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气式颈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63165发布日期:2023-08-27 16:25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气式颈托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颈托,具体涉及一种充气式颈托。


背景技术:

1、颈托是颈椎病辅助治疗器具,能起到保护颈椎、减少神经磨损、减轻椎间关节创伤性反应、消退组织水肿、巩固疗效、防止复发的作用。

2、颈托包括充气式颈托。例如,在申请号为202120484568.0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的充气颈托》。如图1所示,该颈托包括本体,本体包括多个纵向设置的枕体,枕体的外侧设有外套1,外套1的一端缝制有粘结固定带2,粘结固定带2的表面设置有粘扣毛面,外套1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与粘扣毛面粘接的粘扣勾面,以便于根据实际颈部调节收紧度。

3、在上述充气式颈托中,是使用粘扣毛面和粘扣勾面调节枕体对颈部的收紧度,在多次使用之后,由于粘扣勾面沾染杂物太多、粘扣毛面的绒毛拉扯变形、粘扣毛面的绒毛脱落等因素,将导致粘扣毛面和粘扣勾面粘贴失效,此时就需要进行更换,增加了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充气式颈托,本实用新型能够节省维护成本。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充气式颈托,包括本体,本体包括多个沿纵向设置的枕体,枕体上设有外套,外套的一端设有调节带,外套在远离调节带的一端设有固定座,固定座设有开口腔,开口腔内设有用于收卷调节带的旋转杆和用于固定旋转杆的固定结构。

4、进一步的,所述调节带在远离所述外套的一端设有限位部,所述旋转杆设有用于与限位部插接配合的限位槽,限位槽的槽口与所述开口腔的开口配合。

5、进一步的,所述调节带采用布带。

6、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部包括缝制在调节带上的布套和插设在布套内的插杆。

7、进一步的,所述开口腔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腔壁和第二腔壁,第一腔壁和第二腔壁均设有转动孔,第一腔壁的上端设有用于连通转动孔的缺口,缺口与所述限位槽的槽口配合,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设置在转动孔的孔壁上的多个凹部和设置在所述旋转杆上的凸部,凸部与凹部配合。

8、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杆的一端设有阻挡部,阻挡部靠近所述第二腔壁设置,旋转杆的另一端设有手柄,手柄靠近所述第一腔壁设置,所述固定座设于阻挡部和手柄之间。

9、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上设有手缝扣,手缝扣缝制在所述外套上。

10、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的充气式颈托是利用调节带、固定座、旋转杆、固定结构的配合来调节松紧度的,调节带、固定座、旋转杆、固定结构均可持久重复利用,无需使用具有粘扣毛面和粘扣勾面的粘结固定带,避免多次使用后失效,有利于延长使用寿命,节省维护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充气式颈托,包括本体,本体包括多个沿纵向设置的枕体,枕体上设有外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的一端设有调节带,调节带在远离外套的一端设有限位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式颈托,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带采用布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充气式颈托,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缝制在调节带上的布套和插设在布套内的插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式颈托,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杆的一端设有阻挡部,阻挡部靠近所述第二腔壁设置,旋转杆的另一端设有手柄,手柄靠近所述第一腔壁设置,所述固定座设于阻挡部和手柄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式颈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上设有手缝扣,手缝扣缝制在所述外套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充气式颈托,涉及颈托技术领域,包括本体,本体包括多个沿纵向设置的枕体,枕体上设有外套,外套的一端设有调节带,外套在远离调节带的一端设有固定座,固定座设有开口腔,开口腔内设有用于收卷调节带的旋转杆和用于固定旋转杆的固定结构。本技术能够节省维护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艾金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济南祺鑫医疗保健品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3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