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麻醉科喉部喷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45990发布日期:2023-07-12 23:46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麻醉科喉部喷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喉部麻醉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麻醉科喉部喷雾装置。


背景技术:

1、在临床实践中,需对咽喉部进行手术操作时,为使咽喉反射得到满意的抑制、咽喉部充分显露以及气管插管操作的顺利进行,给予充分的表面麻醉是必不可少的。

2、目前使用的表面麻醉喷雾器为喉头喷雾器,该喷雾器由于不能同时打开口腔,暴露喉部视线,需要其中一位医生打开口腔,另一位医生利用喉头喷雾器进行麻醉,操作较为复杂。且由于喉部麻醉需多次喷洒,且每次喷洒之间需间隔1-2分钟,在此时间内,喉部受到刺激可能影响到病人口腔的自主开合,进一步影响到麻醉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公开一种新型麻醉科喉部喷雾装置,旨在解决现有装置较为复杂,且喉部受到刺激可能影响到病人口腔的自主开合,进一步影响到麻醉操作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新型麻醉科喉部喷雾装置,包括两个咬合槽,两个所述咬合槽的一侧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硅胶垫,且两个咬合槽的相对一侧外壁分别设置有联接机构,所述咬合槽通过联接机构连接有曲面支板,两个所述曲面支板的其中一个相对面互相接触,且两个曲面支板的另一相对面之间设置有气杆,所述气杆包括输出端,且气杆的底端和输出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曲面支板上,其中一个所述曲面支板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球形槽,且球形槽内活动卡接有限位球体,所述限位球体内活动穿插有通液管,且通液管的底端设置有储液罐,所述通液管的一端连接有挤压气囊,且通液管的另一端设置有雾化喷头,位于底端的所述咬合槽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压舌机构,所述通液管的底端设置有安装槽,且安装槽位于雾化喷头的一端设置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的一端连接有连接线,且连接线穿过安装槽,其中一个所述曲面支板上与气杆固定的同一面固定连接有套管,另一所述曲面支板上与输出端固定的同一面固定连接有内杆,所述内杆活动设置在套管内,所述通液管的底端内壁紧密连接有连接管,且通液管通过连接管与储液罐紧密连接,其中一个所述曲面支板的底端固定有蓄电池,且蓄电池与气杆相连。

4、通过设置有咬合槽、球形槽、限位球体和摄像头,通过两个咬合槽卡接上下端牙齿,在通过启动气杆通过曲面支板带动两个咬合槽向两侧分开,促使患者张嘴,漏出喉部视线,避免喷洒麻药时喉部受刺激影响到口腔开合,保障麻醉时的稳定度,再通过将通液管穿入限位球体中,通过限位球体在球形槽内活动,可实现通液管多方位位移,同时通过在雾化喷头的底端设置摄像头,可直观的看到雾化喷头前端的喷洒位置,便于快速找到麻药喷洒位置,扩大可操作范围,降低操作难度,便于单人操作。

5、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联接机构包括第二套管,且第二套管与曲面支板相连,所述第二套管内固定连接有旋转阻尼器,所述旋转阻尼器包括两个输出口,且每个输出口分别连接有输出轴,每个所述输出轴的相向一端分别固定有连接套环,且两个连接套环固定在咬合槽的外壁。

6、通过设置有联接机构,通过套管的设置,以铰接的方式对咬合槽和曲面支板进行连接,当曲面支板在气杆、套管和内杆的作用下限位并向两侧移动时,在铰接的作用下,两个咬合槽可根据牙齿移动方向顺着套管旋转倾斜,以适应牙齿角度,减轻牙齿负担,提高舒适度,同时通过在铰接位置设置旋转阻尼器,使咬合槽倾斜时会受到一定阻力影响,从而在改变角度的同时也保证了对牙齿的稳定支撑,避免咬合槽过于晃动导致牙齿脱位。

7、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压舌机构包括固定壳体,且固定壳体固定于位于底端的咬合槽上,所述固定壳体内穿插有支杆,且支杆上固定有圆形支板,所述圆形支板位于固定壳体内,并贴合固定壳体的内壁,所述圆形支板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扭簧,且扭簧的一端连接在固定壳体的一侧内壁,所述支杆的两端分别套接有铰接座,且两个铰接座的同一侧外壁同时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空槽,所述压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板,且凸板的一侧内壁设置有照明灯。

8、通过设置有压舌机构,在将装置固定在嘴内时,压板同步按压在舌苔上,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压板可保障张开过程中,压板能同步改变倾斜角度,避免过度按压,同时又在扭簧的作用下保障一定的按压力度,另外,通过设置的空槽和凸板,为舌尖位置提供一定的活动空间,避免按压时舌尖受伤,通过凸板的设置,可按压在舌苔中段,辅助照明灯可保障喉部的视野和亮度,便于快速找到喷雾位置。

9、由上可知,一种新型麻醉科喉部喷雾装置,包括两个咬合槽,两个所述咬合槽的一侧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硅胶垫,且两个咬合槽的相对一侧外壁分别设置有联接机构,所述咬合槽通过联接机构连接有曲面支板,两个所述曲面支板的其中一个相对面互相接触,且两个曲面支板的另一相对面之间设置有气杆,所述气杆包括输出端,且气杆的底端和输出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曲面支板上,其中一个所述曲面支板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球形槽,且球形槽内活动卡接有限位球体,所述限位球体内活动穿插有通液管,且通液管的底端设置有储液罐,所述通液管的一端连接有挤压气囊,且通液管的另一端设置有雾化喷头,位于底端的所述咬合槽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压舌机构,所述通液管的底端设置有安装槽,且安装槽位于雾化喷头的一端设置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的一端连接有连接线,且连接线穿过安装槽。本发明提供的新型麻醉科喉部喷雾装置具有避免麻药刺激影响口腔开合,便于单人操作的技术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麻醉科喉部喷雾装置,包括两个咬合槽(4),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咬合槽(4)的相对一侧外壁分别设置有联接机构(8),所述咬合槽(4)通过联接机构(8)连接有曲面支板(3),且两个曲面支板(3)的另一相对面之间设置有气杆(16),其中一个所述曲面支板(3)的一侧设置有限位球体(12),所述限位球体(12)内活动穿插有通液管(2),且通液管(2)的底端设置有储液罐(10),所述通液管(2)的一端连接有挤压气囊(1),且通液管(2)的另一端设置有雾化喷头(6),位于底端的所述咬合槽(4)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压舌机构(7),所述通液管(2)的底端设置有安装槽(18),且安装槽(18)位于雾化喷头(6)的一端设置有摄像头(17),所述摄像头(17)的一端连接有连接线(19),且连接线(19)穿过安装槽(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麻醉科喉部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咬合槽(4)的一侧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硅胶垫(5),两个所述曲面支板(3)的其中一个相对面互相接触,所述气杆(16)包括输出端,且气杆(16)的底端和输出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曲面支板(3)上,其中一个所述曲面支板(3)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球形槽(13),且限位球体(12)活动卡接在球形槽(13)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麻醉科喉部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曲面支板(3)上与气杆(16)固定的同一面固定连接有套管(14),另一所述曲面支板(3)上与输出端固定的同一面固定连接有内杆(15),所述内杆(15)活动设置在套管(14)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麻醉科喉部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液管(2)的底端内壁紧密连接有连接管(11),且通液管(2)通过连接管(11)与储液罐(10)紧密连接,其中一个所述曲面支板(3)的底端固定有蓄电池(9),且蓄电池(9)与气杆(16)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麻醉科喉部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机构(8)包括第二套管(804),且第二套管(804)与曲面支板(3)相连,所述第二套管(804)内固定连接有旋转阻尼器(80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麻醉科喉部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阻尼器(803)包括两个输出口,且每个输出口分别连接有输出轴(802),每个所述输出轴(802)的相向一端分别固定有连接套环(801),且两个连接套环(801)固定在咬合槽(4)的外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麻醉科喉部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舌机构(7)包括固定壳体(701),且固定壳体(701)固定于位于底端的咬合槽(4)上,所述固定壳体(701)内穿插有支杆(702),且支杆(702)上固定有圆形支板(70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麻醉科喉部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支板(708)位于固定壳体(701)内,并贴合固定壳体(701)的内壁,所述圆形支板(708)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扭簧(709),且扭簧(709)的一端连接在固定壳体(701)的一侧内壁。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麻醉科喉部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702)的两端分别套接有铰接座(703),且两个铰接座(703)的同一侧外壁同时连接有压板(704),所述压板(704)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空槽(705),所述压板(70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板(706),且凸板(706)的一侧内壁设置有照明灯(707)。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麻醉科喉部喷雾装置包括两个咬合槽,两个所述咬合槽的一侧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硅胶垫,且两个咬合槽的相对一侧外壁分别设置有联接机构,所述咬合槽通过联接机构连接有曲面支板,两个所述曲面支板的其中一个相对面互相接触,且两个曲面支板的另一相对面之间设置有气杆,所述气杆包括输出端,且气杆的底端和输出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曲面支板上,其中一个所述曲面支板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球形槽,且球形槽内活动卡接有限位球体,所述限位球体内活动穿插有通液管,且通液管的底端设置有储液罐,所述通液管的一端连接有挤压气囊,本发明公开的新型麻醉科喉部喷雾装置具有避免麻药刺激影响口腔开合,便于单人操作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王琼华,方晏红,张扬,李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