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康复用牵引系统

文档序号:33996467发布日期:2023-04-29 17:09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骨科康复用牵引系统

本发明涉及康复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骨科康复用牵引系统。


背景技术:

1、在骨科康复中,尤其是膝关节康复中,通过牵引设备对关节部位进行推拉牵引,是一种重要的康复手段。目前,传统方式在进行膝关节牵引时,主要依靠人工牵引,医护人员一手扶住病患小腿,另一手握持住脚踝,通过前后推拉患者的腿部,实现对膝关节的推拉牵引,这种方式工作强度较大,不适合长时间的康复牵引操作。为此,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牵引设备,这些牵引设备通常包括一个搭载脚踏的移动板,病患采用仰卧位平躺,将脚部蹬踏在脚踏上,移动板在电机、电动推杆等驱动部件的驱动下运动,从而带动腿部屈伸,实现推拉牵引。然而这种牵引设备在工作过程中,缺少对大腿部位的直接支撑,尤其在屈膝时,完全依靠移动板的运动推动关节被动弯曲,一方面对关节具有一定的冲击,另一方面驱动部件的负担也较重。为此,若能够在进行推拉牵引时,对病患大腿进行直接的主动辅助支撑,将能够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大腿形成主动辅助支撑的骨科康复用牵引系统。

2、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骨科康复用牵引系统,包括卧板,所述卧板的中部设置有下凹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大腿支撑板,所述大腿支撑板两侧的卧板上分别设置有臀部支撑区和脚部支撑区;所述脚部支撑区设置有在驱动机构驱动下能够沿卧板长度方向运动的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患者脚部的脚踏;

3、所述大腿支撑板靠近臀部支撑区的一端设置有板轴,并通过板轴铰接设置在安装腔内,所述板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链轮,板轴的下方设置有轮轴,所述轮轴上设置有第二链轮和驱动齿轮;所述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所述驱动齿轮与驱动机构之间通过联动机构连接;

4、所述大腿支撑板能够在移动板朝臀部支撑区运动时,绕板轴的中心线斜向上摆动,以形成对患者大腿的支撑。

5、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脚部支撑区对应的卧板下方的第一驱动丝杆,所述第一驱动丝杆沿卧板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一端与驱动电机连接,第一驱动丝杆穿设在固定在移动板底部的第一螺套内,并与第一螺套构成螺纹配合。

6、优选的,所述卧板的腿部支撑区上设置有沿卧板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的滑动口,所述移动板的底面设置有与滑动口相适配的立棱,所述立棱上部与滑动口对应的区域设置有工字形的卡槽,并通过卡槽卡设在滑动口处;所述立棱的底部设置第一螺套。

7、优选的,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安装腔对应的卧板下方的第二驱动丝杆,所述第二驱动丝杆沿卧板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与第一驱动丝杆构成传动配合;

8、所述联动机构还包括第一滑动条和第二滑动条,所述第一滑动条与设置在安装腔底部的第一滑槽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滑动条的一端套设在第二驱动丝杆外,并与第二驱动丝杆构成螺纹配合;第一滑动条的另一端朝下弯折形成上接触头;

9、所述第二滑动条设置在驱动齿轮的下方,第二滑动条的下部与第二滑槽构成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滑槽与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动条的顶部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与驱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滑动条靠近上接触头的一端朝上弯折形成下接触头,所述上接触头与下接触头相对。

10、优选的,所述上接触头上设置有自适应调节筒,所述自适应调节筒内设置有抵块,所述抵块与自适应调节筒构成滑动配合,且抵块与自适应调节筒的底部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下接触头上与抵块相对的位置设置有抵杆。

11、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丝杆和第二驱动丝杆相对的一端设置有变速机构,所述变速机构包括第一接触杆和第二接触杆,所述第一接触杆设置在第一驱动丝杆上,且呈十字形分布;所述第二接触杆设置在滑动套上,且呈十字形分布;所述滑动套与固定设置在第二驱动丝杆端部的方杆构成滑动配合,并与方杆上设置的调节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第二接触杆靠外的一段朝第一接触杆倾斜,形成变速段。

12、优选的,所述大腿支撑板远离臀部支撑区的一端设置有弧形的翻边。

13、优选的,所述脚踏为并排设置在移动板顶面的l形的踏板,所述踏板的拐角处与移动板铰接。

14、优选的,所述踏板上设置有粘扣式的捆带,患者的脚部能够通过捆带固定在踏板上。

15、优选的,所述臀部支撑区设置有下凹的弧形凹槽。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集中体现在:在对病患进行膝关节康复牵引时,能够形成对病患大腿部位的主动支撑,形成大小腿弯曲方向的导引,降低了对膝关节的冲击。具体来说,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采用仰卧位躺卧在卧板上,患者的脚部固定在移动板上的脚踏上。当进行屈膝时,驱动机构驱动移动板朝臀部支撑区运动,同时能够通过联动机构带动驱动齿轮转动,进而依次通过驱动齿轮、轮轴、第二链轮、链条、第一链轮运动,带动大腿支撑板绕着板轴转动,大腿支撑板的斜撑方向与膝关节的弯曲方向吻合,一方面为屈膝运动提供导引,相较于无弯折导引、完全依靠移动板刚性推动的方式,其能够降低膝关节受到的冲击;另一方面也可以对病患大腿进行一定的支撑,提高舒适度。在进行拉伸牵引时,随着移动板朝远离臀部支撑区的方向运动,大腿支撑板又能逐渐放下,不会对拉伸牵引造成干扰,保证卧姿的舒适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骨科康复用牵引系统,包括卧板(1),所述卧板(1)的中部设置有下凹的安装腔(2),所述安装腔(2)内设置有大腿支撑板(3),所述大腿支撑板(3)两侧的卧板(1)上分别设置有臀部支撑区(4)和脚部支撑区(5);所述脚部支撑区(5)设置有在驱动机构驱动下能够沿卧板(1)长度方向运动的移动板(6),所述移动板(6)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患者脚部的脚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康复用牵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脚部支撑区(5)对应的卧板(1)下方的第一驱动丝杆(13),所述第一驱动丝杆(13)沿卧板(1)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一端与驱动电机(14)连接,第一驱动丝杆(13)穿设在固定在移动板(6)底部的第一螺套(15)内,并与第一螺套(15)构成螺纹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科康复用牵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卧板(1)的腿部支撑区上设置有沿卧板(1)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的滑动口(16),所述移动板(6)的底面设置有与滑动口(16)相适配的立棱(17),所述立棱(17)上部与滑动口(16)对应的区域设置有工字形的夹槽(18),并通过夹槽(18)卡设在滑动口(16)处;所述立棱(17)的底部设置第一螺套(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骨科康复用牵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安装腔(2)对应的卧板(1)下方的第二驱动丝杆(19),所述第二驱动丝杆(19)沿卧板(1)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与第一驱动丝杆(13)构成传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骨科康复用牵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触头(23)上设置有自适应调节筒(27),所述自适应调节筒(27)内设置有抵块(28),所述抵块(28)与自适应调节筒(27)构成滑动配合,且抵块(28)与自适应调节筒(27)的底部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29);所述下接触头(26)上与抵块(28)相对的位置设置有抵杆(3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骨科康复用牵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丝杆(13)和第二驱动丝杆(19)相对的一端设置有变速机构,所述变速机构包括第一接触杆(31)和第二接触杆(32),所述第一接触杆(31)设置在第一驱动丝杆(13)上,且呈十字形分布;所述第二接触杆(32)设置在滑动套(33)上,且呈十字形分布;所述滑动套(33)与固定设置在第二驱动丝杆(19)端部的方杆(34)构成滑动配合,并与方杆(34)上设置的调节电机(35)的输出端连接;第二接触杆(32)靠外的一段朝第一接触杆(31)倾斜,形成变速段(3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骨科康复用牵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腿支撑板(3)远离臀部支撑区(4)的一端设置有弧形的翻边(3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骨科康复用牵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为并排设置在移动板(6)顶面的l形的踏板(38),所述踏板(38)的拐角处与移动板(6)铰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骨科康复用牵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38)上设置有粘扣式的捆带(39),患者的脚部能够通过捆带(39)固定在踏板(38)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骨科康复用牵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臀部支撑区(4)设置有下凹的弧形凹槽。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康复器械领域。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科康复用牵引系统,包括卧板,所述卧板的中部设置有下凹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大腿支撑板,所述大腿支撑板两侧的卧板上分别设置有臀部支撑区和脚部支撑区;所述脚部支撑区设置有在驱动机构驱动下能够沿卧板长度方向运动的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患者脚部的脚踏;所述大腿支撑板能够在移动板朝臀部支撑区运动时,绕板轴的中心线斜向上摆动,以形成对患者大腿的支撑。本发明在对病患进行膝关节康复牵引时,能够形成对病患大腿部位的主动支撑,形成大小腿弯曲方向的导引,降低了对膝关节的冲击。

技术研发人员:文张,刘鑫,彭涛,何永琴,袁玉霞,杜靓雯,肖宁,赖淋雨,张其梦,张玉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