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5245806发布日期:2023-08-25 13:38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菌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用材料,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抗菌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耐药菌的出现和广泛传播,很多原先有效的抗生素不再显示出神奇的疗效,许多肺炎、结核等疾病的治疗也变得越来越困难,每年因感染耐药菌但无有效治疗手段而死亡的人数也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如今,抗生素耐药危机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全球关注的重点卫生健康问题。耐药菌感染不仅使得医疗费用负担增加,更重要的是,它提高了患者死亡的可能性或导致严重后遗症等问题。

2、外科手术必然会带来手术部位皮肤和组织的损伤,当手术切口的微生物污染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手术部位的感染。多重耐药菌引起的术后感染呈现复杂性和难治性的特点,近年来出现频率越来越高,严重威胁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而针对多重耐药菌引起的术后感染,目前多采用抗生素联合治疗,特别是毒性较大的抗生素的联用用药,会对患者身体造成较大的副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抗菌敷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敷料具有优良的抗菌作用,能够加速伤口愈合。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抗菌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步骤10)依次将硝酸银、钴盐、含氮氧硫化合物和单宁酸加入盛有去离子水的容器中,搅拌均匀,升温后恒温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二元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

5、步骤20)将所述二元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投入去离子水中,进行超声分散,加入抗生素,搅拌混匀,过滤干燥后得到载药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

6、步骤30)将所述载药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与医用聚氨酯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中,制得纺丝液,静电纺丝成纳米纤维膜,真空干燥,得到抗菌敷料。

7、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10)中,所述硝酸银、钴盐、含氮氧硫化合物、单宁酸和去离子水的用量比例为1g︰0.5~0.8g︰0.7~1.3g︰3~4g︰5~8ml。

8、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10)中,所述钴盐为氯化钴、溴化钴、碘化钴和硝酸钴中的一种。

9、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10)中,所述含氮氧硫化合物为麦角硫因、胱氨酸和5,5'-(二硫烷二基双(亚甲基))双(4-(羟甲基)-2-甲基吡啶-3-醇)中的一种。

10、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10)中,反应温度为95~121℃,反应时间为1~16h。

11、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20)中,所述抗生素为万古霉素、硫酸多粘菌素e和硫酸庆大霉素三种组合。

12、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20)中,所述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去离子水、万古霉素、硫酸多粘菌素e和硫酸庆大霉素的用量比例为1g︰100~120ml︰0.3~0.5g︰20~75mg︰2~4g。

13、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30)中,所述载药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医用聚氨酯和n,n-二甲基甲酰胺的用量比例为0.1~0.3g︰1g︰10~15ml。

14、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30)中,所述医用聚氨酯为 tpu 2363-55de、sp 806和 tpu 5590中的一种。

15、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抗菌敷料,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得。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1)本发明实施例中,含氮氧硫化合物的n、o原子上的孤对电子被co2+的sp3d2轨道杂化产生的空轨道接收形成配位键,含氮氧硫化合物的s原子上的孤对电子被ag+的sp轨道杂化产生的空轨道接收形成配位键,从而以含有巯基或二硫键的含氮氧硫化合物作为桥联配体,将co2+和ag+作为中心原子构成配位化合物,与抗生素混合后作为抗生素的载体,具有较高的载药量,抗菌性能好;

18、(2)本发明实施例中,单宁酸能够在水溶液中发生可逆自聚合,一部分自聚合单宁酸与配位化合物结合形成二元金属有机框架结构,另一部分自聚合大单宁酸包覆在二元金属有机框架外部,两部分自聚合单宁酸共价连接,使得二元金属有机框架结构处于氧化还原平衡态中,不易被氧化而遭到破坏,防止抗生素快速释放,降低药物副作用,达到长期抑菌效果;

19、(3)在后期抗生素释放基本完全时,单宁酸解聚释放,二元金属有机框架结构也发生一定的崩解,ag+释放能够接替抗生素的作用,而co2+能够调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加速伤口愈合。



技术特征:

1.一种抗菌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0)中,所述硝酸银、钴盐、含氮氧硫化合物、单宁酸和去离子水的用量比例为1g︰0.5~0.8g︰0.7~1.3g︰3~4g︰5~8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0)中,所述钴盐为氯化钴、溴化钴、碘化钴和硝酸钴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0)中,所述含氮氧硫化合物为麦角硫因、胱氨酸和5,5'-(二硫烷二基双(亚甲基))双(4-(羟甲基)-2-甲基吡啶-3-醇)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0)中,反应温度为95~121℃,反应时间为1~16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0)中,所述抗生素为万古霉素、硫酸多粘菌素e和硫酸庆大霉素三种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菌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0)中,所述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去离子水、万古霉素、硫酸多粘菌素e和硫酸庆大霉素的用量比例为1g︰100~120ml︰0.3~0.5g︰20~75mg︰2~4g。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0)中,所述载药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医用聚氨酯和n,n-二甲基甲酰胺的用量比例为0.1~0.3g︰1g︰10~15ml。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0)中,所述医用聚氨酯为 tpu 2363-55de、sp 806和 tpu 5590中的一种。

10.一种抗菌敷料,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菌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依次将硝酸银、钴盐、含氮氧硫化合物和单宁酸加入盛有去离子水的容器中,搅拌均匀,升温后恒温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二元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步骤20)将二元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投入去离子水中,进行超声分散,加入抗生素,搅拌混匀,过滤干燥后得到载药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步骤30)将载药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与医用聚氨酯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中,制得纺丝液,静电纺丝成纳米纤维膜,真空干燥,得到抗菌敷料。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抗菌敷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敷料具有优良的抗菌作用,能够加速伤口愈合。

技术研发人员:郭志睿,袁毅,潘金顺,张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