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阿托伐他汀纳米颗粒、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文档序号:36402726发布日期:2023-12-16 07:53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阿托伐他汀纳米颗粒

本发明属于纳米药物载体,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阿托伐他汀纳米颗粒、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1、肿瘤免疫治疗主要指应用免疫学原理和方法,通过激活体内的免疫细胞和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特异性地清除肿瘤微小残留病灶、抑制肿瘤生长的治疗方法。与传统的化疗和放疗不同,抗肿瘤免疫治疗并非直接针对肿瘤细胞,而是通过刺激免疫系统的反应,以增强机体对肿瘤的抵抗力。由于其副作用小、治疗效果明显,正逐渐成为未来肿瘤治疗的发展方向,被称为继手术、放疗和化疗之后的第四大肿瘤治疗技术。

2、近年来,科研人员开发了多种新型免疫治疗策略,显著增强抗肿瘤免疫治疗药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改善肿瘤周围免疫微环境,从而激活体内免疫细胞活性达到抗肿瘤目的。目前上市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主要包括:pd-1/pd-l1抑制剂和ctla-4抑制剂。sting是细胞内在代谢检查点,通过靶向己糖激酶2(hk2)阻断其己糖激酶活性,从而限制肿瘤的有氧糖酵解,促进体内抗肿瘤免疫。通过使用sting降解抑制剂能抑制肿瘤生长,提高抗肿瘤免疫治疗的药效。此外也有研究表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是诱导肿瘤免疫耐受的关键机制之一,而tgf-β受体抑制剂能够克服tgf-β信号通路介导的免疫耐受,提高抗肿瘤免疫治疗疗效。

3、阿托伐他汀是hmg-coa还原酶选择性抑制剂,具有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及保护心血管等作用,阿托伐他汀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的活性可以有效降低血浆胆固醇。近年来,有研究指出阿托伐他汀药物对肿瘤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尤其是在肝癌、食管癌、结肠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肿瘤中均显示出较好的抑制效果。深入研究表明,阿托伐他汀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以及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作用,并被证明可以作用于多种信号转导通路产生抗肿瘤作用,且不良反应较常规的化疗药物小,有望将阿托伐他汀用于抗肿瘤免疫治疗。但对于阿托伐他汀在肿瘤免疫治疗应用的研究较少,特别是缺乏对其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经典肿瘤免疫药物的联用效果进行实验性验证。

4、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如何递送药物也是个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阿托伐他汀纳米颗粒、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2、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阿托伐他汀纳米颗粒,其包括肿瘤细胞来源的生物成分和阿托伐他汀,其中肿瘤细胞来源的生物成分为肿瘤细胞用抗肿瘤药物进行预处理后产生的。

3、优选的,所述阿托伐他汀纳米颗粒的粒径在120-300 nm之间。

4、如上所述的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阿托伐他汀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1)将肿瘤细胞用抗肿瘤药物进行预处理;

6、2)收集步骤1)处理后的肿瘤细胞,加入阿托伐他汀溶液重悬得到肿瘤细胞混悬液;

7、3)将步骤2)得到的肿瘤细胞混悬液通过挤出机进行挤出,得到细胞过滤液;

8、4)对细胞过滤液离心得到所述的阿托伐他汀纳米颗粒。

9、优选的,步骤1)中所采用的肿瘤细胞为非人源肿瘤细胞。

10、优选的,步骤1)中,肿瘤细胞采用低浓度的抗肿瘤药物共培养预处理,具体地,在本发明中,抗肿瘤药物的添加浓度为使细胞与抗肿瘤药物共培养预处理12h后存活率为80-90%。

11、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抗肿瘤药物为化疗药物,如紫杉醇、多西紫杉醇、吉西他滨、长春瑞滨、顺铂、卡铂、依托泊苷、足叶乙苷、表阿霉素、阿霉素、草酸铂等,具体可以为一种化疗药物或多种化疗药物的组合。

12、优选的,步骤2)中,肿瘤细胞混悬液中细胞量为5~8×106cells/ml。

13、优选的,步骤3)中,通过挤出机使细胞混悬液依次通过10 μm,2 μm,1 μm,0.45 μm滤膜,得到细胞过滤液。

14、优选的,步骤4)中,细胞过滤液以10,000g离心10分钟,弃沉淀,上清液以150,000g离心120分钟,收集沉淀重悬后即得到所述的阿托伐他汀纳米颗粒。

15、如上所述的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阿托伐他汀纳米颗粒在制备肿瘤免疫治疗增效剂的应用。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所提供的阿托伐他汀纳米颗粒,采用肿瘤细胞用抗肿瘤药物进行预处理后产生的肿瘤细胞来源的生物成分包封阿托伐他汀,形成阿托伐他汀纳米颗粒,利用其纳米效应和肿瘤细胞膜归巢效应,提高了被动靶向和主动靶向性,从而提高有效治疗物质在病变位置的蓄积水平,有利于提高药物利用度和有效率。

17、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方法,为将肿瘤细胞用抗肿瘤药物进行预处理后产生的生物成分与阿托伐他汀混合后,通过挤出法制备了阿托伐他汀纳米颗粒,对药物起到了增溶、稳定作用,进一步有利于提高药物利用度和有效率。此外,整个制备过程操作简单,条件稳定,重现性良好。

18、本发明通过大量试验发现所述阿托伐他汀纳米颗粒对肿瘤免疫治疗具有显著增效作用,无明显毒副作用,且成本低廉。因此,从整体上来说,阿托伐他汀纳米颗粒对于目前临床广泛采用的肿瘤免疫治疗具有较好的辅助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其安全性良好,显著优于普通的化疗-免疫治疗的联合治疗方案,且能显著降低患者及医疗机构的诊疗费用等优点。本发明的阿托伐他汀纳米颗粒利用阿托伐他汀的药理活性及仿生纳米药物的递送特性,提高药物递送效率并发挥肿瘤免疫治疗的辅助作用,和经典肿瘤免疫药物联用后发挥协同作用,有望为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的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阿托伐他汀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肿瘤细胞来源的生物成分和阿托伐他汀,其中肿瘤细胞来源的生物成分为肿瘤细胞用抗肿瘤药物进行预处理后得到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阿托伐他汀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阿托伐他汀纳米颗粒的粒径在120-300 nm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阿托伐他汀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阿托伐他汀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采用的肿瘤细胞为非人源肿瘤细胞。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阿托伐他汀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抗肿瘤药物的添加浓度为使细胞与抗肿瘤药物共培养预处理12h后存活率为80-9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阿托伐他汀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抗肿瘤药物为化疗药物。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阿托伐他汀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肿瘤细胞混悬液中细胞量为5~8 ×106cells/ml。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阿托伐他汀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通过挤出机使细胞混悬液依次通过10 μm,2 μm,1 μm,0.45 μm滤膜,得到细胞过滤液。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阿托伐他汀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细胞过滤液以10,000g离心10分钟,弃沉淀,上清液以150,000g离心120分钟,收集沉淀重悬后即得到所述的阿托伐他汀纳米颗粒。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阿托伐他汀纳米颗粒在制备肿瘤免疫治疗增效剂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纳米药物载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阿托伐他汀纳米颗粒、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其中,阿托伐他汀纳米颗粒包括肿瘤细胞来源的生物成分和阿托伐他汀,其中肿瘤细胞来源的生物成分为肿瘤细胞用抗肿瘤药物进行预处理后产生的。本发明的阿托伐他汀纳米颗粒对肿瘤免疫治疗具有显著增效作用,无明显毒副作用,且成本低廉。本发明的阿托伐他汀纳米颗粒利用阿托伐他汀的药理活性及仿生纳米药物的递送特性,提高药物递送效率并发挥肿瘤免疫治疗的辅助作用,和经典肿瘤免疫药物联用后发挥协同作用,有望为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的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技术研发人员:寇龙发,姚情,陈瑞杰,赵应征,史一帆,盛晖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