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牙菌斑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文档序号:35530245发布日期:2023-09-21 08:55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治牙菌斑的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口腔疾病防治,具体涉及一种防治牙菌斑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1、牙菌斑生物被膜是由胞外基质包裹的互相黏附、或黏附于牙面、牙间或修复体表面的软而未矿化的细菌性群体,能使细菌抵抗表面活性剂、抗生素或宿主防御功能的杀灭作用,能使各种细菌黏附在一起难以清除从而形成牙菌斑。

2、变形链球菌是目前公认的引起牙菌斑的主要致病菌,其主要以生物被膜状态存在。生物被膜的这种特殊结构使得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极大增加,因此需要研发新型的抗生物被膜物质,对牙菌斑生物被膜起到抑制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组合物,由如下成分按质量份数组成:维生素b1~5份,壳聚糖1~3份,六偏磷酸钠1~3份,香兰素1~3份,山梨酸钾1~2份。

2、上述组合物优选地由如下成分按质量份数组成:

3、维生素b 2份,壳聚糖2份,六偏磷酸钠1份,香兰素2份,山梨酸钾1份;或

4、维生素b1份,壳聚糖2份,六偏磷酸钠1份,香兰素2份,山梨酸钾1份;或

5、维生素b 3份,壳聚糖1份,六偏磷酸钠1份,香兰素1份,山梨酸钾1份;或

6、维生素b 3份,壳聚糖1份,六偏磷酸钠1份,香兰素2份,山梨酸钾1份;或

7、维生素b 4份,壳聚糖1份,六偏磷酸钠1份,香兰素1份,山梨酸钾1份;或

8、维生素b1份,壳聚糖2份,六偏磷酸钠1份,香兰素3份,山梨酸钾2份。

9、本发明提供了上述组合物在制备防治牙菌斑的药物或口腔护理剂中的应用。

10、本发明提供了上述组合物在制备抑制变形链球菌的药物或口腔护理剂中的应用。尤其是在口腔牙菌斑致病菌变形链球菌的抑制中存在重要应用。所述组合物的抑菌作用包括但不限于抑制变形链球菌的生物被膜以及抑制变形链球菌的生长等。

11、本发明提供了上述组合物在制备对口腔牙齿表面钙离子具有螯合作用的药物或口腔护理剂中的应用。

12、本发明提供了上述组合物在制备防止口腔牙齿表面外源色素沉积的药物或口腔护理剂中的应用。

1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上述组合物的口腔护理剂。该口腔护理剂还可包括口腔可接受的载体;所述载体可选自牙膏、牙粉、漱口水、喷雾剂、牙用糊剂或膏状制剂、牙齿凝胶和口香糖。

14、所述口腔护理剂的剂型可选自任何药物治疗学上可接受的剂型。所述口腔护理剂中组合物的剂量可选自任何药物治疗学上可接受的剂量。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6、本发明以防治口腔牙菌斑为出发点,通过多成分复配,以达到更好的抑菌与协同抑制生物被膜的效果,阻止致病菌粘附牙齿形成难以清除的牙菌斑生物被膜三维结构,最小抑菌浓度较低,可在预防口腔感染性疾病中得到应用,同时对口腔牙齿表面具有钙离子螯合作用以及防止牙齿表面色素沉积,抑制牙菌斑的形成,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特征:

1.一种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成分按质量份数组成:维生素b1~5份,壳聚糖1~3份,六偏磷酸钠1~3份,香兰素1~3份,山梨酸钾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由如下成分按质量份数组成:维生素b 2份,壳聚糖2份,六偏磷酸钠1份,香兰素2份,山梨酸钾1份;或,

3.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物在制备防治牙菌斑的药物或口腔护理剂中的应用。

4.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物在制备抑制变形链球菌的药物或口腔护理剂中的应用。

5.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物在制备对口腔牙齿表面钙离子具有螯合作用的药物或口腔护理剂中的应用。

6.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物在制备防止口腔牙齿表面外源色素沉积的药物或口腔护理剂中的应用。

7.一种口腔护理剂,其特征在于,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口腔护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口腔护理剂还包括口腔可接受的载体;所述载体选自牙膏、牙粉、漱口水、喷雾剂、牙用糊剂、牙用膏状制剂、牙齿凝胶或口香糖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口腔护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口腔护理剂的剂型选自任何药物治疗学上可接受的剂型。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口腔护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口腔护理剂中组合物的剂量选自任何药物治疗学上可接受的剂量。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牙菌斑的组合物及其应用,属于口腔疾病防治技术领域。所述组合物,由如下成分按质量份数组成:维生素B 1~5份,壳聚糖1~3份,六偏磷酸钠1~3份,香兰素1~3份,山梨酸钾1~2份。本发明以防治口腔牙菌斑为出发点,通过多成分复配,以达到更好的抑菌与协同抑制生物被膜的效果,阻止致病菌粘附牙齿形成难以清除的牙菌斑生物被膜三维结构,最小抑菌浓度较低,可在预防口腔感染性疾病中得到应用,同时对口腔牙齿表面具有钙离子螯合作用以及防止牙齿表面色素沉积,抑制牙菌斑的形成,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谭玉龙,生茂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农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