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柄壳体、操作手柄、内窥镜及手柄壳体的装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114667发布日期:2023-11-22 15:05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柄壳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内窥镜,尤其涉及一种手柄壳体、操作手柄、内窥镜及手柄壳体的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内窥镜在诊断检查、微创手术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相关技术中,内窥镜包括操作手柄和插入部,在实际操作中,通过拨动操作手柄上的拨杆而带动牵引轮转动,以对插入部的弯曲段进行姿态调节,从而调整前端模组的朝向,实现定点观察等功能。

2、操作手柄包括手柄壳体,手柄壳体通常由上壳体和下壳体相扣合形成,并通过胶接的方式粘接固定,然而,胶接的方式存在着粘连不牢的情况,并且在高温运输的情况下,胶液的流动性增强,导致上壳体和下壳体出现松动而容易分离,导致内窥镜的操作手柄难以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公开一种手柄壳体、操作手柄、内窥镜及手柄壳体的装配方法,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手柄壳体存在的粘连不牢的技术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手柄壳体,应用于内窥镜,手柄壳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弹性件,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盖合,以在二者之间限定出容纳腔,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连,所述弹性件被配置为向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施加弹性拉力,使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抵接。

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内具有第一安装柱,所述第一安装柱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壳体内具有与所述第一安装柱相对应的第二安装柱,所述第二安装柱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内。

5、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所有所述弹性件位于两根牵引绳的延伸路径之间。

6、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的数量为三个,其中一个所述弹性件分布于所述手柄壳体的远端,另外两个所述弹性件分布于所述手柄壳体的近端。

7、进一步地,所述手柄壳体的远端还设置有器械嘴安装孔,位于所述手柄壳体远端的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器械嘴安装孔的延伸方向的近端侧。

8、进一步地,位于所述手柄壳体远端的第一安装柱和第二安装柱中的至少一者设置有器械管穿孔,所述器械管穿孔的直径大于器械管的直径,所述器械管穿孔的贯通方向与所述手柄壳体的延伸方向相同。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的一者设置有定位凸起,另一者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凸起相对应的定位凹陷,所述定位凸起与所述定位凹陷插接配合。

10、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操作手柄,操作手柄包括前述的手柄壳体。

11、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内窥镜,该内窥镜包括前述的操作手柄。

12、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前述的手柄壳体的装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3、将所述第一壳体的边缘和所述第二壳体的边缘分别进行涂胶处理;

14、将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保持相对固定,且二者之间形成安装空隙;

15、将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牵拉所述弹性件,使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

16、释放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的一者,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盖合形成所述手柄壳体。

17、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18、本申请的手柄壳体、操作手柄及内窥镜,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既通过胶液进行粘接固定,又通过弹性件牵拉抵接在一起,能够避免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出现粘连不牢的情况,即使在高温运输的条件下,胶液因流动性增强难以保证对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粘连效果,弹性件也能确保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不会发生分离,使操作手柄能够正常使用;

19、本申请的手柄壳体的装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安装方便和装配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手柄壳体,应用于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壳体(100)包括第一壳体(110)、第二壳体(120)和弹性件(130),所述第一壳体(110)和所述第二壳体(120)相盖合,以在二者之间限定出容纳腔,所述弹性件(130)设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弹性件(13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壳体(110)和所述第二壳体(120)相连,所述弹性件(130)被配置为向所述第一壳体(110)和所述第二壳体(120)施加弹性拉力,使所述第一壳体(110)和所述第二壳体(120)相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0)内具有第一安装柱(111),所述第一安装柱(111)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12),所述第二壳体(120)内具有与所述第一安装柱(111)相对应的第二安装柱(121),所述第二安装柱(121)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安装孔(122),所述弹性件(130)的两端分别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112)和所述第二安装孔(12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13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所有所述弹性件(130)位于两根牵引绳(200)的延伸路径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130)的数量为三个,其中一个所述弹性件(130)分布于所述手柄壳体(100)的远端,另外两个所述弹性件(130)分布于所述手柄壳体(100)的近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壳体(100)的远端还设置有器械嘴安装孔(140),位于所述手柄壳体(100)远端的所述弹性件(130)位于所述器械嘴安装孔(140)的延伸方向的近端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柄壳体,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手柄壳体(100)远端的第一安装柱(111)和第二安装柱(121)中的至少一者设置有器械管穿孔(113),所述器械管穿孔(113)的直径大于器械管的直径,所述器械管穿孔(113)的贯通方向与所述手柄壳体(100)的延伸方向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手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0)和所述第二壳体(120)中的一者设置有定位凸起,另一者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凸起相对应的定位凹陷,所述定位凸起与所述定位凹陷插接配合。

8.一种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手柄壳体(100)。

9.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8所述的操作手柄。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手柄壳体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内窥镜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手柄壳体、操作手柄、内窥镜及手柄壳体的装配方法,手柄壳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弹性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盖合,以在二者之间限定出容纳腔,弹性件设于容纳腔内,且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连,弹性件被配置为向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施加弹性拉力,使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抵接;上述方案中,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可以通过胶接的方式粘接在一起,弹性件向两者施加弹性拉力,一方面,能够有效防止出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粘连不牢的情况,另一方面,在高温运输的情况下,也能避免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因胶液流动性增强而出现的变形、松动现象,确保操作手柄正常的使用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李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省华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