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囊导管用球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57332发布日期:2023-09-14 22:45阅读:59来源:国知局
球囊导管用球囊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球囊导管用球囊。


背景技术:

1、由于在血管内壁形成因钙化等硬化了的狭窄部而引起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疾病。作为他们的治疗之一,有使用球囊导管使狭窄部扩张的血管形成手术。血管形成手术是不需要搭桥手术那样的开胸手术的低侵害疗法,被广泛进行。

2、在血管形成手术中,一般的球囊导管有时难以使因钙化等硬化了的狭窄部扩张。另外,还使用有通过在狭窄部留置被称为支架的留置扩张器具来扩张狭窄部的方法,但在该治疗后也存在发生血管的新生内膜过度增殖而再次产生血管的狭窄的isr(in-stent-restenosis)病变等的情况。在isr病变中,新生内膜柔软,另外表面容易滑动,因而对于一般的球囊导管而言,在球囊扩张时,有时球囊的位置从病变部偏移而损伤血管。

3、作为即使是这样的钙化病变、isr病变也能够扩张狭窄部的球囊导管,开发了在球囊设置有用于咬入狭窄部的突出部或编织层、刻痕元件的球囊导管。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配置于前端侧锥部的突出部的突出量大于配置于直管部的突出部的突出量的球囊导管。另外,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通过连接器而与球囊的外表面连接的扩张元件具有第一有效宽度和第二有效宽度且第一有效宽度不足第二有效宽度的球囊导管。

4、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20/012850号小册子

5、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11-513031号公报

6、球囊导管在收缩状态下向体腔插入并通过体腔内送达治疗部位。在送达时,通过将来自手边侧的操作传递至配置有球囊的前端侧来控制球囊的输送。此时,在体腔内的插通容易,另外来自手边侧的操作向前端侧传递容易(推送性高),从而能够实现治疗安全性的提高、治疗时间的缩短,能够对患者进行负担小的治疗。另外,在球囊送达治疗部位后,要求高效且容易地进行狭窄的切开。但是,现有的球囊导管在体腔内的插通的容易度、推送性、以及狭窄部的切开的容易度的点上存在改善的余地。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体腔内的插通容易、具有良好的推送性并且能够容易地切开狭窄部的球囊导管用球囊。

2、能够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球囊导管用球囊的一个实施方式具备具有外表面及内表面的球囊主体,具有:长轴方向、径向以及周向;该径向是在与长轴方向垂直的剖面中将以扩张状态的球囊主体的外形为轮廓的图形的形心和外表面上的点连结的方向,该周向是在径向的剖面中沿着扩张状态的球囊主体的外周的方向,球囊主体具有:直管部;近位侧锥部,位于比直管部靠近位侧的位置;以及远位侧锥部,位于比直管部靠远位侧的位置,球囊主体在直管部和近位侧锥部具有突出部,该突出部从球囊主体的外表面向径向的外侧突出且在长轴方向上延伸,直管部处的突出部的高度h1与突出部的宽度w1之比w1/h1大于近位侧锥部处的突出部的高度h2与突出部的宽度w2之比w2/h2大。

3、(这里,突出部的高度和宽度的定义如下。

4、将在径向的剖面中、球囊主体的外接圆cb的半径与和外接圆cb共有中心的突出部的外接圆cp的半径之差作为突出部的高度。

5、将在径向的剖面中、与外接圆cb共有中心的同心圆的圆周中的处于突出部的轮廓的内侧的圆弧的长度的最大值作为突出部的宽度。)

6、优选直管部处的突出部的宽度w1宽于近位侧锥部处的突出部的宽度w2。

7、优选直管部处的比w1/h1为0.2以上且5以下。

8、优选近位侧锥部处的比w2/h2为0.2以上且5以下。

9、优选在径向的剖面中,直管部的突出部具有前端部,突出部的前端部的宽度wt与突出部的宽度w1之比wt/w1为0.5以下。

10、(这里,突出部的前端部的宽度的定义如下。

11、将在径向的剖面中、与外接圆cp共有中心的同心圆且半径为外接圆cp的半径的95%的圆的圆周中的处于突出部的轮廓的内侧的圆弧的长度作为前端部的宽度。)

12、优选直管部的突出部的高度h1至少为0.1mm以上。

13、优选在径向的剖面中,直管部的突出部具有前端部,前端部具有135°以下的角度。

14、优选直管部的突出部与近位侧锥部的突出部在长轴方向上连续延伸。

15、优选远位侧锥部具有突出部,远位侧锥部的突出部的高度h3低于直管部的突出部的高度h1。该情况下,优选直管部的突出部与远位侧锥部的突出部在长轴方向上连续延伸。

16、优选远位侧锥部具有内侧突出部,该内侧突出部从球囊主体的内表面向径向的内侧突出且在长轴方向上延伸。该情况下,优选远位侧锥部具有突出部,远位侧锥部的突出部和内侧突出部配置于周向上的相同位置。

17、优选突出部由与球囊主体相同的材料构成。

18、根据上述球囊导管用球囊,直管部处的突出部的高度h1与突出部的宽度w1之比w1/h1大于近位侧锥部处的突出部的高度h2与突出部的宽度w2之比w2/h2,因而能够形成为在体腔内的插通容易、具有良好的推送性并且能够容易地切开狭窄部的球囊导管用球囊。



技术特征:

1.一种球囊导管用球囊,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囊导管用球囊,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球囊导管用球囊,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球囊导管用球囊,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球囊导管用球囊,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球囊导管用球囊,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球囊导管用球囊,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球囊导管用球囊,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球囊导管用球囊,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球囊导管用球囊,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球囊导管用球囊,其特征在于,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球囊导管用球囊,其特征在于,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球囊导管用球囊,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提供一种在体腔内的插通容易、具有良好的推送性并且能够容易地切开狭窄部的球囊导管用球囊。球囊导管用球囊(1)具有球囊主体(20),球囊主体(20)具有突出部(60),该突出部(60)在直管部(23)和近位侧锥部(22)从外表面向径向y的外侧突出,在长轴方向x上延伸,直管部(23)处的突出部(60)的高度H<subgt;1</subgt;与突出部(60)的宽度W<subgt;1</subgt;之比W<subgt;1</subgt;/H<subgt;1</subgt;大于近位侧锥部(22)处的突出部(60)的高度H<subgt;2</subgt;与突出部(60)的宽度W<subgt;2</subgt;之比W<subgt;2</subgt;/H<subgt;2</subgt;。

技术研发人员:小嶋真弘,杖田昌人,中野良纪,滨渊崇亘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株式会社钟化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