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部牵开导引装置

文档序号:34668963发布日期:2023-07-05 15:44阅读:24来源:国知局
脑部牵开导引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脑部牵开导引装置。


背景技术:

1、igs,即神经外科的影像导航就是用于术前设计手术方案、术中实时指导手术操作的定位技术,其意义在于确定病变的位置和边界以保证手术的微创化,申请人在本申请之前提出了发明专利,其公开(公告)号为cn114469206a,公开了一种精准定位脑牵开装置,包括脑牵开机构以及精准定位导向机构,脑牵开机构用于阻挡术野周围的软组织;精准定位导向机构用于辅助脑牵开机构精准进入手术目标位置,可以将硬质导管套装在igs(神经外科的影像导航)的导航笔上,通过igs的d模式规划精准插入所需手术位置,整个操作过程比较方便,无需重复积液抽吸的动作,插入精确度高,拔出导航笔后至插入脑牵开机构到位这段时间脑室或脑组织内压力升高时脑脊液或积血可以从硬质导管流出,避免了高压力给患者大脑带来的损伤,脑牵开机构可以直接沿着硬质导管一次性成功插入到脑室或血肿腔,避免了反复尝试过程中对周围脑组织造成的挫伤。

2、上述的精准定位脑牵开装置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发现,其硬质导管在连接负压吸引器时,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虽然连接方便,但是在操作时容易导致硬质导管晃动而对患者造成严重的伤害。

3、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脑部牵开导引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脑部牵开导引装置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脑部牵开导引装置,包括:

4、包括用于配合脑牵开装置使用的脑部牵开导引组件,所述脑部牵开导引组件包括脑部牵开导引部、连接部以及负压吸引部,其中:

5、所述脑部牵开导引部包括硬质导向管体,所述硬质导向管体的尾端为开口端,且所述硬质导向管体的前端为圆顶结构的封闭端,所述硬质导向管体的侧壁上靠近其封闭端均匀开设有若干吸引孔;

6、所述连接部包括环形连接座、充气管以及充气球囊,所述环形连接座套装在所述硬质导向管体的尾端外部,且所述环形连接座的尾端一体设有插接头,所述环形连接座的内侧壁上设有环形充气囊,所述环形充气囊的内环面与所述插接头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充气管固定安装在所述环形连接座的外侧壁上,所述充气球囊固定安装在所述充气管远离所述环形连接座的一端端部,且所述充气球囊的内部通过所述充气管与所述环形充气囊的内部相连通,且所述充气球囊的内部容积大于所述环形充气囊的内部容积;

7、所述负压吸引部包括负压吸引管,所述负压吸引管的一端插接在所述插接头上,且所述负压吸引管的内部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硬质导向管体的内部相连通。

8、上述的一种脑部牵开导引装置,其中:若干所述吸引孔围绕所述硬质导向管体的中心轴呈环向等角度布置。

9、上述的一种脑部牵开导引装置,其中:所述硬质导向管体为透明聚亚苯基砜树脂硬质导向管体,且所述硬质导向管体的外径为3-4mm。

10、上述的一种脑部牵开导引装置,其中:所述连接部还包括阀门,所述阀门安装在所述充气管上,且所述阀门靠近所述充气球囊设置。

11、上述的一种脑部牵开导引装置,其中:所述环形充气囊的内环面上一体设有至少一个环形凸圈。

12、上述的一种脑部牵开导引装置,其中:所述插接头上设有用于对所述负压吸引管进行限位的环形台阶。

13、上述的一种脑部牵开导引装置,其中:所述负压吸引管远离所述插接头的一端一体设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连接帽。

14、上述的一种脑部牵开导引装置,其中:所述环形充气囊在不充气时的内环面直径大于所述硬质导向管体的外径。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脑部牵开导引装置主要由用于配合脑牵开装置使用的脑部牵开导引组件组成,设置的脑部牵开导引组件主要由脑部牵开导引部、连接部以及负压吸引部组成,其中连接部主要由环形连接座、充气管、环形充气囊以及充气球囊组成,在不挤压充气球囊时环形充气囊可以方便地套在硬质导向管体的尾端外部,然后挤压充气球囊即可使得环形充气囊牢固地套在硬质导向管体的尾端外部,从而将环形连接座方便地套装在硬质导向管体的尾端外部,同时环形连接座的尾端一体设有插接头,负压吸引管的一端插接在插接头上,进而使得该脑部牵开导引装置连接负压吸引管比较方便,尤为重要的是,操作过程中可避免硬质导向管体晃动而对患者造成严重的伤害。



技术特征:

1.一种脑部牵开导引装置,包括用于配合脑牵开装置(2)使用的脑部牵开导引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脑部牵开导引组件(1)包括脑部牵开导引部、连接部以及负压吸引部,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部牵开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吸引孔(102)围绕所述硬质导向管体(101)的中心轴呈环向等角度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脑部牵开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导向管体(101)为透明聚亚苯基砜树脂硬质导向管体,且所述硬质导向管体(101)的外径为3-4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脑部牵开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还包括阀门(105),所述阀门(105)安装在所述充气管(104)上,且所述阀门(105)靠近所述充气球囊(106)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脑部牵开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充气囊(110)的内环面上一体设有至少一个环形凸圈(1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脑部牵开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头(107)上设有用于对所述负压吸引管(108)进行限位的环形台阶(1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脑部牵开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吸引管(108)远离所述插接头(107)的一端一体设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连接帽(10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脑部牵开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充气囊(110)在不充气时的内环面直径大于所述硬质导向管体(101)的外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脑部牵开导引装置,包括用于配合脑牵开装置使用的脑部牵开导引组件,脑部牵开导引组件包括脑部牵开导引部、连接部以及负压吸引部,其中:脑部牵开导引部包括硬质导向管体,硬质导向管体的尾端为开口端,且硬质导向管体的前端为圆顶结构的封闭端,硬质导向管体的侧壁上靠近其封闭端均匀开设有若干吸引孔。本技术提供的脑部牵开导引装置,设置的脑部牵开导引组件主要由脑部牵开导引部、连接部以及负压吸引部组成,连接负压吸引管比较方便,尤为重要的是,操作过程中可避免硬质导向管体晃动而对患者造成严重的伤害。

技术研发人员:林琳,颜小荣,王志成,江常震,傅骏,朱建宇,王晨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122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