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触血管解析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520706发布日期:2023-12-29 18:46阅读:23来源:国知局
非接触血管解析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能够通过非接触来解析血管的状态的非接触血管解析方法。


背景技术:

1、血管的状态除了通过一般的视诊、触诊等来进行解析之外,还经常使用各种解析装置进行解析。在这样的使用了解析装置的血管解析方法中,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已知有对包括成为对象的血管区域的皮肤表面部位照射多个波长区域的光来解析图像的血管解析方法。这样的对图像进行解析的血管解析方法是不与人体等接触地(换句话说,非接触地)进行解析的非接触血管解析方法,因此能够抑制感染风险,并且能够进行迅速的解析。

2、在先技术文献

3、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wo2017/05145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2、但是,专利文献1的血管解析方法止步于通过使用多个波长区域的光来对从皮肤起的深度不同的血管的图像赋予对比度,作为非接触血管解析方法,能够进一步展开。

3、本发明是鉴于上述事由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非接触来迅速并且详细地解析血管的状态的非接触血管解析方法。

4、-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血管解析方法使用非接触血管解析装置,该非接触血管解析装置具备:光照射器,向包括血管区域的皮肤表面部位照射光;图像取得器,取得所述皮肤表面部位的动态图像或连续的静态图像的图像;以及图像处理器,在该图像内的一区域中至少导出表示第一波长区域的亮度值的时间变化的第一波形以及表示第二波长区域的亮度值的时间变化的第二波形,所述非接触血管解析方法导出所述第一波形以及所述第二波形的频率、相位或者振幅,为了进行比较而进一步地:隔开时间导出所述一区域中的所述第一波形以及所述第二波形的频率、相位或者振幅;和/或导出与所述一区域不同的区域中的所述第一波形以及所述第二波形的频率、相位或者振幅。

6、优选为,根据所述一区域中的所述第一波形的相位和与所述一区域不同的区域中的所述第一波形的相位来导出血流速度。

7、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另一非接触血管解析方法使用非接触血管解析装置,该非接触血管解析装置具备:光照射器,向包括血管区域的皮肤表面部位照射光;图像取得器,取得所述皮肤表面部位的动态图像或连续的静态图像的图像;以及图像处理器,通过光学三维表面形状测量方法导出该图像内的一区域中的表面的高度形状,所述非接触血管解析方法根据所述高度形状导出血管的高度、截面积或者体积。

8、优选为,为了进行比较而进一步地:隔开时间导出所述一区域中的所述血管的高度、截面积或体积;和/或导出与所述一区域不同的区域中的所述血管的高度、截面积或体积。

9、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又一非接触血管解析方法使用非接触血管解析装置,该非接触血管解析装置具备:光照射器,向包括血管区域的皮肤表面部位照射光;图像取得器,取得所述皮肤表面部位的动态图像或连续的静态图像的图像;以及图像处理器,通过光学三维表面形状测量方法导出该图像内的一区域中的表面的高度形状,并且导出表示所述图像内的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中的亮度值的时间变化的第一区域波形以及第二区域波形,所述非接触血管解析方法根据所述高度形状导出血管的截面积,根据所述第一区域波形的相位和所述第二区域波形的相位导出血流速度,根据该截面积和该血流速度导出血流量。

10、-发明效果-

11、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非接触血管解析方法,能够通过非接触来迅速并且详细地解析血管的状态。



技术特征:

1.一种非接触血管解析方法,使用非接触血管解析装置,该非接触血管解析装置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血管解析方法,其中,

3.一种非接触血管解析方法,使用非接触血管解析装置,该非接触血管解析装置具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接触血管解析方法,其中,

5.一种非接触血管解析方法,使用非接触血管解析装置,该非接触血管解析装置具备:


技术总结
提供能够通过非接触来迅速并且详细地解析血管的状态的非接触血管解析方法。该非接触血管解析方法使用非接触血管解析装置(1),该非接触血管解析装置(1)具备:光照射器(2),向包括血管区域的皮肤表面部位照射光;图像取得器(3),取得所述皮肤表面部位的动态图像或连续的静态图像的图像(3im);以及图像处理器(4),在图像(3im)内的一区域中至少导出表示第一波长区域的亮度值的时间变化的第一波形以及表示第二波长区域的亮度值的时间变化的第二波形,所述非接触血管解析方法导出所述第一波形以及所述第二波形的频率、相位或者振幅,为了进行比较而进一步地:隔开时间导出所述一区域中的所述第一波形以及所述第二波形的频率、相位或者振幅;和/或导出与所述一区域不同的区域中的所述第一波形以及所述第二波形的频率、相位或者振幅。

技术研发人员:岛崎拓则,川久保芳文,林祐平,光藤淳,大内淳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株式会社LEIMAC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