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凝血涂层及其应用和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417448发布日期:2023-06-08 17:38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凝血涂层及其应用和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医疗新材料,具体的说,是一种抗凝血涂层及其应用和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血管内管路是一类应用于临床的植/介入医疗器械,在临床上具有诊断、治疗等作用。其中,血液接触植/介入医疗器械及体外血液循环设备在临床应用中一直面临着术后感染和血栓栓塞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不仅会影响器械寿命,更为严重的是还会对患者造成极大的伤害。

2、每天有成千上万的病人使用血液接触类器械,如血液透析循环管路、中心静脉导管、心脏支架、血管移植物、心脏瓣膜等。该类器械直接与血液接触时会发生一系列反应,首先,血浆蛋白会快速在材料表面吸附,引发血小板的黏附激活,继而引发凝血级联及补体激活等过程,并释放凝血因子,激活后的血小板、凝血因子与纤维蛋白原共同作用最终形成血栓。临床上,通常需要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或抗凝剂来抑制器械表面血栓形成,但同时会增加出血的风险。因此,在材料/器械表面设计及构建安全和有效的抗凝血表面至关重要。

3、材料的血液相容性主要由材料表面决定,抗凝血材料的制备主要是在材料上制备出具有血液相容性的表面,因此对材料表面进行改性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其中化学处理是一种简单而高效的处理方法。目前临床上使用最广泛的抗凝血药物肝素是一种含磺酸基、磺胺基和羧基的天然阴离子多糖,可以通过催化血液中凝血因子和抗凝因子的复合而有效的阻抗凝血过程,但是在导管上使用肝素存在药物用量大、长期介入后抗凝血性能不稳定、易导致自体出血、血小板减少、皮下组织坏死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针对未经表面处理的血管导管容易出现凝血和生物相容性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抗凝血涂层以及使用该涂层制备的导管及其制备方法,可以获得具有抗凝血涂层的血管导管,可使血液与导管管路接触时不易发生凝血反应,且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能,有助于减少因凝血而引发的并发症。

2、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抗凝血涂层,由固化后的基础涂层经过磺化试剂和碱性试剂处理制得,所述基础涂层包括以下重量组分的原料制备而成:

3、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油:5~40份;

4、乙烯基硅树脂:1~20份;

5、含氢硅油:0.1~10份;

6、抑制剂:0.001~0.5份;

7、铂络合物:0.01~0.5份;

8、偶联剂:0.5~5份;

9、溶剂:20~95份。

10、所述溶剂为庚烷、正己烷、石油醚、异辛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11、所述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油的粘度为100~100000 mpas,其结构如下式(1)所示:

12、           (1)

13、式(1)中,r为甲基、乙基、苯基、丙基或三氟丙基中的一种,m∶n=1∶1~99。

14、所述乙烯基硅树脂中乙烯基含量为0.5~5wt%。

15、所述含氢硅油中每个分子至少含有两个活性氢,含氢量为0.1~1.5wt%。

16、一种抗凝血涂层导管的制备方法,按上述原料的重量比,将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油、乙烯基硅树脂、含氢硅油、抑制剂、铂络合物、偶联剂和溶剂混合均匀后,涂覆于导管上形成基础涂层,将基础涂层固化后,再经磺化、中和反应后,即得抗凝血涂层导管。

17、所述固化的温度为40~100℃。

18、所述磺化是将具有基础涂层的导管浸入磺化试剂中进行的磺化反应,磺化反应温度为20~120℃,反应时间为2~12h。

19、所述中和反应是将磺化后的导管浸入碱性试剂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和反应温度为20~50℃,反应时间为1~3h。

20、采用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抗凝血涂层导管。

21、所述抗凝血涂层导管具有抗凝血涂层,该抗凝血涂层的结构如下式(2)所示:

22、        (2)。

23、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24、(1)本发明通过对基础涂层进行改性而获得抗凝血涂层,并由此而制备医用导管,具有抗凝血性能显著,且无细胞毒性的特点。

25、(2)本发明在基础涂层中采用(甲基)丙烯酰氧基硅烷偶联剂和含氢硅油的搭配使用,可以显著提升抗凝血涂层固化后与导管的粘接力,使抗凝血涂层可以长久附着在管路材料上,提高医用导管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抗凝血涂层,其特征在于:由固化后的基础涂层经过磺化试剂和碱性试剂处理制得,所述基础涂层包括以下重量组分的原料制备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凝血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油的粘度为100~100000 mpas,其结构如下式(1)所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凝血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基硅树脂中乙烯基含量为0.5~5w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凝血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氢硅油中每个分子至少含有两个活性氢,含氢量为0.1~1.5wt%。

5.一种抗凝血涂层导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权利要求1所述原料的重量比,将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油、乙烯基硅树脂、含氢硅油、抑制剂、铂络合物、偶联剂和溶剂混合均匀后,涂覆于导管上形成基础涂层,将基础涂层固化后,再经磺化、中和反应后,制得抗凝血涂层导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的温度为40~10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磺化是将具有基础涂层的导管浸入磺化试剂中进行的磺化反应,磺化反应温度为20~120℃,反应时间为2~12h。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和反应是将磺化后的导管浸入碱性试剂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和反应温度为20~50℃,反应时间为1~3h。

9.采用权利要求5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抗凝血涂层导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抗凝血涂层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凝血涂层导管具有抗凝血涂层,该抗凝血涂层的结构如下式(2)所示: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医疗新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抗凝血涂层及其应用和制备方法,主要针对未经表面处理的血管导管容易出现凝血和生物相容性差的问题,采用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油、乙烯基硅树脂、含氢硅油、抑制剂、铂络合物、偶联剂和溶剂为原料,制得基础涂层后,经磺化试剂和碱性试剂处理即可制备得到具有抗凝血涂层的导管,可使血液与导管管路接触时不易发生凝血反应,且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能,有助于减少因凝血而引发的并发症。

技术研发人员:曾伟,高帅,刘政,武迪蒙,刘伟,戚海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德信安创新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