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多糖在制备预防胰岛β细胞凋亡或促进受损胰岛β细胞恢复的药物的用途

文档序号:35460882发布日期:2023-09-15 22:46阅读:44来源:国知局
枸杞多糖在制备预防胰岛β细胞凋亡或促进受损胰岛β细胞恢复的药物的用途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枸杞多糖在制备预防胰岛β细胞凋亡或促进受损胰岛β细胞恢复的药物的用途。


背景技术:

1、β细胞丧失是导致1型和2型糖尿病的关键原因。胰岛β细胞不足引起的持续高血糖可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特别是眼、肾、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的损害及其功能障碍和衰竭。β细胞丧失作为慢性代谢性疾病的重要发病基础,有明显年轻化趋势,已成为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之后的主要健康问题。目前研究已发现许多中药制剂或提取物包括枸杞多糖能改善糖尿病症状,但对保护和挽救β细胞丧失并无实验数据支持。枸杞多糖是从枸杞中提取而得的一种水溶性多糖,已明确该多糖系蛋白多糖,目前提取技术相对成熟稳定,已有许多上市的枸杞多糖制剂。我们的研究发现枸杞多糖对β细胞凋亡具有保护和修复功效。具体来说,我们发现枸杞多糖可以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以β细胞丧失为特征的各类疾病,包括其衍生的并发症。本专利申请保护枸杞多糖在制备用于保护胰岛β细胞或促进β细胞损伤修复的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为枸杞多糖在制备预防β细胞丧失、促β细胞恢复药物中的新应用,同时提供改善正常糖代谢、降低血糖的安全剂量范围和保护剂量范围和联合用药的方案。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发明提供了枸杞多糖在制备预防胰岛β细胞凋亡或促进受损胰岛β细胞恢复的药物的用途。进一步的所述枸杞多糖的用药浓度为0.25-7.5mg/ml。所述枸杞多糖的用药浓度小于10mg/ml。所述的药物中枸杞多糖的纯度大于或等于38%。所述枸杞多糖对γ干扰素诱导的β细胞凋亡具有特异性抑制作用。

4、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预防胰岛β细胞凋亡或促进受损胰岛β细胞恢复的药物,包含枸杞多糖。

5、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6、目前,具有直接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的药物有肠促胰岛素类药。一些植物成分,如木犀草素、槲皮素、表没食子儿茶素-3-没食子酸酯、金雀花素、水飞蓟素、白藜芦醇等也被报道具有一定的保护β细胞凋亡的作用。本发明证实枸杞多糖在有效浓度范围内不仅对正常β细胞无毒副作用,可以保护β细胞抗凋亡,而且对β细胞受损后的修复具有促进作用。枸杞及枸杞多糖是被人们广泛接受和使用的药食两用产品。我们发现的枸杞多糖对胰岛β细胞的保护作用,尤其会使糖耐量异常的前期糖尿病患者或具有肥胖等代谢压力的个体受益,保护其β细胞进一步受损,从而降低糖尿病发病风险、推迟糖尿病发病年龄或减缓糖尿病血糖异常程度,从而有效预防和降低这种慢性疾病的危害。

7、首先是采用产地均为宁夏的普通红枸杞,由三个公司(沃福百瑞、泰丰和天仁)提取的三种不同浓度(38%、50%和60%)的枸杞多糖,通过实验对枸杞多糖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验证。在体内实验中,使用c57bl小鼠作为研究对象,在此模型上进行药物的有效性验证,证实枸杞多糖的现实应用价值,说明枸杞多糖对正常糖代谢具有调控作用,具有降糖效应;随后在链脲佐菌素诱导β细胞模型前一周,使用枸杞多糖提前处理小鼠,结果显示枸杞多糖可以促损伤β细胞恢复;在细胞实验中,使用干扰素后,细胞出现大量凋亡,但是当施加枸杞多糖后,其可以保护β细胞免受损伤。使用三种不同品牌来源的不同浓度的枸杞多糖配制的标准对细胞进行有效性和安全性测试,结果证实不同来源枸杞多糖所制备的枸杞多糖作用相似,不受纯度影响,且对细胞的保护作用的有效安全浓度范围为0.25mg/ml-7.5mg/ml之间。



技术特征:

1.枸杞多糖在制备预防胰岛β细胞凋亡或促进受损胰岛β细胞恢复的药物的用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对干扰素导致的β细胞凋亡具有特异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枸杞多糖的用药浓度为0.25-7.5mg/ml。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枸杞多糖的用药浓度小于10mg/ml。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中枸杞多糖的纯度大于或等于38%。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胰岛β细胞凋亡为干扰素诱导的胰岛β细胞凋亡。

7.一种预防胰岛β细胞凋亡或促进受损胰岛β细胞恢复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包含枸杞多糖。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枸杞多糖在制备预防胰岛β细胞凋亡或促进受损胰岛β细胞恢复的药物的用途和药物。具体还公开了枸杞多糖对正常糖代谢调控作用;枸杞多糖促损伤β细胞恢复作用;枸杞多糖保护胰岛β细胞免受损伤作用和枸杞多糖的安全剂量范围。本发明提供的枸杞多糖的新应用为预防胰岛β细胞凋亡或促进受损胰岛β细胞恢复的药物制备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研发人员:贾世奇,陶卫华,马启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