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烫伤药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124682发布日期:2023-08-14 18:09阅读:4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烧烫伤药领域,特别地,涉及烧烫伤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现代中医理论认为:烧烫伤是沸水烈火的伤害,其病因离不了热,热胜则内腐,以至肌肤腐乱,外毒时有内攻可能,因此病源除热之外还有毒。病机是“热毒”或称火毒,在治疗上主张根据温热病的辨证原则,实行清热解毒、养阴生津。

2、世间万物相生相克,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我们知道有很多中草药、动物等具有清热解毒、养阴生津的功效,在我国古代就有咀嚼草药敷在烧烫伤口上来加速伤口愈合的情况,但是,现在并不是所有具有清热解毒、养阴生津的功效中草药在服用或外敷后都能实现加速伤口愈合,不留疤或少留疤的效果,本发明提供另一种中草药的配方与工艺来达到加速伤口愈合、镇痛、不留疤或少留疤的目的,为烧烫伤患者提供另一种烧烫伤药的选择。

3、目前公开了较多的制烫伤药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另一种烧烫伤药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提供烧烫伤药的制备方法,以达快速修复皮肤的目的。

2、烧烫伤药的制备方法,以重量份数计,称取包括以下原料:九头狮子草1-5份,虎杖1-3份,仙人掌0.5-1份,珑玲草4-6份,石韦1-4份,凤尾草1-4份,金钱草1-4份,绞股蓝0.1-0.2份,三七0.1-0.5份,芦荟5-10份,地胆草2-4份,银杏叶2-4份,蒸馏水50-80份,酵母1.5-2份;

3、制备步骤如下:

4、步骤a:1)新鲜的九头狮子草、珑玲草、凤尾草、金钱草、绞股蓝、地胆草、银杏叶洗净切段备用;新鲜的虎杖、石韦洗净切薄片备用;

5、2)新鲜的仙人掌、芦荟洗净去皮备用;

6、3)将蒸馏水加入锅中加热,水温达到40-55℃时加入虎杖、石韦,水温达到80-85℃时加入九头狮子草,珑玲草,凤尾草,金钱草,绞股蓝,地胆草,银杏叶,烧开时加入去皮的仙人掌和芦荟;

7、步骤b:将步骤a中的混合物料加热煮开,用文火炖2.5-3小时,熬至粘稠状;

8、步骤c:使步骤b中的混合物料冷却至25-30℃后,加入酵母,加入研磨成粉的三七,充分搅拌,装坛封盖;

9、步骤d:30-40天后,过滤步骤c中的混合物料,得到混合液,蒸馏混合液,获得提取液;

10、步骤e:即得成品;

11、其中步骤d中的蒸馏包括第一次蒸馏和第二次蒸馏。

12、进一步,第一次蒸馏的蒸馏温度为78℃,第二次蒸馏的蒸馏温度为100℃,蒸馏后的混合液为提取液。

13、本发明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通过特定的配方,以文火熬制中草药,使中草药的精华成分析出,并通过发酵产生酒精,使中草药的精华成分溶于醇类与水的混合液中,再通过蒸馏,分离酒精与水,实现了特定配方的中草药的植物精华提取,在多数患者的自愿且无偿尝试下,到达了快速修复皮肤,止痛的效果。

14、本发明将三七研磨成粉后,发酵前加入混合液中,三七内部精华成分溶于醇类与水的混合液中,有效的达到了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



技术特征:

1.烧烫伤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称取包括以下原料:九头狮子草1-5份,虎杖1-3份,仙人掌0.5-1份,珑玲草4-6份,石韦1-4份,凤尾草1-4份,金钱草1-4份,绞股蓝0.1-0.2份,三七0.1-0.5份,芦荟5-10份,地胆草2-4份,银杏叶2-4份,蒸馏水50-80份,酵母1.5-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烫伤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次蒸馏的蒸馏温度为78℃,第二次蒸馏的蒸馏温度为100℃,得到蒸馏后的混合液为提取液。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烧烫伤药的制备方法,烧烫伤药的制备方法,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九头狮子草1‑5份,虎杖1‑3份,仙人掌0.5‑1份,珑玲草4‑6份,石韦1‑4份,凤尾草1‑4份,金钱草1‑4份,绞股蓝0.1‑0.2份,三七0.1‑0.5份,芦荟5‑10份,地胆草2‑4份,银杏叶2‑4份,蒸馏水50‑80份,酵母1.5‑2份,具有快速修复皮肤的功效。

技术研发人员:郑超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超英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