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声门下吸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12678发布日期:2023-07-19 14:47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声门下吸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声门下吸引装置。


背景技术:

1、声门下吸引又称为声门下滞留物引流(ssd),气囊上滞留物引流,是指应用附带于气管导管壁内的引流管路对气囊上滞留物进行持续或间断负压引流的一项操作技术。

2、目前,在临床上进行声门下吸引时,经常会遇到负压不够用的情况(虽然每张床配两个负压,但是声门下吸引、经气道吸痰、vsd负压吸引、三腔胸腔闭式引流管、加床要负压都会导致负压不够用),这种情况下经气道吸痰和声门下吸引会共用一个负压(负压吸完痰接在声门下吸引上),但是吸痰负压跟声门下负压压力不同(成人吸痰负压40-53.3kpa,声门下吸引负压15-20kpa),经气道吸痰和声门下吸引频繁切换时都需要调节负压表,但负压表在进行压力大小的调节时,不容易调节到要求压力,不仅消耗时间,且增加了因压力调节不准确导致声门下负压压力过大引起呼吸道粘膜损伤出血的风险,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故提出一种声门下吸引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声门下吸引装置,便于调节声门下吸引的负压压力,减少引起呼吸道粘膜损伤出血的风险。

2、一种声门下吸引装置,包括:

3、痰培养瓶,所述痰培养瓶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痰培养瓶内腔连通的连接管和负压管,所述痰培养瓶的外周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痰培养瓶内腔连通的固定管;

4、连接组件,设置在所述固定管上;

5、进气筒,通过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固定管连接,所述进气筒的上下两端均为封口状态,所述进气筒的内腔为进气腔,所述进气筒的外周侧沿所述进气筒的周向间隔的开设有多组与所述进气腔连通的进气孔;

6、安装筒,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进气筒的下端;

7、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调节组件与多组所述进气孔一一对应,所述调节组件能沿所述安装筒的轴向移动,且能密封遮挡或敞开与之对应的所述进气孔;

8、锁定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筒的下端,用于所述调节组件敞开所述进气孔时锁紧所述调节组件。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遮挡杆、压杆和第一弹簧;所述安装筒的下端开设有敞开的安装腔,所述安装筒的顶板上开设有多组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通槽,所述遮挡杆的下端位于所述安装腔内,且所述遮挡杆的上端能密封的贯穿所述通槽和所述安装筒的下端,且延伸至所述进气腔内,并密封遮挡与之对应的所述进气孔,所述遮挡杆的下端能卡接在所述锁定机构上,所述安装筒的外周侧沿所述安装筒的周向间隔的开设与多组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导向滑槽,所述压杆能沿所述安装筒轴向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导向滑槽内,且所述压杆的一端部与所述遮挡杆的底端连接,所述压杆的另一端部延伸至所述安装筒外,所述压杆的底端设置有定位轴,多组所述导向滑槽的底面均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轴的下端部能滑动的穿设在所述定位孔内,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所述定位轴上,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抵住所述压杆和所述导向滑槽的底面。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多组连接杆;每相邻两组所述压杆之间设置有一组所述连接杆,且所述连接杆的首端搭设在其中一组所述压杆上,所述连接杆的尾端与另一组所述压杆固定连接。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安装柱和锁定组件;所述安装柱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安装腔的开口处,所述安装柱的上端同轴的设置有安装环,所述锁定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柱和所述安装环内,所述锁定组件能卡接所有的所述遮挡杆,并能同时放开所有的所述遮挡杆。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定组件包括多组锁杆、连接轴、锥形压头和第二弹簧;所述安装环的内侧壁沿所述安装筒的周向间隔的设置有多组固定轴,多组所述锁杆的中部能转动连接在多组所述固定轴上,多组所述锁杆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楔形卡块,多组所述遮挡杆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楔形卡块,所述第二楔形卡块向下移动时能钩接在所述第一楔形卡块上,所述锁杆的下端设置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自由端能抵住所述安装环的内侧壁,所述安装柱上沿所述安装柱的轴向开设有贯穿所述安装柱的通孔,所述连接轴能滑动的穿设在所述通孔内,所述连接轴的一端部位于所述安装环内,且可拆卸的连接有所述锥形压头,所述锥形压头能同时挤压多组所述锁杆,并使多组所述第三弹簧受压收缩,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部位延伸至所述安装柱外,所述第二弹簧套设在所述连接轴上,且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抵住所述锥形压头的底端和所述安装柱的上端。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轴延伸至所述安装柱外的端部设置有拉环。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环和内螺纹套;所述固定环套设在所述固定管上,所述固定环的内侧壁间隔的设置有多组定位块,所述固定管的外侧壁对应多组所述定位块开设有多组定位滑槽,多组所述定位滑槽沿所述固定管的轴向设置,多组所述定位块能滑动的卡设在多组所述定位滑槽内,所述内螺纹套靠近所述固定环的端部间隔的设置有多组第一弹片卡扣,所述固定环的外周侧沿所述固定环的周向开设有固定卡槽,多组所述第一弹片卡扣能绕所述固定环轴向转动的卡设在所述固定卡槽内,所述进气筒的周侧设置有与所述进气腔连通的插接管,所述插接管的周侧设置有外螺纹部,所述插接管能穿设在所述固定管内,所述内螺纹套能与所述外螺纹部螺纹连接。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接管的外周侧套设密封圈,所述密封圈沿所述插接管的轴向间隔的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密封圈用于所述插接管和所述固定管之间的密封。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管靠近所述进气筒的端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外螺纹部靠近所述固定管的端部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能穿设在所述固定槽内。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筒的上端周侧间隔的设置有多组第二弹片卡扣,所述进气筒的下端周侧对应多组所述第二弹片卡扣开设有多组弹片卡槽,多组所述第二弹片卡扣分别卡设在多组所述弹片卡槽内。

18、上述一种声门下吸引装置的有益效果:

19、吸痰时,连接管连接吸痰管,负压管连接负压设备,调节组件遮挡多组进气孔,此时,负压设备通过负压管使痰培养瓶内产生吸痰操作所需负压值,痰培养瓶内的负压通过连接管和吸痰管将患者气道内的痰吸出,从而进行吸痰操作,在进行声门下吸引时,首先,通过移动调节组件使调节组件卡接在锁定机构上,此时与调节组件对应的进气孔敞开,此时,外界的空气就会通过敞开的进气孔进入到进气腔,在通过进气腔进入到痰培养瓶内,从而减小痰培养瓶内的负压值,通过改变卡接在锁定机构上调节组件的组数即可敞开对应组数的进气孔,进而便于根据需求将痰培养瓶内的负压值调节至声门下吸引所需要的负压值,然后再将连接管与气囊上吸引管连接,即可进行声门下吸引操作,通过分离调节组件和锁定机构即可再次使调节组件遮挡进气孔,切换吸痰操作和声门下吸引操作方便,不需要对负压表进行调节,调节方便,减少引起呼吸道粘膜损伤出血的风险。



技术特征:

1.一种声门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声门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15)包括遮挡杆(151)、压杆(153)和第一弹簧(154);所述安装筒(14)的下端开设有敞开的安装腔(145),所述安装筒(14)的顶板上开设有多组与所述安装腔(145)连通的通槽(143),所述遮挡杆(151)的下端位于所述安装腔(145)内,且所述遮挡杆(151)的上端能密封的贯穿所述通槽(143)和所述安装筒(14)的下端,且延伸至所述进气腔(136)内,并密封遮挡与之对应的所述进气孔(134),所述遮挡杆(151)的下端能卡接在所述锁定机构上,所述安装筒(14)的外周侧沿所述安装筒(14)的周向间隔的开设与多组与所述安装腔(145)连通的导向滑槽(142),所述压杆(153)能沿所述安装筒(14)轴向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导向滑槽(142)内,且所述压杆(153)的一端部与所述遮挡杆(151)的底端连接,所述压杆(153)的另一端部延伸至所述安装筒(14)外,所述压杆(153)的底端设置有定位轴(155),多组所述导向滑槽(142)的底面均开设有定位孔(141),所述定位轴(155)的下端部能滑动的穿设在所述定位孔(141)内,所述第一弹簧(154)套设在所述定位轴(155)上,所述第一弹簧(154)的两端分别抵住所述压杆(153)和所述导向滑槽(142)的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声门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15)还包括多组连接杆(16);每相邻两组所述压杆(153)之间设置有一组所述连接杆(16),且所述连接杆(16)的首端搭设在其中一组所述压杆(153)上,所述连接杆(16)的尾端与另一组所述压杆(153)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声门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安装柱(18)和锁定组件(19);所述安装柱(18)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安装腔(145)的开口处,所述安装柱(18)的上端同轴的设置有安装环(181),所述锁定组件(19)设置在所述安装柱(18)和所述安装环(181)内,所述锁定组件(19)能卡接所有的所述遮挡杆(151),并能同时放开所有的所述遮挡杆(15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声门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组件(19)包括多组锁杆(195)、连接轴(192)、锥形压头(197)和第二弹簧(193);所述安装环(181)的内侧壁沿所述安装筒(14)的周向间隔的设置有多组固定轴(183),多组所述锁杆(195)的中部能转动连接在多组所述固定轴(183)上,多组所述锁杆(195)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楔形卡块(196),多组所述遮挡杆(151)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楔形卡块(152),所述第二楔形卡块(152)向下移动时能钩接在所述第一楔形卡块(196)上,所述锁杆(195)的下端设置有第三弹簧(194),所述第三弹簧(194)的自由端能抵住所述安装环(181)的内侧壁,所述安装柱(18)上沿所述安装柱(18)的轴向开设有贯穿所述安装柱(18)的通孔(182),所述连接轴(192)能滑动的穿设在所述通孔(182)内,所述连接轴(192)的一端部位于所述安装环(181)内,且可拆卸的连接有所述锥形压头(197),所述锥形压头(197)能同时挤压多组所述锁杆(195),并使多组所述第三弹簧(194)受压收缩,所述连接轴(192)的另一端部位延伸至所述安装柱(18)外,所述第二弹簧(193)套设在所述连接轴(192)上,且所述第二弹簧(193)的两端分别抵住所述锥形压头(197)的底端和所述安装柱(18)的上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声门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192)延伸至所述安装柱(18)外的端部设置有拉环(19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声门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20)包括固定环(203)和内螺纹套(205);所述固定环(203)套设在所述固定管(101)上,所述固定环(203)的内侧壁间隔的设置有多组定位块(202),所述固定管(101)的外侧壁对应多组所述定位块(202)开设有多组定位滑槽(1012),多组所述定位滑槽(1012)沿所述固定管(101)的轴向设置,多组所述定位块(202)能滑动的卡设在多组所述定位滑槽(1012)内,所述内螺纹套(205)靠近所述固定环(203)的端部间隔的设置有多组第一弹片卡扣(204),所述固定环(203)的外周侧沿所述固定环(203)的周向开设有固定卡槽(201),多组所述第一弹片卡扣(204)能绕所述固定环(203)轴向转动的卡设在所述固定卡槽(201)内,所述进气筒(13)的周侧设置有与所述进气腔(136)连通的插接管(131),所述插接管(131)的周侧设置有外螺纹部(132),所述插接管(131)能穿设在所述固定管(101)内,所述内螺纹套(205)能与所述外螺纹部(132)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声门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管(131)的外周侧套设密封圈(21),所述密封圈(21)沿所述插接管(131)的轴向间隔的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密封圈(21)用于所述插接管(131)和所述固定管(101)之间的密封。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声门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101)靠近所述进气筒(13)的端部开设有固定槽(1011),所述外螺纹部(132)靠近所述固定管(101)的端部设置有固定块(135),所述固定块(135)能穿设在所述固定槽(1011)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声门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筒(14)的上端周侧间隔的设置有多组第二弹片卡扣(144),所述进气筒(13)的下端周侧对应多组所述第二弹片卡扣(144)开设有多组弹片卡槽(133),多组所述第二弹片卡扣(144)分别卡设在多组所述弹片卡槽(133)内。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声门下吸引装置,包括:痰培养瓶、连接组件、进气筒、安装筒、调节组件和锁定机构。通过移动调节组件使调节组件卡接在锁定机构上,此时与调节组件对应的进气孔敞开,此时,外界的空气就会通过敞开的进气孔进入到痰培养瓶内,从而减小痰培养瓶内的负压值,通过改变卡接在锁定机构上调节组件的组数即可敞开对应组数的进气孔,进而便于根据需求将痰培养瓶内的负压值调节至声门下吸引所需要的负压值,再将连接管与气囊上吸引管连接,即可进行声门下吸引操作,通过分离调节组件和锁定机构即可再次使调节组件遮挡进气孔,切换吸痰操作和声门下吸引操作方便,不需要对负压表进行调节,调节方便,减少引起呼吸道粘膜损伤出血的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吴子康,姚娟,康青,张秋雪,张佳佳,杜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