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放射性微球的混悬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35072046发布日期:2023-08-09 14:28阅读:57来源:国知局
含有放射性微球的混悬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医疗领域,具体涉及含有放射性微球的混悬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1、恶性肿瘤目前有多种治疗手段,包括化学治疗、放射治疗、介入治疗、生物免疫治疗等。由于多数患者在确诊癌症时已进入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经过多次化疗后对化疗药物不再敏感,因此放射治疗已经成为某些癌症的关键治疗手段。

2、放射性微球疗法是将放射性材料制备成具有规则尺寸的微球,用于注入到目标器官的动脉血液供应中,并发射大剂量、高能量的β射线,以达到杀死肿瘤组织的目的,又因射线组织穿透深度的限制,可同时保护附近健康的组织。放射性微球主要包括载体和负载在载体上的核素,目前已发现的核素有钇[90y]、磷[32p]、碘[131i]、碘[125i]、锝[99mtc]、铼[188re]、钬[166ho]等。载体主要为树脂微球,其采用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聚合物作为载体,其密度与血液的较为接近,不存在易沉降的现象,在临床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治疗肝癌(hcc)方面。近期也陆续出现了炭微球、硅微球等其他形式的载体微球,但公开内容较少,处于早期开发阶段。

3、尽管放射性微球疗法对患者的正常组织伤害较小,但是部分患者在使用后仍会发生不良反应,且现有的放射性微球针对体积<10cc的小肿瘤效果较好,针对体积大于>10cc的大肿瘤的边界内尤其是肿瘤深部的放射性微球的分布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此,本发明提供放射性微球的混悬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旨在改善现有的放射性微球带来的不良反应以及治疗效果有待提高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含有放射性微球的混悬液,所述放射性微球包括树脂微球和负载在所述树脂微球上的放射性核素,所述树脂微球的材料包括聚苯乙烯、聚乙烯或聚二乙烯基苯中至少一种,或其交联聚合物,所述放射性微球的平均粒径为25μm至40μm,且非球形比在5%以内。

3、可选地,所述非球形比是指在所述混悬液中,非球形的放射性微球占总放射性微球的数量比,所述非球形的放射性微球是指最小半径低于原微球半径75%的放射性微球。

4、可选地,以所述放射性微球的数量计,所述混悬液中,20μm至60μm的放射性微球数占比大于85%;和/或所述放射性微球的非球形比在2%以内;和/或所述树脂微球的材料选自交联的聚苯乙烯微球,交联度为2%至10%。

5、可选地,所述树脂微球是经过磺化、硝化或炭化的树脂微球。

6、可选地,所述放射性核素选自钇、镥、铟、钬、钐、碘、磷、铱或铼中的至少一种的同位素。

7、可选地,所述放射性核素选自钇[90y],所述树脂微球的材料选自磺化的与二乙烯基苯部分交联的聚苯乙烯,所述混悬液中还含有注射用水,每1ml含钇[90y]活度为300~700mbq。

8、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含有放射性微球的混悬液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树脂微球和放射性核素化合物在溶液中混合,反应得到所述含有放射性微球的混悬液;所述树脂微球的材料包括聚苯乙烯、聚乙烯或聚二乙烯基苯中至少一种,或其交联聚合物,所述放射性微球的平均粒径为25μm至40μm,且非球形比在5%以内。

9、可选地,在与所述放射性核素化合物混合之前,所述树脂微球经过磺化、硝化或炭化处理。

10、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混悬液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制备的混悬液在制备用于治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11、可选的,所述肿瘤为原发性或继发性肝癌。

12、有益效果:

13、本发明提供放射性微球的混悬液,放射性微球包括树脂微球和负载在所述树脂微球上的放射性核素,树脂微球的材料包括聚苯乙烯、聚乙烯或聚二乙烯基苯中至少一种,或其交联聚合物,放射性微球的平均粒径为25至40μm,通过将放射性微球的非球形比控制在5%以内,从而提升微球在肿瘤部分的分布密度,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含有放射性微球的混悬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射性微球包括树脂微球和负载在所述树脂微球上的放射性核素,所述树脂微球的材料包括聚苯乙烯、聚乙烯或聚二乙烯基苯中至少一种,或其交联聚合物,所述放射性微球的平均粒径为25μm至40μm,且非球形比在5%以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悬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球形比是指在所述混悬液中,非球形的放射性微球占总放射性微球的数量比,所述非球形的放射性微球是指最小半径低于原微球半径75%的放射性微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悬液,其特征在于,以所述放射性微球的数量计,所述混悬液中,20μm至60μm的放射性微球数占比大于85%;和/或所述放射性微球的非球形比在2%以内;和/或所述树脂微球的材料选自交联的聚苯乙烯微球,交联度为2%至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悬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微球是经过磺化、硝化或炭化的树脂微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悬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射性核素选自钇、镥、铟、钬、钐、碘、磷、铱或铼中的至少一种的同位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悬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射性核素选自钇[90y],所述树脂微球的材料选自磺化的与二乙烯基苯部分交联的聚苯乙烯,所述混悬液中还含有注射用水,每1ml含钇[90y]活度为300~700mbq。

7.一种含有放射性微球的混悬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树脂微球和放射性核素化合物在溶液中混合,反应得到所述含有放射性微球的混悬液;所述树脂微球的材料包括聚苯乙烯、聚乙烯或聚二乙烯基苯中至少一种,或其交联聚合物,所述放射性微球的平均粒径为25μm至40μm,且非球形比在5%以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放射性核素化合物混合之前,所述树脂微球经过磺化、硝化或炭化处理。

9.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混悬液或权利要求7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的混悬液在制备用于治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肿瘤为原发性或继发性肝癌。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含有放射性微球的混悬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放射性微球包括树脂微球和负载在所述树脂微球上的放射性核素,所述树脂微球的材料包括聚苯乙烯、聚乙烯或聚二乙烯基苯中至少一种,或其交联聚合物,放射性微球的平均粒径为25μm至40μm,通过控制放射性微球的非球形比在5%以内,从而提升微球在肿瘤部分的分布密度,提高对肿瘤的杀伤效果;此外还可以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技术研发人员:吴小艳,唐纬坤,舒冲,张诗民,王舒群,胡茜茜,陈建霞,梁锦,周丹,黄小珂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普尔伟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