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栓塞弹簧圈输送系统的换丝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09518发布日期:2023-11-17 02:24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栓塞弹簧圈输送系统的换丝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生产加工,具体涉及一种栓塞弹簧圈输送系统的换丝装置。


背景技术:

1、弹簧圈为用于治疗动脉瘤的医疗器械。弹簧圈与不锈钢导丝相连,可直接送入动脉瘤内。当通入直流电后,弹簧圈吸引带负电荷的血液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发生电凝,在动脉瘤内形成血栓,同时弹簧圈与不锈钢导丝相连部分因电解而溶断,弹簧圈解脱留于动脉瘤内。

2、文献号为cn114469231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栓塞弹簧圈输送系统,用于将弹簧圈输送到患者体内的动脉瘤内,该输送系统主要包括外管,外管内安装有解脱丝(即不锈钢导丝)与释放组件,植入物(即弹簧圈)设置在释放组件的远端。

3、在生产加工弹簧圈输送系统的过程中,由于生产工艺要求,解脱丝在前道工序中需要使用镍钛材质,在生产工序后期,再使用不锈钢丝将镍钛丝置换掉。现有的置换镍钛丝的方式为人工置换。人工置换时首先在外管的近端将需要置换的镍钛丝上焊接上不锈钢丝(此道工序称为并丝),然后需要两个操作工人进行置换操作。操作过程中,需要一个工人从近端拉紧外管,另一工人从远端牵拉经并丝后的镍钛丝,将不锈钢丝从近端拉入外管,直至从远端伸出外管后完成解脱丝的置换,但是人工牵拉换丝的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4、1.由于整个输送系统的外管长度均在1.8米以上,人工需要缓慢并长时间牵拉,牵拉过程中容易施力不均,导致在换丝过程解脱丝不能匀速完成换丝出现断丝的情况,从而导致产品报废,换丝成功率低;

5、2.人工换丝的方式操作难度大,对工人工作技能要求较高,导致人工成本高且生产效率低。

6、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的改进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栓塞弹簧圈输送系统的换丝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栓塞弹簧圈输送系统人工换丝成功率低、人工成本高及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栓塞弹簧圈输送系统的换丝装置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栓塞弹簧圈输送系统的换丝装置,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上设置有夹持组件,用于夹持外管;所述支撑底座上还设置有牵拉组件,用于并丝后持续均匀牵拉解脱丝进行解脱丝置换,所述牵拉组件与夹持组件沿第一方向并列设置。

4、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牵拉组件包括沿垂直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主动轮与从动轮,所述从动轮转动安装在支撑底座上,所述主动轮连接有转动驱动源,用于驱动主动轮转动,所述从动轮通过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的解脱丝与主动轮传动配合。

5、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牵拉组件还包括升降结构,所述升降结构与转动驱动源连接用于驱动主动轮升降以调整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的距离。

6、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钳与夹持底座,所述夹钳闭合在夹持底座上时与夹持底座共同用于夹持外管;所述夹持底座上设置有软弹性支撑垫。

7、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牵拉组件还包括牵拉支撑台,所述从动轮设置在牵拉支撑台下方,并从牵拉支撑台顶部伸出与所述主动轮传动配合;所述牵拉支撑台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平行于第一方向设置,用于放置解脱丝及限定解脱丝的运动轨迹。

8、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栓塞弹簧圈输送系统的换丝装置还包括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设置在夹持组件与牵拉组件之间用于限定外管的放置位置。

9、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与牵拉台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槽延伸穿过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垂直导向槽设置的限位块。

10、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块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限位块分别相对设置在导向槽两侧;两个所述限位块相对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倾斜的导向面,两个所述导向面用于共同形成上大下小的导向口。

11、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定位板上活动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用于防止解脱丝的行走时窜动。

12、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底座上还设置有控制部、电源、滤波器、远程控制开关,所述电源、滤波器、远程控制开关均与控制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部连接转动驱动源,用于控制转动驱动源的转动。

13、有益效果:通过使用本装置,可将完成并丝的栓塞弹簧圈输送系统通过夹持组件进行夹持固定,并将远端朝向牵拉组件,将远端裸露的镍钛丝穿过牵拉组件,之后通过启动牵拉组件将镍钛丝拉出外管完成换丝操作,通过使用机器代替人工换丝,牵拉过程中消除了人为控制牵拉力的不确定因素,从而可以不间断地均匀施力直至换丝完成,极大地提高了换丝的成功率,且降低了对人工的依赖,机械化程度高且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栓塞弹簧圈输送系统的换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座(1),所述支撑底座(1)上设置有夹持组件,用于夹持外管;所述支撑底座(1)上还设置有牵拉组件,用于并丝后持续均匀牵拉解脱丝进行解脱丝置换,所述牵拉组件与夹持组件沿第一方向并列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栓塞弹簧圈输送系统的换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拉组件包括沿垂直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主动轮(2)与从动轮(3),所述从动轮(3)转动安装在支撑底座(1)上,所述主动轮(2)连接有转动驱动源(4),用于驱动主动轮(2)转动,所述从动轮(3)通过主动轮(2)与从动轮(3)之间的解脱丝与主动轮(2)传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栓塞弹簧圈输送系统的换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拉组件还包括升降结构(5),所述升降结构(5)与转动驱动源(4)连接用于驱动主动轮(2)升降以调整主动轮(2)与从动轮(3)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栓塞弹簧圈输送系统的换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钳(6)与夹持底座(7),所述夹钳(6)闭合在夹持底座(7)上时与夹持底座(7)共同用于夹持外管;所述夹持底座(7)上设置有软弹性支撑垫(8)。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栓塞弹簧圈输送系统的换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拉组件还包括牵拉支撑台(9),所述从动轮(3)设置在牵拉支撑台(9)下方,并从牵拉支撑台(9)顶部伸出与所述主动轮(2)传动配合;所述牵拉支撑台(9)上设置有导向槽(10),所述导向槽(10)平行于第一方向设置,用于放置解脱丝及限定解脱丝的运动轨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栓塞弹簧圈输送系统的换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栓塞弹簧圈输送系统的换丝装置还包括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设置在夹持组件与牵拉组件之间用于限定外管的放置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栓塞弹簧圈输送系统的换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板(11),所述定位板(11)与牵拉台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槽(10)延伸穿过定位板(11),所述定位板(11)上设置有垂直导向槽(10)设置的限位块(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栓塞弹簧圈输送系统的换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12)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限位块(12)分别相对设置在导向槽(10)两侧;两个所述限位块(12)相对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倾斜的导向面(1201),两个所述导向面(1201)用于共同形成上大下小的导向口。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栓塞弹簧圈输送系统的换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11)上活动连接有压板(13),所述压板(13)用于防止解脱丝的行走时窜动。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栓塞弹簧圈输送系统的换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上还设置有控制部(14)、电源(15)、滤波器(16)、远程控制开关(17),所述电源(15)、滤波器(16)、远程控制开关(17)均与控制部(14)电性连接,所述控制部(14)连接转动驱动源(4),用于控制转动驱动源(4)的转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栓塞弹簧圈输送系统的换丝装置,属于医疗器械生产加工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上设置有夹持组件,用于夹持外管;所述支撑底座上还设置有牵拉组件,用于并丝后持续均匀牵拉解脱丝进行解脱丝置换,所述牵拉组件与夹持组件沿第一方向并列设置;以解决现有的栓塞弹簧圈输送系统人工换丝成功率低、人工成本高及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宏,韦家威,李志刚,邰平,裴世宁,章仕忠,方晓东,徐丽丽,杨会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思脉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