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疫原性细胞死亡诱导剂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文档序号:35156273发布日期:2023-08-18 08:57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免疫原性细胞死亡诱导剂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免疫原性细胞死亡诱导剂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1、近年来,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作为癌症免疫治疗领域中新兴的概念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免疫原性细胞死亡主要由损伤相关模式分子(damp)介导,当细胞应激、受到损伤或者死亡时往往会释放出damp,作为内源性危险信号与抗原提呈细胞(apc)上的模式识别受体(prr)结合,诱发炎症或固有免疫反应。较为常见的damp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会分泌或释放到胞外,例如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等,另一类则会大量暴露或富集在细胞质膜的外侧,例如钙网蛋白(crt)、热休克蛋白90(hsp90)等。纤维状肌动蛋白(f-actin)也是damp的成员之一,在正常情况下,f-actin是细胞骨架的组成成分,在许多细胞生物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细胞迁移。而当细胞受损或坏死时,特别是在失去膜的完整性后,f-actin通常会泄漏到细胞外。胞外的f-actin会被i型经典树突状细胞(type 1 conventional dendritic cells,cdc1)上的dngr-1(也称为clec9a,一种c型凝集素受体)捕获并结合,刺激cdc1交叉递呈死亡细胞相关抗原,从而激活cd8+ t细胞反应。传统的免疫原性细胞死亡诱导剂,如蒽环类药物、伽马射线辐照,在临床前或临床中往往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半衰期短、无靶向性、存在系统毒性等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免疫原性细胞死亡诱导剂的制备方法与应用,纳米颗粒本身具有半衰期长、更易于被apc吞噬摄取、细胞毒性低、生物安全性较高等性质,其作为免疫原性细胞死亡诱导剂的使用,存在明显优越性。

2、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免疫原性细胞死亡诱导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碱性条件下,将铜盐水溶液还原,得到氧化亚铜纳米粒,为一种免疫原性细胞死亡诱导剂。

4、本发明中,还原在表面活性剂存在下进行。

5、本发明公开了上述免疫原性细胞死亡诱导剂在激活免疫或者制备激活免疫剂中的应用。本发明公开了上述免疫原性细胞死亡诱导剂在促使细胞外吐f-actin或者制备促使细胞外吐f-actin试剂中的应用。本发明公开了上述免疫原性细胞死亡诱导剂在激活cd8+ t细胞反应或者制备cd8+ t细胞反应激活剂中的应用。本发明公开了上述免疫原性细胞死亡诱导剂在制备抗癌药物中的应用。

6、已被发现的免疫原性细胞死亡诱导剂都是促进细胞释放损伤相关模式分子,从而促进免疫反应。但是,例如蒽环类药物主要是通过阻碍dna的复制、转录以及修复来发挥抗肿瘤的作用,在毒性强大的同时也会对机体产生非常严重的毒副作用,如造成心脏毒性。有关研究表明,即使短暂地使用蒽环类药物,也有可能引起心室复极指标显著的延长。本发明与现有免疫原性细胞死亡诱导剂不同之处在于,cu2o np在实验剂量下的细胞毒性较低,其并不是通过造成细胞死亡引起免疫反应的,细胞在释放损伤相关模式分子后依然能够保持细胞膜的完整性。

7、本发明制备的cu2o np可以诱导细胞外吐f-actin,该f-actin会被cdc1上的dngr-1捕获并结合,刺激cdc1交叉递呈相关抗原,从而激活cd8+t细胞反应。

8、本发明首次公开了cu2o np作为佐剂不仅能够有效激活dc细胞,具有提高抗体滴度,优化疫苗的作用,同时由于可以增强dc细胞交叉递呈,来实现抗肿瘤的功效,该生物学效应的发现与以往对氧化亚铜作用的报道不同,现有技术认为氧化亚铜在于释放铜离子引起的细胞凋亡或铜死亡,或通过模拟天然酶活性催化蛋白质水解(如碳量子点/氧化亚铜复合物(cqds/cu2o)实现抗肿瘤应用,与肿瘤免疫治疗的方式差异很大。

9、本发明优势如下:

10、(1)cu2o np在实验剂量下的细胞毒性较低。

11、(2)不同于免疫原性细胞死亡诱导剂诱导细胞死亡后释放损伤相关模式分子,cu2o np诱导的细胞在释放损伤相关模式分子后依然能够保持细胞膜的完整性。

12、(3)实验证实:cu2o np可以诱导细胞外吐f-actin,该f-actin会被cdc1上的dngr-1捕获并结合,刺激cdc1交叉递呈相关抗原,从而激活cd8+t细胞反应。



技术特征:

1.一种免疫原性细胞死亡诱导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碱性条件下,将铜盐水溶液还原,得到氧化亚铜纳米粒,为一种免疫原性细胞死亡诱导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免疫原性细胞死亡诱导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原在表面活性剂存在下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免疫原性细胞死亡诱导剂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免疫原性细胞死亡诱导剂。

4.权利要求3所述免疫原性细胞死亡诱导剂在激活免疫或者制备激活免疫剂中的应用。

5.权利要求3所述免疫原性细胞死亡诱导剂在促使细胞外吐f-actin或者制备促使细胞外吐f-actin试剂中的应用。

6.权利要求3所述免疫原性细胞死亡诱导剂在激活cd8+ t细胞反应或者制备cd8+ t细胞反应激活剂中的应用。

7.权利要求3所述免疫原性细胞死亡诱导剂在制备抗癌药物中的应用。

8.根据权利要求4、权利要求5、权利要求6或者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免疫原性细胞死亡诱导剂不是通过造成细胞死亡发挥作用。

9.权利要求3所述免疫原性细胞死亡诱导剂在制备提高抗体滴度佐剂中的应用。

10.权利要求3所述免疫原性细胞死亡诱导剂在制备肿瘤疫苗优化试剂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免疫原性细胞死亡诱导剂的制备方法与应用,在碱性条件下,将铜盐水溶液还原,得到氧化亚铜纳米粒,为一种免疫原性细胞死亡诱导剂。纳米颗粒本身具有半衰期长、更易于被APC吞噬摄取、细胞毒性低、生物安全性较高等性质,其作为免疫原性细胞死亡诱导剂的使用,存在明显优越性。本发明与现有免疫原性细胞死亡诱导剂不同之处在于,Cu<subgt;2</subgt;O NP在实验剂量下的细胞毒性较低,其并不是通过造成细胞死亡引起免疫反应的,细胞在释放损伤相关模式分子后依然能够保持细胞膜的完整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晓川,濮科锋,施颖,郑雪雯,晋徐然,向宣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