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并列式、多分支型设计的取栓装置

文档序号:34598023发布日期:2023-06-28 21:53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并列式、多分支型设计的取栓装置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并列式、多分支型设计的取栓装置。


背景技术:

1、抗凝是治疗血栓栓塞的基础,但是单纯的抗凝在部分高危和中危患者中的治疗效果不显著,而导管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时间短等优点,成为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

2、目前,临床上导管介入治疗主要包括:置管溶栓、抽吸式取栓、支架取栓等。其中:置管溶栓是指将药物喷洒在血栓周围溶解已形成的血栓;抽吸式取栓是指将导管放置在血栓处,通过抽吸,将血栓抽吸至导管内;支架取栓是指采用微创的方式,将取栓的支架放在有血栓的部位,然后将支架和血栓结合在一起,从血管通过支架接将血栓拉出来。由于支架取栓具有较好的取栓作用,常用于血管栓塞治疗。

3、但是,无论是上述那种取栓方式都无法完全清除粘连在血管壁上的硬化血栓,血管不完全通畅,容易再次引发栓塞。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并列式、多分支型设计的取栓装置,有效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2、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并列式、多分支型设计的取栓装置,包括内芯管、可释放膨胀及收缩的网兜支架和多个取栓部件,上述网兜支架释放膨胀后为喇叭状,其聚拢的一端与上述内芯管的一端连接,其另一端远离上述内芯管并敞口设置,上述取栓部件包括扇环形的取栓铲、连杆部和牵引丝,上述连杆部为长直构件,并垂直连接于上述取栓铲一端对应扇心的部位,上述牵引丝一端与上述连杆部连接,另一端经上述内芯管一端穿入,并经上述内芯管的另一端穿出,多个上述取栓部件的取栓铲分布在同一个圆周内,上述牵引丝可在外力作用下沿着上述内芯管的长度方向牵拉,以驱动对应的上述取栓铲沿着上述内芯管的长度方向移动。

4、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5、进一步,上述内芯管内设有金属芯丝。

6、进一步,上述取栓部件设有三个。

7、进一步,上述网兜支架为镍钛合金编织成型的支架。

8、进一步,上述内芯管的一端设有金属连接帽,上述网兜支架聚拢的一端与上述金属连接帽连接固定。

9、进一步,上述内芯管内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腔道,上述牵引丝穿过上述腔道。

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能够通过多个取栓铲的牵拉操作对血管内壁上的血栓块进行多方向多点位的有效且彻底的清除,取栓效果较佳。



技术特征:

1.一种并列式、多分支型设计的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芯管(1)、可释放膨胀及收缩的网兜支架(2)和多个取栓部件(3),所述网兜支架(2)释放膨胀后为喇叭状,其聚拢的一端与所述内芯管(1)的一端连接,其另一端远离所述内芯管(1)并敞口设置,所述取栓部件(3)包括扇环形的取栓铲(31)、连杆部(32)和牵引丝(33),所述连杆部(32)为长直构件,并垂直连接于所述取栓铲(31)一端对应扇心的部位,所述牵引丝(33)一端与所述连杆部(32)连接,另一端经所述内芯管(1)一端穿入,并经所述内芯管(1)的另一端穿出,多个所述取栓部件(3)的取栓铲(31)分布在同一个圆周内,所述牵引丝(33)可在外力作用下沿着所述内芯管(1)的长度方向牵拉,以驱动对应的所述取栓铲(31)沿着所述内芯管(1)的长度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列式、多分支型设计的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管(1)内设有金属芯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列式、多分支型设计的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栓部件(3)设有三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列式、多分支型设计的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兜支架(2)为镍钛合金编织成型的支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列式、多分支型设计的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管(1)的一端设有金属连接帽(11),所述网兜支架(2)聚拢的一端与所述金属连接帽(11)连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并列式、多分支型设计的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管(1)内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腔道,所述牵引丝(33)穿过所述腔道。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并列式、多分支型设计的取栓装置,包括内芯管、可释放膨胀及收缩的网兜支架和多个取栓部件,网兜支架释放膨胀后为喇叭状,其聚拢的一端与内芯管的一端连接,其另一端远离内芯管并敞口设置,取栓部件包括扇环形的取栓铲、连杆部和牵引丝,连杆部为长直构件,并垂直连接于取栓铲一端对应扇心的部位,牵引丝一端与连杆部连接,另一端经内芯管一端穿入,并经内芯管的另一端穿出,多个取栓部件的取栓铲分布在同一个圆周内,牵引丝可在外力作用下沿着内芯管的长度方向牵拉,以驱动对应的取栓铲沿着内芯管的长度方向移动。优点:设计合理,能够通过多个取栓铲的牵拉操作对血管内壁上的血栓块进行多方向多点位的有效且彻底的清除,取栓效果较佳。

技术研发人员:张刚成,郑璇,曹劲松,刘心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