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脑梗塞术后恢复锻炼装置

文档序号:34974994发布日期:2023-08-01 21:05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脑梗塞术后恢复锻炼装置

本发明涉及神经内科康复训练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脑梗塞术后恢复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1、心梗塞又名中风是神经内科接诊病人的患有疾病中占比最大的疾病,主要是在患者心脏处形成的血栓随着动脉进入脑动脉堵塞脑动脉引起大脑特定区域缺氧所致,治疗急性脑梗塞主要通过介入手术插管将脑血管中堵塞的血栓导出,但是由于大脑特定区域已经缺氧一段时间,会发生慢性病变,导致肢体或者某器官的神经坏死,进而出现瘫痪,行动不便的病症,在治疗时主要是在脑梗术后通过外部器械进行锻炼来促进康复,临床研究表明,在急性脑梗术后,前三个月为身体机能的黄金恢复期,在黄金恢复期经过有效的锻炼可恢复身体损坏的大部分机能,而在发生心梗后,很多病人术后发生语言困难的病症,舌头无法有效的运动或者下巴无法有效开合导致病人丧失语言功能,目前医院的康复中心拥有大量的肢体康复训练装置,但是还不具有较为成熟的语言功能器官训练康复装置,主要依靠医护人员与患者对话来刺激患者的舌头和下巴运动,收效甚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脑梗塞术后恢复锻炼装置,本发明通过气泵间歇性启动关闭配合椭圆硅胶套和气囊的压力传递可使舌套内的患者舌头不断的前后上下运动,使患者的舌头达到很好的锻炼恢复效果,自动化程度高,锻炼效果好,封堵块可在传递负压的同时防止舌套内患者的舌头向前移动的过多,拉伤舌头,弹性囊具有一定的弹性,气泵突然启动时可使舌套前端出现的负压更加轻缓,使用安全性高,通过电动伸缩杆的伸长缩短配合固定板和顶板可使患者的下巴不断的上下移动,可自动锻炼患者下巴的开合功能恢复。

2、为了实现所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脑梗塞术后恢复锻炼装置,包括外弧板,所述外弧板上安装有椭圆硅胶套,外弧板的下方安装有固定板,椭圆硅胶套上安装有气囊,固定板上安装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上安装有顶板。

4、外弧板是圆弧形的刚性板,外弧板上左右对称分别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转动连接有转杆,转杆的上端固定有转板。

5、外弧板的中部前后方向上开设有椭圆孔,椭圆孔内固定有椭圆硅胶套,椭圆硅胶套的后侧连通有锥筒,锥筒的后端连通有弹性囊,弹性囊的后端中部安装有气泵,椭圆硅胶套的前侧连通有舌套。

6、舌套为硅胶制成的从前到后横截面不断减小的椭圆形管体,舌套的前端成型有弹性带。

7、弹性带的上表面中部固定有气囊,气囊的后侧连通有气管,气管的中部镶嵌在外弧板的中部,气管的后端连通在气泵的出气口。

8、固定板的上表面左右对称分别开设有螺纹孔,固定板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有边板,边板的上端外侧固定有第一耳板。

9、转杆通过螺纹连接在螺纹孔内。

10、顶板的两端下方固定有竖板,竖板的下端外侧固定有第二耳板。

11、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的外侧固定有电动伸缩杆,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的内侧固定有布带。

12、椭圆硅胶套的内部固定有封堵块。

13、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脑梗塞术后恢复锻炼装置,通过气泵间歇性启动关闭配合椭圆硅胶套和气囊的压力传递可使舌套内的患者舌头不断的前后上下运动,使患者的舌头达到很好的锻炼恢复效果,自动化程度高,锻炼效果好,封堵块可在传递负压的同时防止舌套内患者的舌头向前移动的过多,拉伤舌头,弹性囊具有一定的弹性,气泵突然启动时可使舌套前端出现的负压更加轻缓,使用安全性高,通过电动伸缩杆的伸长缩短配合固定板和顶板可使患者的下巴不断的上下移动,可自动锻炼患者下巴的开合功能恢复。



技术特征:

1.一种脑梗塞术后恢复锻炼装置,包括外弧板(1),所述外弧板(1)上安装有椭圆硅胶套(2),外弧板(1)的下方安装有固定板(4),其特征是:椭圆硅胶套(2)上安装有气囊(3),固定板(4)上安装有电动伸缩杆(6),电动伸缩杆(6)上安装有顶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梗塞术后恢复锻炼装置,其特征是:外弧板(1)是圆弧形的刚性板,外弧板(1)上左右对称分别开设有安装孔(101),安装孔(101)内转动连接有转杆(102),转杆(102)的上端固定有转板(1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梗塞术后恢复锻炼装置,其特征是:外弧板(1)的中部前后方向上开设有椭圆孔(104),椭圆孔(104)内固定有椭圆硅胶套(2),椭圆硅胶套(2)的后侧连通有锥筒(202),锥筒(202)的后端连通有弹性囊(203),弹性囊(203)的后端中部安装有气泵(205),椭圆硅胶套(2)的前侧连通有舌套(20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脑梗塞术后恢复锻炼装置,其特征是:舌套(206)为硅胶制成的从前到后横截面不断减小的椭圆形管体,舌套(206)的前端成型有弹性带(20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脑梗塞术后恢复锻炼装置,其特征是:弹性带(204)的上表面中部固定有气囊(3),气囊(3)的后侧连通有气管(301),气管(301)的中部镶嵌在外弧板(1)的中部,气管(301)的后端连通在气泵(205)的出气口。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脑梗塞术后恢复锻炼装置,其特征是:固定板(4)的上表面左右对称分别开设有螺纹孔(401),固定板(4)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有边板(402),边板(402)的上端外侧固定有第一耳板(40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脑梗塞术后恢复锻炼装置,其特征是:转杆(102)通过螺纹连接在螺纹孔(401)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脑梗塞术后恢复锻炼装置,其特征是:顶板(5)的两端下方固定有竖板(501),竖板(501)的下端外侧固定有第二耳板(50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脑梗塞术后恢复锻炼装置,其特征是:第一耳板(403)和第二耳板(502)的外侧固定有电动伸缩杆(6),第一耳板(403)和第二耳板(502)的内侧固定有布带(60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梗塞术后恢复锻炼装置,其特征是:椭圆硅胶套(2)的内部固定有封堵块(201)。


技术总结
一种脑梗塞术后恢复锻炼装置,涉及神经内科康复训练领域,包括外弧板,所述外弧板上安装有椭圆硅胶套,外弧板的下方安装有固定板,椭圆硅胶套上安装有气囊,固定板上安装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上安装有顶板。本发明通过气泵间歇性启动关闭配合椭圆硅胶套和气囊的压力传递可使舌套内的患者舌头前后上下运动,使患者的舌头达到很好的锻炼恢复效果,自动化程度高,锻炼效果好,封堵块可在传递负压的同时防止舌套内患者的舌头向前移动的过多,弹性囊具有一定的弹性,气泵突然启动时可使舌套前端出现的负压更加轻缓,使用安全性高,通过电动伸缩杆的伸长缩短配合固定板和顶板可使患者的下巴不断的上下移动,可自动锻炼患者下巴的开合功能恢复。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强,张莉,闫俊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