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及流浸膏/壳聚糖复合纳米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910570发布日期:2023-10-29 12:33阅读:63来源:国知局
泽及流浸膏/壳聚糖复合纳米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涉及一种泽及流浸膏/壳聚糖复合纳米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针对结核性窦道,目前中医认为治疗上应采用内、外兼治,以外治为主,通过中药窦道灌注,促使创面腐烂坏死组织脱落,或将其清稀脓液转化成浓稠脓液,利于创面愈合。泽及流浸膏是由中药泽漆、白及、猫爪草组成复方制成的流浸膏,具有提脓祛腐、解毒活血、生肌收敛等功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因淋巴结结核、皮肤结核、乳腺结核、骨与关节结核、接种卡介苗强反应化脓破溃,或因其他病因形成的慢性难愈性创面(钮晓红等."泽及流浸膏外用安全性实验研究."江苏中医药48.11(2016):4.)。泽及流浸膏虽然极易渗进窦道,可直达病所,但无法实现较长时间的稳定释放,药物在创面的作用时间较短,疗效有限。

2、亲水性高分子膜,具有较高的亲水性、透气性以及一定的机械强度,是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理想覆盖材料。分子量较高的壳聚糖,由于其分子内和分子间的氢键作用,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壳聚糖材质的薄膜敷料质地柔软、舒适,与创面的贴合性能好,既能透气又能吸水,不仅有抑菌消炎作用,还具有止痛、止血和促进伤口愈合的功能,同时可抑制成纤维细胞的生长,避免了常规敷料揭除时因粘连产生二次伤害,从而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对解决术后创口粘连特别有效。尽管壳聚糖在促进创面愈合上有许多优势,但壳聚糖膜的强度低、韧性差,并且由于含有丰富的氨基和羟基,导致其耐水性差,在吸收过多创面分泌液后,膜的完整性容易被破坏,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目前主要将壳聚糖与其他材料复合来提高薄膜的性能,使其适应不同环境的使用需求。

3、文献1(生物技术杂志(journal of biotechnology),2020,310:103-113)以壳聚糖和透明质酸生物聚合物为基础,制备了一种原始的伤口敷料聚电解质膜。谷胱甘肽在膜基质中的掺入对膜性能有显著影响,膜的亲水性和孔隙率有所提高。文献2(材料科学与工程:c(materials science&engineering c),2019,104:109944)提出了一种以水性聚氨酯和壳聚糖复合膜为载体,对阿霉素具有较大柔性负载能力的超声可控植入式释放系统。利用水性聚氨酯的亲水性和壳聚糖侧链氨基的生物活性,制备的复合膜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良好的细胞相容性。体外释放研究表明,载药膜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且阿霉素可在超声控制下释放。文献3(高分子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 polymers),2018,197:47-56)制备了含有过量果胶的壳聚糖膜,果胶与壳聚糖分子通过物理作用交联。通过调节果胶/壳聚糖比值可增强机械强度,调节亲水性和细胞相容性,可用于伤口愈合和组织工程。文献4(高分子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 polymers),2019,206:428-434)采用喷雾辅助分层技术,利用自动装置制备了海藻酸盐和壳聚糖的多层膜,用于抗肿瘤药物的局部和控制释放。结果表明,抗肿瘤药物他莫昔芬随时间的推移而持续释放,释放速率可随沉积双层膜的数量而调节。上述复合材料将壳聚糖与其他大分子复合,改变了原有的结构,与单一材料相比具有更好的性能和特殊的功能。但上述材料也存在性能提升有限、工艺流程复杂、无法兼顾各项性能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泽及流浸膏/壳聚糖复合纳米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将泽及流浸膏进一步制成薄膜敷料,使其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结合药物传递,实现药物缓释的功能,可直接在创面缓释药物,延长药物在创面的作用时间,达到更好的疗效,适用于结核性创面及其他难愈性创面修复。

2、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3、泽及流浸膏/壳聚糖复合纳米薄膜的制备方法,利用铸膜与溶剂挥发技术,促使中药与天然多聚糖分子结合,实现膜化,同时在浇铸时加入醛基海藻酸钠,提高膜的机械性能和稳定性,达到中药缓释和治疗创面的目的,具体步骤如下:

4、步骤1、按重量份数计,将泽漆800-1200份、白及96-144份、猫爪草160-240份、连翘16-240份、没药96-240份混合后加15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滤液浓缩至60℃下的相对密度为1.24-1.28,得到泽及流浸膏,或加10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滤液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24-1.28,得到泽及流浸膏;

5、步骤2、将羧甲基壳聚糖溶于泽及流浸膏中,得到羧甲基壳聚糖浓度为0.1~0.5wt%的中药复合溶液;

6、步骤3、按泽及流浸膏与醛基海藻酸钠溶液的体积比为5~20:1,在中药复合溶液中滴加浓度为5.0~10.0wt%的醛基海藻酸钠溶液,搅拌混合得到中药沉淀物;

7、步骤4、将中药沉淀物铸膜烘干得到泽及流浸膏/壳聚糖复合纳米薄膜。

8、优选地,步骤1中,泽及流浸膏的药物组成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泽漆1000份、白及120份、猫爪草200份、连翘200份、没药120份。

9、优选地,步骤2中,羧甲基壳聚糖在中药溶液中的浓度为0.2~0.3wt%。

10、优选地,步骤3中,醛基海藻酸钠溶液的浓度为5.0~7.0wt%。

11、优选地,步骤3中,泽及流浸膏与醛基海藻酸钠溶液的体积比为5~10:1。

12、优选地,步骤4中,铸膜温度为40℃,时间为24小时。

13、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比,其显著优点为:

14、(1)制备过程中避免使用了有毒化学交联剂,保证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15、(2)羧甲基壳聚糖的加入提高了中药的延展能力,使其能浇铸成膜;

16、(3)经过分子沉淀,显著提高了泽及流浸膏/壳聚糖复合纳米薄膜的机械性能和稳定性,达到使用需求;

17、(4)本发明制备的泽及流浸膏/壳聚糖复合纳米薄膜可生物降解,既满足药物治疗需求,同时又可用于组织工程支架;

18、(5)本发明工艺步骤简单、操作安全易行、所需设备少、制备条件温和、生产周期短,满足商业化批量生产的要求。



技术特征:

1.泽及流浸膏/壳聚糖复合纳米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泽及流浸膏的药物组成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泽漆1000份、白及120份、猫爪草200份、连翘200份、没药120份。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羧甲基壳聚糖在中药溶液中的浓度为0.2~0.3 wt%。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醛基海藻酸钠溶液的浓度为5.0~7.0 wt%。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泽及流浸膏与醛基海藻酸钠溶液的体积比为5~1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铸膜温度为40℃,时间为24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泽及流浸膏/壳聚糖复合纳米薄膜。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泽及流浸膏/壳聚糖复合纳米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以中药泽及流浸膏为原料,以羧甲基壳聚糖为成膜剂,醛基海藻酸钠为微凝剂,结合铸膜技术和溶剂蒸发法,制得泽及流浸膏/壳聚糖复合纳米薄膜。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避免了有毒化学交联剂的使用,制得的泽及流浸膏/壳聚糖复合纳米薄膜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亲水性、稳定性以及药物缓释性能,在创面修复、药物控释和组织工程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钮晓红,谈华平,黄子慧,王旭,邵蔚,李德勤,孟晓波,朱敏,李鑫,陈磊垚,薛倩一,傅良杰,高金辉,刘玉,杨春睿,嵇辉,靳汝辉,张丹,赵炜,刘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