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靶向的脂质纳米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6168677发布日期:2023-11-23 23:35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骨靶向的脂质纳米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纳米药剂,具体涉及一种骨靶向的脂质纳米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恶性骨肿瘤发作频繁,往往难以根除。手术可以延长骨肿瘤患者的生命周期,但小病灶可能会导致肿瘤的复发。因此,骨肿瘤术后联合化疗成为了临床中的常用方案。骨骼系统无血管的特殊结构,大大限制了临床药物的疗效。由于药物缺乏骨肿瘤靶向性,副作用严重,也更易产生耐药性。骨微环境也为恶性骨肿瘤提供了对抗临床化疗的屏障,这种屏障效应使肿瘤靶向分子难以进一步靶向骨肿瘤细胞。为了克服直接药物递送的局限性,化疗药物与纳米系统的结合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肿瘤治疗策略。具有靶向性的纳米载体进入血液循环后,通过主动靶向在肿瘤病灶—骨骼中实现优先积聚,从而提供更长的半衰期,更大的疗效并和特异性结合特性。它们的小粒径促成了灵活的靶向性和在不诱导免疫反应的情况下达到目标的能力。纳米载体在治疗骨骼相关疾病方面已经很普遍。

2、近年来,人们开发了多种能与蛋白质、rna和药物结合的骨靶向纳米系统,如固体脂质纳米颗粒、聚合物胶束、磁性纳米颗粒、金纳米颗粒、脂质体和水凝胶等。其中固体脂质纳米颗粒具有更好的缓释特性、更高的药物生物利用度和在生物体内的长期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靶向的脂质纳米载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制备的脂质纳米载体由单层磷脂构成亲脂性外壳,可包裹亲/疏水性药物;可延长药物在体内的血液循环时间,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2、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骨靶向的脂质纳米载体的制备方法,所述骨靶向的脂质纳米载体为具有靶向骨骼系统作用的固体脂质纳米颗粒溶液,包括以下步骤:

4、1)将三种磷脂和止痛药物溶于无水乙醇中混合均匀,得磷脂乙醇液;所述三种磷脂包括摩尔比为69:40:4的心磷脂、胆固醇和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氨基;

5、2)将所述磷脂乙醇液与纯水快速混合,室温孵育8-12min后转移至透析袋中,搅拌条件下纯水透析2-4h以除去未包裹的止痛药物,得负载止痛药物的固体脂质纳米颗粒溶液。

6、进一步的,步骤1)中心磷脂、胆固醇和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氨基的摩尔比为69:40:4。

7、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止痛药物与三种磷脂总量的质量比为1:4。

8、进一步的,所述止痛药物为罗哌卡因。

9、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磷脂乙醇液与所述纯水的体积比为1:3。

10、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透析袋的截留分子量是3500。

11、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负载止痛药物的脂质纳米载体。

12、进一步的,所述负载抗癌药物的脂质纳米载体的水合粒径为170-200nm。

13、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的骨靶向的脂质纳米载体在制备靶向恶性骨肿瘤中的药物中的应用。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1)本发明提供的脂质纳米颗粒中的心磷脂是一种二磷脂酰甘油脂,它的存在使脂质纳米载体具有骨靶向作用。

16、(2)本发明的脂质纳米载体可以防止粒子间聚集,减少粒子在体内与血浆蛋白结合,延长药物的血液循环时间,提高脂质纳米载体中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17、(3)本发明的脂质纳米载体可以靶向抑制恶性骨肿瘤的疼痛。

18、(4)本发明的脂质纳米载体生物相容性高于其他纳米载体,可以控制药物释放和靶向,具有生物降解性、低免疫原性。此外其制备简单方便,可以快速大规模生产。



技术特征:

1.一种骨靶向的脂质纳米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骨靶向的脂质纳米载体为具有靶向骨骼系统作用的脂质纳米颗粒溶液,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止痛药物与三种磷脂总量的质量比为1:4,所述止痛药物为罗哌卡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磷脂乙醇液与所述纯水的体积比为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透析袋的截留分子量为3500。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骨靶向的脂质纳米载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骨靶向的脂质纳米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骨靶向的脂质纳米载体的水合粒径为170-200nm。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纳米药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骨靶向的脂质纳米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将心磷脂、胆固醇、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氨基和止痛药物溶于无水乙醇中,得到磷脂乙醇液;将磷脂乙醇液与纯水快速混合,室温孵育10min后透析3h,得负载止痛药物的固体脂质纳米颗粒溶液。本发明制备方法制备的脂质纳米载体由单层磷脂构成亲脂性外壳,可包裹疏水性药物;可延长药物在体内的血液循环时间,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技术研发人员:陈忠平,顾佳,孙佳佳,丁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