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1靶向负载姜黄素的纳米制剂、制备及在肾脏疾病的应用

文档序号:34321691发布日期:2023-06-01 01:47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PD-1靶向负载姜黄素的纳米制剂、制备及在肾脏疾病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具体而言,涉及一种pd-1靶向负载姜黄素的纳米制剂、制备及在肾脏疾病的应用。


背景技术:

1、姜黄素是一种天然的多酚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包括姜黄在内的多种草本植物中。它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剂,具有许多的药理活性,安全有效。但由于姜黄素的水中溶解度差、光降解、化学不稳定以及生物利用度低等问题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d-1靶向负载姜黄素的纳米制剂,以改善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pd-1靶向负载姜黄素的纳米制剂,所述纳米制剂为核壳结构的纳米粒子,其结构包括:

3、外壳,所述外壳包括plga构成的内囊体以及脂质材料构成的脂质外膜,所述脂质外膜包裹所述内囊体;

4、内核,所述内核为包载于脂质外膜内部的姜黄素;

5、靶向配体,所述靶向配体包括修饰纳米粒子表面的抗pd-1单克隆抗体。

6、进一步地,所述靶向配体还包括修饰纳米粒子表面的抗vegf单克隆抗体fab片段。

7、进一步地,所述脂质材料包括:大豆磷脂和卵磷脂中的一种;以及马来酰亚胺-聚乙二醇-活性酯、氨基-聚乙二醇-活性酯、活性脂-聚乙二醇-羧基、磷脂-聚乙二醇-马来酰亚胺中的一种。

8、进一步地,按质量份计量,所述纳米制剂包括以下组分:

9、plga:10~30份;

10、脂质材料:2~4份;

11、靶向配体:2~4份;

12、姜黄素:1~2份。

13、进一步地,所述纳米制剂的粒径为132.9±3.5nm,zeta电位为35.8±2.7mv,包封率为91.3±1.1%。

14、进一步地,所述抗pd-1单克隆抗体为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单抗中的一种。

15、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所述纳米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6、将plga以及姜黄素同时溶解于四氢呋喃中,得到第一溶液;

17、将脂质材料溶解于乙醇中并加热到60~65℃,得到第二溶液;

18、缓慢搅拌第二溶液同时向所述第二溶液中滴入第一溶液并进行漩涡振荡,之后进行缓慢搅拌,得到第三溶液;

19、对第三溶液进行透析,去除第三溶液中的有机相、游离的脂质材料、plga和未被包载的姜黄素,得到plga脂质体水溶液;

20、将plga脂质体水溶液与靶向配体进行混合以及孵育,得到第四溶液,所述靶向配体包括抗pd-1单克隆抗体;

21、对第四溶液进行透析,去除第四溶液中游离的靶向配体,得到pd-1靶向负载姜黄素的plga纳米制剂纳米制剂溶液。

22、进一步地,所述靶向配体还包括修饰纳米粒子表面的抗vegf单克隆抗体fab片段,所述抗vegf单克隆抗体fab片段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3、取抗vegf单克隆抗体置于pbs缓冲液进行透析,得到透析后的抗vegf单克隆抗体溶液;

24、将活化后的木瓜蛋白酶与所述透析后的抗vegf单克隆抗体溶液混合并反应;

25、将反应完的产物进行超滤,得到抗vegf单克隆抗体fab片段与fc片段的混合物;

26、利用混合模式层析对所述混合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抗vegf单克隆抗体fab片段。

27、进一步地,所述抗pd-1单克隆抗体为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单抗中的一种。

28、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pd-1靶向负载姜黄素的纳米制剂在抑制肾癌细胞增殖、肾纤维化的肾脏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2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30、本发明pd-1靶向负载姜黄素的纳米制剂、制备及在肾脏疾病的应用将姜黄素包载到纳米粒子内,并且通过抗pd-1单克隆抗体饰纳米粒子表面,由此使得所述纳米粒子进入病变的靶组织或靶细胞中能够实现药物姜黄素的主动靶向,降低了药物的毒性,提高了姜黄素的生物利用度,实现姜黄素在靶点的持续缓慢释放,这样有效地延长了姜黄素的作用时间,改善了姜黄素对肿瘤疾病的治疗效果,解决了姜黄素溶解度差、光降解、化学不稳定、生物利用度低而导致的临床应用局限性,尤其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局限性。

31、本发明一种pd-1靶向负载姜黄素的纳米制剂通过将姜黄素包载于plga以及脂质材料构成的纳米粒子内部,并且通过抗pd-1单克隆抗体修饰纳米粒子表面,制备出pd-1靶向负载姜黄素的plga纳米制剂。其中,姜黄素对人类病变的靶组织或靶细胞,尤其是肾癌细胞具有细胞毒作用,可以灭活蛋白激酶相关的细胞存活通路,从而诱导肾癌细胞的凋亡,尤其还对于肾成纤维细胞的纤维化也有抑制作用,能够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所致的肾纤维化。plga以及脂质材料均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plga为胶束粒径小并且亲水的聚合物,因此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且由其构成的纳米粒子尺寸小,更容易渗透进病变的靶组织或靶细胞中,降低了药物毒性,提高了姜黄素包封率以及生物利用度。利用抗pd-1单克隆抗体靶向给药,控制姜黄素在靶点的持续缓慢释放,这样有效地延长了姜黄素的作用时间,由此实现了姜黄素与免疫治疗药物的联合作用。

32、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实施例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技术特征:

1.一种pd-1靶向负载姜黄素的纳米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制剂为核壳结构的纳米粒子,其结构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d-1靶向负载姜黄素的纳米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靶向配体还包括修饰纳米粒子表面的抗vegf单克隆抗体fab片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d-1靶向负载姜黄素的纳米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质材料包括: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d-1靶向负载姜黄素的纳米制剂,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计量,所述纳米制剂包括以下组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d-1靶向负载姜黄素的纳米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制剂的粒径为132.9±3.5nm,zeta电位为35.8±2.7mv,包封率为91.3±1.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d-1靶向负载姜黄素的纳米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抗pd-1单克隆抗体为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单抗中的一种。

7.一种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纳米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靶向配体还包括修饰纳米粒子表面的抗vegf单克隆抗体fab片段,所述抗vegf单克隆抗体fab片段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pd-1单克隆抗体为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单抗中的一种。

10.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pd-1靶向负载姜黄素的纳米制剂在抑制肾癌细胞增殖、肾纤维化的肾脏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D‑1靶向负载姜黄素的纳米制剂、制备及在肾脏疾病的应用,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所述纳米制剂为核壳结构的纳米粒子,其结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PLGA构成的内囊体以及脂质材料构成的脂质外膜,所述脂质外膜包裹所述内囊体;内核,所述内核为包载于内囊体内部的姜黄素;靶向配体,所述靶向配体包括修饰纳米粒子表面的抗PD‑1单克隆抗体。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姜黄素溶解度差、光降解、化学不稳定、生物利用度低而导致的临床应用局限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奔,张嘉恩,叶林·木拉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