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猪蓝耳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34704561发布日期:2023-07-07 09:22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治猪蓝耳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中兽药,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治猪蓝耳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1、猪蓝耳病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的简称。本病1987年首先发现于美国,而后在美欧大陆迅速传播,并在许多国家引发空前的“流产风暴”。1995年,我国从加拿大引进的种猪中分离到蓝耳病病毒(prrsv),同年在我国华北地区猪场暴发流行,并先后传遍全国很多猪场,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危害。2006年夏秋,在我国南方部分省份又突然出现所谓“猪高热病”,后经流行病学调查,病毒分离及全基因测序,回归本动物感染试验等技术手段,最后确定为“变异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引起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本病由南向北逐渐蔓延传播到全国。目前,猪蓝耳病的毒株仍在不断变异,如:nadc30、nadc34等。

2、猪蓝耳病的发病机理是:病毒主要侵害猪的巨噬细胞和免疫器官,使其免疫功能降低(所以也把它归纳为免疫抑制性疫病),极易继发各种病毒和细菌感染。

3、猪蓝耳病(经典型、高致病性)的突出表现:①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特别是怀孕母猪发生大批流产、产死胎、产木乃伊胎等;②引起仔猪、保育猪和育肥猪出现发热、呼吸道症状和高死亡率;③容易继发细菌和其他病毒等的感染,造成严重损失。

4、据我们调查和有关资料报道,目前猪蓝耳病仍是我国养猪业危害最大的疫病之一,每年造成的损失约250多亿元。猪场的阳性感染率可高达95%以上,几乎找不到蓝耳病的阴性猪场。

5、当前,大多数猪场在使用疫苗预防,但效果很不理想。如减毒活疫苗,存在散毒与毒力返强现象和安全性问题。国内外均有使用活疫苗后引起蓝耳病暴发的报道与案例。灭活疫苗,免疫效果差,很不理想。化学药物,目前还没有预防效果好的化药。

6、因此,提供一种药效好的防治猪蓝耳病的中药是非常重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可以防治猪蓝耳病。

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猪蓝耳病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3、黄芪14~20份、紫锥菊12~18份、刺五加10~16份、贯众6~12份、黄芩11~17份、鱼腥草12~18份、白术8~14份、桑白皮6~12份、生甘草5~11份。

4、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5、黄芪16~20份、紫锥菊14~18份、刺五加12~16份、贯众8~12份、黄芩13~17份、鱼腥草14~18份、白术10~14份、桑白皮8~12份、生甘草7~11份。

6、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7、黄芪18~20份、紫锥菊16~18份、刺五加14~16份、贯众10~12份、黄芩15~17份、鱼腥草16~18份、白术12~14份、桑白皮10~12份、生甘草9~11份。

8、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猪蓝耳病的药物,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任意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和辅料。

9、优选的,所述辅料包括炒黄豆和小麦粉;所述炒黄豆和小麦粉的质量比为2:1。

10、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在药物中的质量百分比为97%。

11、优选的,所述药物的剂型为颗粒药料。

1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述技术方案任意一项所述的防治猪蓝耳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13、a)将黄芪、紫锥菊、刺五加、贯众、黄芩、鱼腥草、白术、桑白皮、生甘草和炒黄豆混合,粉碎,过筛后加入小麦粉,混合,得到混合物;

14、b)将混合物制成颗粒药料,烘干即得。

15、本发明提供了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组合物或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药物在制备防治猪蓝耳病的产品中的应用。

1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猪蓝耳病的药物饲料,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任意一项所述的药物。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猪蓝耳病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黄芪14~20份、紫锥菊12~18份、刺五加10~16份、贯众6~12份、黄芩11~17份、鱼腥草12~18份、白术8~14份、桑白皮6~12份、生甘草5~11份。本发明采用黄芪扶正为君,补中益气、补肺健脾、益胃固表,以增强机体抗病免疫能力。再加紫锥菊、刺五加,扶正祛邪为臣,既能助黄芪扶正,又有祛邪抗病毒之功;其中紫锥菊既能补气扶正,又能清热解毒,既能激发免疫系统增强免疫功能,又有抑杀病毒、细菌之效。佐以贯众、黄芩、白术、鱼腥草、桑白皮等,不仅增强了祛邪杀细菌、抗病毒的效果,而且还有安胎、保胎和止咳平喘等功效。上述特定的组分和配比,具有协同作用,使得对于猪蓝耳病具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效果,药效明显优于现有的产品。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治猪蓝耳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4.一种防治猪蓝耳病的药物,包括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和辅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包括炒黄豆和小麦粉;所述炒黄豆和小麦粉的质量比为2: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在药物中的质量百分比为97%。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剂型为颗粒药料。

8.一种权利要求4~7任意一项所述的防治猪蓝耳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9.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组合物或权利要求4~7任意一项所述的药物在制备防治猪蓝耳病的产品中的应用。

10.一种防治猪蓝耳病的中药饲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4~7任意一项所述的药物和辅料。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猪蓝耳病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黄芪14~20份、紫锥菊12~18份、刺五加10~16份、贯众6~12份、黄芩11~17份、鱼腥草12~18份、白术8~14份、桑白皮6~12份、生甘草5~11份。本发明采用黄芪扶正为君,补中益气、补肺健脾、益胃固表,以增强机体抗病免疫能力。紫锥菊、刺五加,扶正祛邪为臣,既能助黄芪扶正,又有祛邪抗病毒之功;紫锥菊既能补气扶正,又能清热解毒,既能激发免疫系统增强免疫功能,又有抑杀病毒、细菌。佐以贯众、黄芩、白术、鱼腥草、桑白皮等,增强了祛邪杀细菌、抗病毒的效果。上述特定的组分和配比,具有协同作用,使得对于猪蓝耳病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贾梧松,王振,范云霞,李翔旻,贾卫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省中兽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