抱指轴承安装于抱指安装块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安瓿药液抽取与注入机构,包括针筒旋转模组,所述针筒旋转模组连接双光轴模组,所述双光轴模组上安装有针筒控制模组;本机构兼通过自适应圆柱体抱紧模组实现不同尺寸针筒的固定,通过针筒旋转模组可以调节针筒对准方向,配合双光轴模组实现安瓿药液的自动抽取与注入,工作效率高,且避免了人工操作的失误<subgt;。</subgt;

技术研发人员:赖仰贵,倪松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贝林尔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