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链非编码AC092919.1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

文档序号:35928450发布日期:2023-11-04 22:52阅读:36来源:国知局
长链非编码AC092919.1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风湿免疫分子生物学领域,具体是一种长链非编码ac092919.1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1、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部位累及全身大小关节,其特征是周围关节疼痛、僵硬和肿胀,根据疾病发生发展的程度不同,严重者可导致可致残、甚至死亡死亡,造成严重的家庭以及社会负担。

2、滑膜成纤维细胞(fls)的异常增殖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与关节滑膜病变密切相关,是一个主要的病理启动子,在ra的发病中起关键作用。其主要通过产生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基质降解来促进关节破坏。fls在ra中异常增殖并产生炎症因子,从而促进滑膜细胞的活化,而活化的fls会分泌更多的炎症因子,最终形成恶性循环并导致ra疾病恶化。但是,ra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风湿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自身抗原免疫反应异常引的局部或全身炎症症状,而且大部分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早期诊断困难,治疗效果不佳。因此,寻找ra早期诊断、靶向治疗和预后评估的生物标记物,对ra的治疗及预后具有重大的意义。

3、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长链非编码rna实际上是参与基因调控的关键因素,长链非编码rna参与到rna剪切和rna修饰等过程。由于lncrna数量众多,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目前的研究仅是冰山一角。lncrna在类风湿关节炎中还有很多新的作用尚待发现,明确lncrna的作用机制可以帮助人们更加深人地了解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使其作为新的诊断标志和治疗靶点应用于临床。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目前ra缺乏诊断标志物,缺乏治疗药物靶向性、针对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长链非编码ac092919.1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

2、本发明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长链非编码ac092919.1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具体为:根据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的长链非编码ac092919.1基因制备特异性过表达序列和小干扰ran序列,用于在滑膜成纤维细胞中过表达和干扰长链非编码ac092919.1基因;所述特异性过表达序列和小干扰ran序列的正向、反向核苷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4、seq id no.5所示。

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

4、1、本发明通过实验发现长链非编码ac092919.1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显著降低。长链非编码ac092919.1与ra疾病活动性指标esr、crp、rf、ccp、das-28呈负相关。ra患者pbmc中长链非编码ac092919.1诊断ra的roc曲线表明对ra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5、2、本发明同时设计并合成特异性过表达长链非编码ac092919.1过表达质粒和小干扰序列,能够通过调控炎性细胞因子,显著抑制fls的增殖及tnf-α所诱导的fls的炎症反应,可成为ra的分子靶向治疗工具。因此,本发明可以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辅助诊断试剂、分子靶向治疗试剂或者预后评估试剂等方面。



技术特征:

1.长链非编码ac092919.1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根据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的长链非编码ac092919.1基因制备特异性过表达序列和小干扰ran序列,用于在滑膜成纤维细胞中过表达和干扰长链非编码ac092919.1基因;所述特异性过表达序列和小干扰ran序列的正向、反向核苷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4、seq id no.5所示。


技术总结
长链非编码AC092919.1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属于风湿免疫分子生物学领域。根据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的长链非编码AC092919.1基因制备特异性过表达序列和小干扰RAN序列,用于在滑膜成纤维细胞中过表达和干扰长链非编码AC092919.1基因;所述特异性过表达序列和小干扰RAN序列的正向、反向核苷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4、SEQ ID NO.5所示,能够通过调控炎性细胞因子,显著抑制滑膜成纤维细胞(FLS)的增殖及炎症反应。本发明所建立的检测机制,可以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辅助诊断试剂、分子靶向治疗试剂或者预后评估试剂等多个方面。

技术研发人员:文建庭,刘健,王帆帆,谌曦,曹云祥,范海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中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