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治疗病毒感染邪热犯肺证的中药合剂。
背景技术:
1、病毒感染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具有变异快、传染性强、破坏力大、传播途径多样等特点,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是我国乃至全球目前面临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患者感染的初期以发热、干咳、乏力、咽喉不利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少数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上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在感染中期存在高热、喘憋气促、反复发热、口干舌燥、咳血等症状,重症病例多在1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进而危及生命。
2、截止目前,在病毒感染的预防和治疗上,西医临床仍无确切特效药,但中医药在治疗病毒感染患者有着独特的优势,且被载入国家诊疗方案,并得到世卫组织充分肯定。病毒感染肺炎属于中医“疫病”范畴,“疫病”是中医对外感疫毒邪气引发的具有强烈传染性的一类急性热病的统称。在漫长的中医发展历史中,虽没有形成一门中医疫病学,但几千年前的《黄帝内经》、《伤寒论》以及明清时期的温病学派著作中都有“疫病”的记载;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中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中医药在治疗“疫病”方面有丰富的诊疗经验可以借鉴,对不同临床治疗时期患者进行中医药辨证论治,能够更好地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达到全面康复的目的。因此,针对病毒感染关键证候邪热犯肺证开发出一种工艺简便、成本低、便于服用的中药合剂,是目前必需的,但至今未见有公开报导。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病毒感染邪热犯肺证的中药合剂,可有效解决病毒感染的治疗用药问题。
2、本发明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治疗病毒感染邪热犯肺证的中药合剂,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药制成:金银花10-20g、连翘10-20g、荆芥10-16g、炒牛蒡子5-15g、射干8-16g、白芷5-15g、黄芪8-18g、虎杖5-15g、薏苡仁10-20g、芦根15-25g、前胡5-12g、马鞭草10-16g、甘草4-8g、炒麦芽10-20g和陈皮5-15g,其中,将上述原料药加入6倍重量体积的水,重量体积是指固体以g计,液体以ml计,浸泡30min,大火煎沸,转文火煎煮1小时,过滤,得第一次药液;药渣再加原料药物重量体积5倍的水大火煎沸,转文火煎煮1小时,过滤,得第二次药液;合并两次药液,用80目滤网过滤,将过滤后的药液减压浓缩至70℃相对密度为1.05-1.10的清膏,将清膏在12000r/min条件下进行离心,取上清液;将离心后的上清液在100℃下煮沸30min,放冷至室温,灭菌,再加入苯甲酸钠0.5-0.7g,然后在20000r/min条件下离心,取上清液,加入阿司帕坦0.5-0.7g,静置12h,滤过,加水至200ml,混合均匀,灌装,密封,灭菌,即得成品。
3、根据需要,可按上述组方配比制备任意所需成品药液的量。
4、本发明组分配伍科学合理,原料丰富,制备方法易操作,产品使用效果好,具有清热解毒、健脾祛湿之功效,有效用于治疗病毒感染邪热犯肺证,经济和社会效益巨大。
1.一种用于治疗病毒感染邪热犯肺证的中药合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药制成:金银花10-20g、连翘10-20g、荆芥10-16g、炒牛蒡子5-15g、射干8-16g、白芷5-15g、黄芪8-18g、虎杖5-15g、薏苡仁10-20g、芦根15-25g、前胡5-12g、马鞭草10-16g、甘草4-8g、炒麦芽10-20g和陈皮5-15g,其中,将上述原料药加入6倍重量体积的水,重量体积是指固体以g计,液体以ml计,浸泡30min,大火煎沸,转文火煎煮1小时,过滤,得第一次药液;药渣再加原料药物重量体积5倍的水大火煎沸,转文火煎煮1小时,过滤,得第二次药液;合并两次药液,用80目滤网过滤,将过滤后的药液减压浓缩至70℃相对密度为1.05-1.10的清膏,将清膏在12000r/min条件下进行离心,取上清液;将离心后的上清液在100℃下煮沸30min,放冷至室温,灭菌,再加入苯甲酸钠0.5-0.7g,然后在20000r/min条件下离心,取上清液,加入阿司帕坦0.5-0.7g,静置12h,滤过,加水至200ml,混合均匀,灌装,密封,灭菌,即得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病毒感染邪热犯肺证的中药合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药制成:金银花13-18g、连翘13-18g、荆芥10-15g、炒牛蒡子7-12g、射干10-15g、白芷8-12g、黄芪10-15g、虎杖7-11g、薏苡仁13-17g、芦根18-20g、前胡7-11g、马鞭草10-15g、甘草5-7g、炒麦芽13-17g、陈皮7-11g,其中,将上述原料药加入6倍重量体积的水,浸泡30min,大火煎沸,转文火煎煮1小时,过滤,得第一次药液;药渣再加原料药物重量体积5倍的水大火煎沸,转文火煎煮1小时,过滤,得第二次药液;合并两次药液,用80目滤网过滤,将过滤后的药液减压浓缩至70℃相对密度为1.05-1.10的清膏,将清膏在12000r/min条件下进行离心,取上清液;将离心后的上清液在100℃下煮沸30min,放冷至室温,灭菌,再加入苯甲酸钠0.55-0.65g,然后在20000r/min条件下离心,取上清液,加入阿司帕坦0.55-0.65g,静置12h,滤过,加水至200ml,混合均匀,灌装,密封,灭菌,即得成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病毒感染邪热犯肺证的中药合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药制成:金银花15g、连翘15g、荆芥13g、炒牛蒡子10g、射干12g、白芷10g、黄芪13g、虎杖10g、薏苡仁15g、芦根20g、前胡8.5g、马鞭草13g、甘草6g、炒麦芽15g和陈皮10g,其中,将上述原料药加入6倍重量体积的水,浸泡30min,大火煎沸,转文火煎煮1小时,过滤,得第一次药液;药渣再加原料药物重量体积5倍的水大火煎沸,转文火煎煮1小时,过滤,得第二次药液;合并两次药液,用80目滤网过滤,将过滤后的药液减压浓缩至70℃相对密度为1.08的清膏,将清膏在12000r/min条件下进行离心,取上清液;将离心后的上清液在100℃下煮沸30min,放冷至室温,灭菌,再加入苯甲酸钠0.6g,然后在20000r/min条件下离心,取上清液,加入阿司帕坦0.6g,静置12h,滤过,加水至200ml,混合均匀,灌装,密封,灭菌,即得成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病毒感染邪热犯肺证的中药合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药制成:金银花11g、连翘19g、荆芥11g、炒牛蒡子6g、射干15g、白芷6g、黄芪9g、虎杖14g、薏苡仁11g、芦根24g、前胡6g、马鞭草15g、甘草7g、炒麦芽11g和陈皮14g,其中,将上述原料药加入6倍重量体积的水,重量体积是指固体以g计,液体以ml计,浸泡30min,大火煎沸,转文火煎煮1小时,过滤,得第一次药液;药渣再加原料药物重量体积5倍的水大火煎沸,转文火煎煮1小时,过滤,得第二次药液;合并两次药液,用80目滤网过滤,将过滤后的药液减压浓缩至70℃相对密度为1.09的清膏,将清膏在12000r/min条件下进行离心,取上清液;将离心后的上清液在100℃下煮沸30min,放冷至室温,灭菌,再加入苯甲酸钠0.5g,然后在20000r/min条件下离心,取上清液,加入阿司帕坦0.5g,静置12h,滤过,加水至200ml,混合均匀,灌装,密封,灭菌,即得成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病毒感染邪热犯肺证的中药合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药制成:金银花19g、连翘11g、荆芥15g、炒牛蒡子14g、射干9g、白芷14g、黄芪17g、虎杖6g、薏苡仁19g、芦根16g、前胡11g、马鞭草11g、甘草5g、炒麦芽19g和陈皮6g,其中,将上述原料药加入6倍重量体积的水,重量体积是指固体以g计,液体以ml计,浸泡30min,大火煎沸,转文火煎煮1小时,过滤,得第一次药液;药渣再加原料药物重量体积5倍的水大火煎沸,转文火煎煮1小时,过滤,得第二次药液;合并两次药液,用80目滤网过滤,将过滤后的药液减压浓缩至70℃相对密度为1.07的清膏,将清膏在12000r/min条件下进行离心,取上清液;将离心后的上清液在100℃下煮沸30min,放冷至室温,灭菌,再加入苯甲酸钠0.7g,然后在20000r/min条件下离心,取上清液,加入阿司帕坦0.7g,静置12h,滤过,加水至200ml,混合均匀,灌装,密封,灭菌,即得成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病毒感染邪热犯肺证的中药合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药制成:金银花12g、连翘12g、荆芥12g、炒牛蒡子7g、射干9g、白芷7g、黄芪10g、虎杖7g、薏苡仁12g、芦根17g、前胡7g、马鞭草12g、甘草5g、炒麦芽12g和陈皮7g,其中,将上述原料药加入6倍重量体积的水,重量体积是指固体以g计,液体以ml计,浸泡30min,大火煎沸,转文火煎煮1小时,过滤,得第一次药液;药渣再加原料药物重量体积5倍的水大火煎沸,转文火煎煮1小时,过滤,得第二次药液;合并两次药液,用80目滤网过滤,将过滤后的药液减压浓缩至70℃相对密度为1.06的清膏,将清膏在12000r/min条件下进行离心,取上清液;将离心后的上清液在100℃下煮沸30min,放冷至室温,灭菌,再加入苯甲酸钠0.5g,然后在20000r/min条件下离心,取上清液,加入阿司帕坦0.5g,静置12h,滤过,加水至200ml,混合均匀,灌装,密封,灭菌,即得成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病毒感染邪热犯肺证的中药合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药制成:金银花18g、连翘18g、荆芥14g、炒牛蒡子13g、射干14g、白芷13g、黄芪16g、虎杖13g、薏苡仁18g、芦根23g、前胡11g、马鞭草14g、甘草8g、炒麦芽18g和陈皮13g,其中,将上述原料药加入6倍重量体积的水,浸泡30min,大火煎沸,转文火煎煮1小时,过滤,得第一次药液;药渣再加原料药物重量体积5倍的水大火煎沸,转文火煎煮1小时,过滤,得第二次药液;合并两次药液,用80目滤网过滤,将过滤后的药液减压浓缩至70℃相对密度为1.09的清膏,将清膏在12000r/min条件下进行离心,取上清液;将离心后的上清液在100℃下煮沸30min,放冷至室温,灭菌,再加入苯甲酸钠0.7g,然后在20000r/min条件下离心,取上清液,加入阿司帕坦0.7g,静置12h,滤过,加水至200ml,混合均匀,灌装,密封,灭菌,即得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