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止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06315发布日期:2023-07-07 11:48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止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止鼾装置,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止鼾装置。


背景技术:

1、打鼾是很多肥胖人士或有呼吸性疾病人睡觉时所产生的一种症状,不仅影响自己本身的睡眠质量,还会干扰到身边其他人的休息,让很多人感到烦恼。

2、为了克服打鼾的发生,人们研究设计了很多种用于止鼾的产品,如充气式止鼾枕头,还有弹簧式止鼾枕头,实际上这些产品就是垫高了颈脖部处,让人体呼吸道打的更开一些,但是人在睡着后经常会左/右翻转,此时该装置就失去了原有的效果。

3、根据生活中人们不断的尝试与发现,当睡眠者出现打鼾时,只要轻轻的推动睡眠者,其打鼾的声音会即可停止/或变小,所以发明一款能模拟推动人体,而控制打鼾的装置必备可少。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技术方案针对现有技术解决方案过于单一的技术问题,提供了显著不同于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止鼾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止鼾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有安装在底部的托板组件以及安装在托板组件上方的枕垫组件;

3、所述托板组件的底部设有托板,所述托板的表面部具有一安装槽,该安装槽内部一侧设有驱动马达;

4、所述驱动马达的转轴上固定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一侧设置有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互啮合;

5、所述第二齿轮的中心位置设有轴台,所述轴台的顶部设有万向球头,所述轴台的一侧设置有顶杆;

6、所述顶杆包括有安装在顶杆顶端的滚珠/或滚轮;

7、所述顶杆的高度大于轴台的高度;

8、所述托板上还安装有多个拾音装置,所述多个拾音装置嵌设在托板的左右两侧以及上侧边;

9、所述枕垫组件包括有月牙形底壳,所述月牙形底壳安装在枕垫组件的底部,所述月牙形底壳底面部的中间位置设有转盘主体;

10、所述转盘主体的中间设有轴槽;所述轴槽的一侧开设有环形轨道,所述环形轨道内设有弧形定位槽;

11、所述顶杆上的滚珠/或滚轮与转盘主体上的环形轨道以及弧形定位槽相适配;

12、所述枕垫组件通过万向球头、轴槽与托板组件转动连接。

13、优选地,所述托板组件还包括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安装在驱动马达的一侧;所述电路板还可以安装在托板组件上的任意一侧/或底部。

14、优选地,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控制芯片、语音芯片以及相适配的驱动电路。

15、优选地,所述滚珠/或滚轮与转盘主体上的环形轨道底部相接触滚动连接。

16、优选地,所述弧形定位槽的深度大于环形轨道的深度,所述弧形定位槽与相互连通;所述枕垫组件呈倾斜状态时,顶杆通过滚珠/或滚轮在转盘主体上的环形轨道内转动;所述枕垫组件呈水平状态时,顶杆上的滚珠/或滚轮转动到转盘主体上的弧形定位槽内。

17、优选地,所述托板组件上还设置有面盖,所述面盖安装在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上方;所述面盖上具有一通孔,该通孔位于第二齿轮相对应的上方处,所述第二齿轮上的轴台与顶杆均通过该通孔延伸出面盖上表面;所述第二齿轮的直径与通孔开口的直径相适配;所述顶杆在通孔内转动。

18、优选地,所述转盘主体上的轴槽内还设置有与万向球头相适配的弹性胶套,所述;所述弹性胶套的开口处直径小于万向球头的直径,有效防止枕垫组件在使用中脱离托板组件。

19、优选地,所述枕垫组件还包括有设置在月牙形底壳上方的柔性枕垫,所述柔性枕垫与月牙形底壳相适配。

20、优选地,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通过电线连接有适配电源,所述适配电源、驱动马达以及拾音装置均与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适配电源上设置有相适配的开关按键以及功能按键,使用者可以通过按压开关按键启动或关闭装置主体,还可以通过按压相对应的功能按键调节装置主体的工作模式;所述装置主体的外部还套设相适配的弹性布料罩。

21、优选地,所述适配电源的内部还可以安装可充电蓄电池,提高装置主体整体的便捷性,更加方便于户外露营携带使用。

22、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23、1、本发明通过设置托板组件以及枕垫组件,且在托板组件上安装驱动马达、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利用第二齿轮上的顶杆顶部的滚珠/或滚轮在枕垫组件上的环形轨道内转动,其中顶杆的高度大于轴台高度,当驱动马达启动后,顶杆随着第二齿轮在环形轨道内转动,将枕垫组件顶起产生倾斜的角度,从而让人体头部随着枕垫组件动作起伏,此时打鼾的人就会停止打鼾或打鼾声音变小;

24、2、本发明还通过设置多个拾音装置、语音芯片、控制芯片以及相适配的驱动电路,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按压相对应的功能开关,实现装置主体的自动工作;当装置主体设为自动模式以后,当睡眠者出现打鼾,如面部朝向左侧时,左侧的拾音装置拾取到打鼾声以后,语音芯片将拾取到的声音转换成电信号,发送控制芯片,控制芯片接收到该信号识别运算后,通过相适配的驱动电路启动驱动马达,从而模拟推动睡眠者。

25、综上,通过上述多个结构件以及电路驱动的相互匹配,能有效的让打鼾睡眠者停止打鼾/或打鼾声音变小;驱动马达转动可以让人体头部上下左右摇晃,形同于躺在开动的汽车或船舶内,非常的舒适,有利于增进助于睡眠,且本装置结构简单合理,成本低廉,有利与市场的大力推广与销售。



技术特征:

1.一种止鼾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止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组件(2)还包括有电路板(27),所述电路板(27)安装在驱动马达(22)的一侧;所述电路板(27)还可以安装在托板组件(2)上的任意一侧/或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止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27)上设置有控制芯片(271)、语音芯片(272)以及相适配的驱动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止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或滚轮(2411)与转盘主体(31)上的环形轨道(312)底部相接触滚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止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定位槽(3121)的深度大于环形轨道(312)的深度,所述弧形定位槽(3121)与相互连通;所述枕垫组件(3)呈倾斜状态时,顶杆(241)通过滚珠/或滚轮(2411)在转盘主体(31)上的环形轨道(312)内转动;所述枕垫组件(3)呈水平状态时,顶杆(241)上的滚珠/或滚轮(2411)转动到转盘主体(31)上的弧形定位槽(3121)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止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组件(2)上还设置有面盖(25),所述面盖(25)安装在第一齿轮(23)与第二齿轮(24)上方;所述面盖(25)上具有一通孔,该通孔位于第二齿轮(24)相对应的上方处,所述第二齿轮(24)上的轴台(242)与顶杆(241)均通过该通孔延伸出面盖(25)上表面;所述第二齿轮(24)的直径与通孔开口的直径相适配;所述顶杆(241)在通孔内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止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主体(31)上的轴槽(311)内还设置有与万向球头(2421)相适配的弹性胶套(3111),所述;所述弹性胶套(3111)的开口处直径小于万向球头(2421)的直径,有效防止枕垫组件(3)在使用中脱离托板组件(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止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垫组件(3)还包括有设置在月牙形底壳(33)上方的柔性枕垫(32),所述柔性枕垫(32)与月牙形底壳(33)相适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止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一侧通过电线连接有适配电源(4),所述适配电源(4)、驱动马达(22)以及拾音装置(26)均与电路板(27)电性连接;所述适配电源(4)上设置有相适配的开关按键以及功能按键,使用者可以通过按压开关按键启动或关闭装置主体(1),还可以通过按压相对应的功能按键调节装置主体(1)的工作模式;所述装置主体(1)的外部还套设相适配的弹性布料罩。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止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电源(4)的内部还可以安装可充电蓄电池,提高装置主体(1)整体的便捷性,更加方便于户外露营携带使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止鼾装置,具体涉及止鼾装置领域,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有安装在底部的托板组件以及安装在托板组件上方的枕垫组件;所述托板组件的底部设有托板,所述托板的表面部具有一安装槽,该安装槽内部一侧设有驱动马达。本发明通过设置托板组件以及枕垫组件,且在托板组件上安装驱动马达、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利用第二齿轮上的顶杆顶部的滚珠/或滚轮在枕垫组件上的环形轨道内转动,其中顶杆的高度大于轴台高度,当驱动马达启动后,顶杆随着第二齿轮在环形轨道内转动,将枕垫组件顶起产生倾斜的角度,从而让人体头部随着枕垫组件动作起伏,此时打鼾的人就会停止打鼾或打鼾声音变小。

技术研发人员:刘洪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洪伟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