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主机及其光源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64214发布日期:2023-10-06 19:30阅读:40来源:国知局
荧光主机及其光源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荧光主机及其光源模组。


背景技术:

1、目前,在做常规外科手术或者内科检查时会使用到内窥镜系统。内窥镜系统包括荧光主机,荧光主机内设有光源模组,光源模组包括可见光光源和荧光光源,可见光光源可配置为发射白光,荧光光源可配置为发射红外激光,而白光和红外激光的耗电功率较高,因此可见光光源和荧光光源的发热量较大。

2、在相关技术中,可见光光源和荧光光源使用同一个散热器进行散热,但这会使得可见光光源与荧光光源之间产生热干扰,即:可见光光源发出的热量会通过散热器直接传递至荧光光源,从而导致荧光光源的温度升高,进而导致荧光光源发射的光线产生偏移,无法到达目标区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荧光主机及其光源模组,能够减少甚至避免可见光光源产生的热量对荧光光源的热干扰。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3、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荧光主机的光源模组,包括导光件、荧光光源、可见光光源、第一散热组件和第二散热组件,第一散热组件包括第一散热器和第一散热扇,第二散热组件包括第二散热器和第二散热扇,

4、导光件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入光口和第二入光口,荧光光源朝向第一入光口设置,可见光光源朝向第二入光口设置,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均与导光件相连,且第一散热器与第二散热器间隔设置,

5、第一散热器与荧光光源相对设置,第一散热器与第一散热扇相对设置,第一散热器与荧光光源之间以及第一散热扇与第一散热器之间均具有第一热传递通道,

6、第二散热器与可见光光源相对设置,第二散热器与第二散热扇相对设置,第二散热器与可见光光源之间以及第二散热扇与第二散热器之间均具有第二热传递通道。

7、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荧光主机,包括壳体和上述的光源模组,光源模组设于壳体内,壳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8、本申请实施例中,荧光光源与第一散热器之间以及第一散热器与第一散热扇之间均具有第一热传递通道,因此第一散热扇可通过上述两个第一热传递通道为荧光光源进行散热;可见光光源与第二散热器之间以及第二散热器与第二散热扇之间均具有第二热传递通道,因此第二散热扇可通过上述两个第二热传递通道为可见光光源进行散热。由此可知,本申请通过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分别为荧光光源和可见光光源散热,而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间隔设置,也就是说,第一散热器与第二散热器是分体设置的两个部件,因此可见光光源发出的热量传递至第二散热器上后,无法直接传递至第一散热器,因此减少甚至避免可见光光源产生的热量对荧光光源的热干扰。



技术特征:

1.一种荧光主机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光件(100)、荧光光源(200)、可见光光源(300)、第一散热组件(400)和第二散热组件(500),所述第一散热组件(400)包括第一散热器(410)和第一散热扇(420),所述第二散热组件(500)包括第二散热器(510)和第二散热扇(5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组件(400)和所述第二散热组件(500)分别位于所述导光件(100)的相邻的两侧,所述第二散热器(510)的第一端沿靠近所述导光件(100)设有所述第一散热组件(400)的一侧的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扇(520)与所述第二散热器(510)的第二端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件(100)包括主体部(130)和凸起部(140),所述第一散热组件(400)和所述第二散热组件(500)分别位于所述主体部(130)的相邻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140)为隔热结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组件(400)还包括制冷片(430),所述制冷片(430)具有冷面和热面,所述冷面与所述荧光光源(200)相贴合,所述热面与所述第一散热器(410)相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模组还包括环形隔热垫(600),所述荧光光源(200)通过所述第一入光口(110)设于所述导光件(100)内,所述环形隔热垫(600)密封地设于所述第一散热器(410)与所述导光件(100)邻近所述第一入光口(110)的端面之间,且所述环形隔热垫(600)环绕设于所述制冷片(430)的外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模组还包括干燥剂(700),所述干燥剂(700)邻近所述制冷片(430)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器(410)朝向所述制冷片(430)的一面设有凹槽(411),所述干燥剂(700)设于所述凹槽(411)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扇(420)和所述第二散热扇(520)分别朝向所述导光件(100)的不同的两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扇(420)和所述第二散热扇(520)均朝向所述导光件(100)的同一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扇(420)与所述荧光光源(200)相对设置;和/或,所述第二散热扇(520)与所述可见光光源(300)相对设置。

13.一种荧光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800)和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源模组,所述光源模组设于所述壳体(800)内,所述壳体(800)具有进风口(821)和出风口(811)。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荧光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821)和所述出风口(811)分别位于所述壳体(800)的不同的两个侧面,所述第一散热扇(420)和所述第二散热扇(520)分别朝向所述导光件(100)的不同的两侧,所述第一散热扇(420)的风向朝向所述第一散热器(410),且所述第一散热扇(420)与所述进风口(821)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散热扇(520)的风向朝向所述出风口(811)。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荧光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821)和所述出风口(811)分别位于所述壳体(800)的不同的两个侧面,所述第一散热扇(420)和所述第二散热扇(520)均朝向所述导光件(100)的同一侧,所述第一散热扇(420)的风向朝向所述第一散热器(410),所述第二散热扇(520)的风向朝向所述第二散热器(510),且所述第一散热扇(420)和所述第二散热扇(520)均与所述进风口(821)相对设置。


技术总结
本申请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荧光主机及其光源模组。光源模组包括导光件、荧光光源、可见光光源、第一散热组件和第二散热组件,第一散热组件包括第一散热器和第一散热扇,第二散热组件包括第二散热器和第二散热扇,荧光光源朝向导光件的第一入光口设置,可见光光源朝向导光件的第二入光口设置,第一散热器与第二散热器间隔设置,第一散热器与第一散热扇相对设置,第一散热器与荧光光源之间以及第一散热扇与第一散热器之间均具有第一热传递通道,第二散热器与第二散热扇相对设置,第二散热器与可见光光源之间以及第二散热扇与第二散热器之间均具有第二热传递通道。本申请能够减少甚至避免可见光光源产生的热量对荧光光源的热干扰。

技术研发人员:黄连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