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ECMO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43148发布日期:2024-03-18 18:15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ECMO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ecmo。


背景技术:

1、体外膜肺氧合,简称ecmo,用于替代心脏功能和肺脏功能进行血液氧合并排除二氧化碳,以满足术中病人的需要,其是利用ecmo设备对丧失心肺功能的重症病人进行生命支持的一种重要技术。现有技术中,ecmo设备的很多零部件如血泵、氧合器等均为独立部件,需要在使用时通过管路将其连接起来,一方面连接管路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发生损坏,当血液流经接头处时,易造成血液破坏,另一方面预充时间较长,连接好之后不便于移动,增加了治疗前期的准备时间,而且零散的部件使得现有的ecmo设备存在结构分散、体积庞大以及不易携带等缺点,从而不便于进行医疗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使ecmo设备将主控制器、血泵、氧合器等集成为一整体,不仅减小了ecmo设备的体积,提高了ecmo设备携带的便利性,同时也减少了治疗前期的准备时间。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便携式ecmo,

3、包括:

4、控制主机,其包括控制壳体以及设置在控制壳体内的磁悬浮电机;

5、氧合器系统,其包括氧合壳体和设置在氧合壳体内的氧合腔体,所述氧合壳体与控制壳体可拆卸连接;

6、离心泵系统,其包括设置在氧合壳体上的血液入口、血液出口、一端与血液入口连接且贯穿氧合腔体的输血轴心、与输血轴心连接的蜗壳以及位于蜗壳内的叶轮,所述蜗壳的外壁连接有泵血管,所述泵血管与氧合腔体连通;

7、其中,当所述控制主机与氧合器系统电连接时,所述控制主机驱动磁悬浮电机带动叶轮旋转并悬浮,驱动血液经过离心泵系统再流入到氧合腔体内进行氧合,经过氧合器系统氧合后的血液从血液出口排出。

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氧合器系统包括设置在氧合壳体上的氧气输送管、废气出口、进水管、出水管以及设置在氧合腔体内的氧合膜和变温膜,所述氧合膜和变温膜依次交替围绕所述输血轴心的外周壁设置;

9、所述氧合腔体内一端设置有第一封装部和第二封装部,另一端设置有第三封装部和第四封装部;

10、所述氧合膜的一端插入到第一封装部后与氧气输送管连通,氧合膜的另一端插入第三封装部后与废气出口连通,所述氧气输送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氧气进口;

11、所述变温膜的一端贯穿第三封装部后插入所述第四封装部内,且与进水管连通,变温膜的另一端贯穿第一封装部后插入第二封装部内,且与出水管连通,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有进水端口,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有与出水端口。

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氧气输送管设置在所述氧合壳体的第一侧边靠下部位置,所述废气出口设置在所述氧合壳体的第二侧边靠上部位置,其中,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以氧合壳体的中轴线对称。

1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叶轮包括叶片和转子,所述氧合壳体位于叶轮的一端向外凸出形成一柱形腔体,所述转子位于柱形腔体内,所述控制壳体靠近叶轮的一端外壁设置有与柱形腔体相适配的柱形腔室凹槽,所述磁悬浮电机设置在靠近所述柱形腔室凹槽的的一侧。

1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壳体内设置有入水加热器,所述入水加热器的两端分别与进水管以及进水端口连接。

1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采集血液生理、病理信息的监测系统,所述监测系统包括分别与控制主机电连接的泵前压力传感器、膜肺后压力温度传感器、超声波流量传感器以及超声波流量探测窗口,所述泵前压力传感器设置在血液入口处,所述泵后压力传感器设置在血液出口处,所述膜肺后压力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血液出口处,所述超声波流量传感器设置在控制壳体外壁上,所述超声波流量探测窗口设置在氧合壳体上。

1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主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控制壳体内的供电电源和设置在控制壳体顶端的显示屏,所述供电电源为控制主机供电,所述显示屏与设置在控制壳体内的控制主板连接,所述显示屏靠近外侧的一端呈向下倾斜的10°~30°夹角。

1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壳体的横截面为l形,所述柱形腔室凹槽位于所述控制壳体其中一个自由端的内壁,所述控制壳体另一个自由端的内壁设置有接口槽,且接口槽的一端延伸至控制壳体的外壁,另一端设置有与氧气输送管相适配的通孔。

1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氧合壳体的外壁设置有信号连接端,所述信号连接端的外壁上设置有数据交换触点公端,所述所述接口槽的内壁设置有与信号连接端相适配的缺口,所述缺口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数据交换触点公端相适配的据交换触点母端。

1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血液出口的侧壁设置有静脉探头。

20、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1、本发明的一种便携式ecmo,将离心泵与氧合器集成为一体,经过氧合器的血液不须要流经长长的导管才能进行氧合,避免了导管连接对血液造成的破坏,同时将离心血泵和氧合器集成,减少了治疗前期的准备时间,减小了整体设备的体积,方便转运和携带。

22、本发明的一种便携式ecmo,通过将氧合腔内的氧合膜和变温膜交替间隔设置为多层,可以实现更好的氧气传递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加热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携式ecmo,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ecmo,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合器系统(200)包括设置在氧合壳体(201)上的氧气输送管(203)、废气出口(204)、进水管(205)、出水管(206)以及设置在氧合腔体(202)内的氧合膜(207)和变温膜(208),所述氧合膜(207)和变温膜(208)依次交替围绕所述输血轴心(303)的外周壁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ecmo,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输送管(203)设置在所述氧合壳体(201)的第一侧边靠下部位置,所述废气出口(204)设置在所述氧合壳体(201)的第二侧边靠上部位置,其中,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以氧合壳体(201)的中轴线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便携式ecmo,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305)包括叶片(3050)和转子(3051),所述氧合壳体(201)位于叶轮(305)的一端向外凸出形成一柱形腔体(2010),所述转子(3051)位于柱形腔体(2010)内,所述控制壳体(101)靠近叶轮(305)的一端外壁设置有与柱形腔体(2010)相适配的柱形腔室凹槽(1010),所述磁悬浮电机(102)设置在靠近所述柱形腔室凹槽的(1010)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携式ecmo,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壳体(101)内设置有入水加热器(106),所述入水加热器(106)设置在的进水管(205)与进水端口(104)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携式ecmo,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采集血液生理、病理信息的监测系统,所述监测系统包括分别与控制主机(100)电连接的泵前压力传感器(108)、膜肺后压力温度传感器(109)、超声波流量传感器(110)以及超声波流量探测窗口(111),所述泵前压力传感器(108)设置在血液入口(301)处,所述泵后压力传感器设置在血液出口(302)处,所述膜肺后压力温度传感器(109)设置在血液出口(302)处,所述超声波流量传感器(110)设置在控制壳体(101)外壁上,所述超声波流量探测窗口(111)设置在氧合壳体(201)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ecmo,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主机(10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控制壳体(101)内的供电电源(112)和设置在控制壳体(101)顶端的显示屏(113),所述供电电源(112)为控制主机供电,所述显示屏(113)与设置在控制壳体(101)内的控制主板连接,所述显示屏(112)靠近外侧的一端呈向下倾斜的10°~30°夹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ecmo,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壳体(101)的横截面为l形,所述柱形腔室凹槽(1010)位于所述控制壳体(101)其中一个自由端的内壁,所述控制壳体(101)另一个自由端的内壁设置有接口槽(1011),且接口槽(1011)的一端延伸至控制壳体(101)的外壁,另一端设置有与氧气输送管(203)相适配的通孔(101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便携式ecmo,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合壳体(201)的外壁设置有信号连接端(213),所述信号连接端(213)的外壁上设置有数据交换触点公端(214),所述所述接口槽(1011)的内壁设置有与信号连接端(213)相适配的缺口(1013),所述缺口(1013)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数据交换触点公端(213)相适配的据交换触点母端(107)。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ecmo,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液出口(302)的侧壁设置有静脉探头(307)。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ECMO,包括控制主机、氧合器系统和离心泵系统,控制主机包括控制壳体以及设置在控制壳体内的磁悬浮电机,氧合器系统包括氧合壳体和设置在氧合壳体内的氧合腔体,氧合壳体与控制壳体可拆卸连接,离心泵系统包括设置在氧合壳体上的血液入口、血液出口、一端与血液入口连接且贯穿氧合腔体的输血轴心、与输血轴心连接的蜗壳以及位于蜗壳内的叶轮,蜗壳的外壁连接有泵血管,泵血管与氧合腔体连通,当控制主机与氧合器系统电连接时,控制主机驱动磁悬浮电机带动叶轮旋转并悬浮,驱动血液经过离心泵系统再流入到氧合腔体内进行氧合,经过氧合器系统氧合后的血液从血液出口排出,减小了ECMO设备的体积,提高了ECMO设备携带的便利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翔,余郑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汉科明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