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异性结合ICAM1的物质在制备舌癌治疗产品中的用途

文档序号:41228539发布日期:2025-03-14 11:56阅读:16来源:国知局
特异性结合ICAM1的物质在制备舌癌治疗产品中的用途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特别是涉及特异性结合icam1的物质在制备舌癌治疗产品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1、舌鳞状癌(tongu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tscc)是全世界最常见的口腔恶性肿瘤,属于头颈鳞癌的一种。对于舌癌患者,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及放化疗,最常用且有效的化疗药物是5-氟尿嘧啶(5-fu)。然而舌癌患者的预后一般不佳,五年生存率仅为40-50%,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连续使用5-fu后出现化疗后耐药。由于分子机制的不明确,临床治疗中严重缺乏有效的靶向药物。因此亟需选取舌癌组织呈现高度表达的肿瘤标志物,开发一款可以精准靶向舌癌组织的药物,验证该药物可行性并评估其在体内外的疗效。

2、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的概念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被提出,其主要结构是一个人源化的抗体(antibody),通过连接子(linker)和小分子毒性弹头(payload)偶联,连接子通常是可裂解的多肽,毒性弹头多为活性很高但毒性较强的小分子,因其副作用较大不能直接用于肿瘤的化疗。adc的主要作用机制是,药液经静脉注射进入血液循环后,在经过肿瘤组织时被细胞表面高度表达的目的蛋白捕获,通过胞吞作用进入细胞内部,在溶酶体的作用下裂解可裂解连接子或抗体,释放毒性小分子,阻碍微管的形成或破坏dna结构,使细胞的有丝分裂停滞,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一些亲脂性的毒性小分子还会穿过细胞膜进入到临近细胞中,发挥旁观者杀伤效应。四十年来,在众多研究人员的不懈努力下,经批准上市的adc药物正不断更新迭代。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特异性结合icam1的物质在制备舌癌治疗产品中的用途,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特异性结合icam1的物质在制备舌癌治疗或诊断产品中的用途。

3、优选的,所述特异性结合icam1的物质选自抗体偶联药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合物。

4、优选的,所述抗体偶联药物的结构如下所示:ab-(l-d)n,其中ab为抗icam1抗体,l为连接子,d为细胞毒剂,n为1-40的整数。

5、优选的,所述抗icam1抗体的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氨基酸序列分别如seq idno.1和2所示。

6、优选的,所述抗体偶联药物为icam1-mc-vc-pab-mmae或icam1-maleimideggfgpeptide-dxd,所述icam1为抗icam1抗体,所述抗icam1抗体的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氨基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和2所示。

7、优选的,所述舌癌选自舌鳞癌或腺癌。

8、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特异性结合icam1的物质在制备舌癌治疗产品中的用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针对目前分子机制极不明确、临床严重缺乏靶向药物的舌鳞状癌(tscc),以其组织中多呈高度表达的肿瘤标志物icam1为靶点,发现了adc药物可用于治疗icam1高度表达的tscc患者,以填补舌癌领域靶向药物的空缺。实验结果表明,患者来源的舌鳞癌组织多呈现icam1高度表达,与正常组织存在显著差异;数据库中的信息也显示相同的趋势。同时,随着tscc病程的进展,icam1表达协同出现上升趋势,在术后接受过放化疗的患者群体中,上升趋势尤为明显。本发明的研究结果为后续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的展开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icam1-adc显示出极大的临床转化潜力。



技术特征:

1.特异性结合icam1的物质在制备舌癌治疗或诊断产品中的用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异性结合icam1的物质选自抗体偶联药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抗体偶联药物的结构如下所示:ab-(l-d)n,其中ab为抗icam1抗体,l为连接子,d为细胞毒剂,n为1-40的整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抗icam1抗体选自全长抗体或抗体片段;优选的,所述抗体片段选自fab,f(ab’)2,fv或scfv。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抗icam1抗体的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氨基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和2所示;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子包含一种或多种连接子构件,所述连接子构件选自马来酰亚胺基丙酰基、马来酰亚胺基己酰基、对氨基苯甲酰氧基羧基、缬氨酸-瓜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甘氨酸-甘氨酸-甘氨酸、甘氨酸-缬氨酸-瓜氨酸、甘氨酸-甘氨酸-苯丙氨酸-甘氨酸中的任一个或多个;优选的,所述连接子选自马来酰亚胺基己酰基-缬氨酸-瓜氨酸-对氨基苯甲酰氧基羧基或马来酰亚胺-ggfg四肽。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毒剂选自毒素、化疗药物、抗生素、放射性同位素、小分子抑制剂、纳米抗体或多肽;优选的,所述细胞毒剂选自以下中的任一个或多个:美登素、类美登素、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微管蛋白抑制剂、卡奇霉素及其衍生物、阿霉素及其衍生物;优选的,所述细胞毒剂选自dxd、mmae或mmaf。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抗体偶联药物为icam1-mc-vc-pab-mmae或icam1-maleimide ggfg peptide-dxd,所述icam1为抗icam1抗体,所述抗icam1抗体的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氨基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和2所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异性结合icam1的物质为icam1抑制剂;优选的,所述icam1抑制剂选自核酸、小分子化学药、多肽、蛋白、干扰慢病毒或腺相关病毒。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舌癌选自鳞状细胞癌或腺癌。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特别是涉及特异性结合ICAM1的物质在制备舌癌治疗产品中的用途,所述特异性结合ICAM1的物质选自抗体偶联药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合物,所述抗体偶联物例如为ICAM1‑MC‑VC‑PAB‑MMAE或ICAM1‑Maleimide GGFG peptide‑Dxd;所述舌癌选自舌鳞癌或腺癌。本发明发现舌鳞癌组织多呈现ICAM1高度表达,与正常组织存在显著差异,并验证了ICAM1或其编码基因可以作为靶标用于制备舌癌治疗或诊断产品中,为舌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理论基础。

技术研发人员:马乐陶,徐彦之,郑伟慧,郭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科学院基础医学与肿瘤研究所(筹)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5/3/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