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用急救担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267224发布日期:2025-03-17 17:32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疗用急救担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具的,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医疗用急救担架。


背景技术:

1、医疗用急救担架是一种用于运输病人或伤员的重要运输器具。但躺卧在担架上的病人或伤员,通常会由于运输过程中的震动而感到不适,甚至会受到二次伤害。

2、为此,相关的担架有设置减震装置,减少担架的支脚在地面运动过程中,由于路面不平而传递的震动,从而减轻对病人或伤员的二次伤害。但是相关担架的减震效果局限于减少担架在地面运动过程中,地面接触支脚所产生的震动,不能减少担架在运送和使用过程中的其他震动,担架的减震效果有待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疗用急救担架,以解决如何提升担架减震效果的技术问题。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医疗用急救担架,包括:承载组件,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减震装置,设置在所述承载组件的所述第一方向的至少一侧,且所述减震装置与所述承载组件连接;扶手件,连接在所述减震装置的顶端,且突出于所述减震装置设置。

4、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减震装置包括:连接体,连接在所述承载组件的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所述连接体内设有顶端开口的空腔;活动组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空腔内且与所述空腔的壁面连接,所述活动组件的一端经过所述顶端开口与所述扶手件固定连接;其中,所述活动组件可随所述扶手件的震动而运动。

5、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腔包括:第一子腔,所述第一子腔的顶部开设所述顶端开口第二子腔,连通在所述第一子腔的底部,且所述第二子腔顶部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子腔底部的横截面积;其中,所述活动组件包括至少在所述第一子腔内运动的第一减震组件和在至少在第二子腔内运动的第二减震组件。

6、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减震组件包括:连接杆,顶端穿过所述顶端开口与所述扶手件固定连接,底端位于所述第一子腔内;限位板,连接在所述连接杆的底端,且所述限位板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与所述第一子腔的壁面可滑动地抵接;第一弹性件,套设在所述连接杆上,与所述限位板和所述第一子腔的壁面抵接。

7、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减震组件包括:活塞杆,顶端连接于所述限位板,底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子腔的壁面可滑动抵接的抵接部;其中,所述第二子腔内容纳有用于吸震的液体,所述抵接部远离所述活塞杆的一侧可与所述液体接触且所述抵接部阻挡所述液体。

8、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子腔包括:竖向腔,顶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子腔的底部,所述活塞杆设置在所述竖向腔内且所述活塞杆的长度小于所述竖向腔的长度;横向腔,连接在所述竖向腔的底端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液体至少容纳在所述横向腔内。

9、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减震组件还包括:活动隔板,设置于所述横向腔内并与所述横向腔的壁面可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地抵接;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横向腔内,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抵接所述活动隔板,另一端抵接所述横向腔的远离所述竖向腔的一端;其中,所述液体容纳在所述活动隔板和所述活塞杆的抵接部之间。

10、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医疗用急救担架还包括:支撑装置,可转动地与所述承载组件连接,以在脱离地面的第一状态和接触地面的第二状态之间切换;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转动件,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承载组件的底面;支撑组件,连接在所述转动件远离所述承载组件的一侧,所述支撑组件远离所述转动件的一端可支撑于地面。

1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伸缩件,长度方向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转动件,且可沿所述长度方向伸缩;支撑块,连接在所述第一伸缩件远离所述转动件的一侧,且所述第一伸缩件的所述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伸入所述支撑块;担架支脚,固定在所述支撑块远离所述第一伸缩件的一端,用于支撑于地面。

12、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可伸缩的滚轮组件,所述滚轮组件包括:第三弹性件,顶端连接所述转动件,所述第三弹性件在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伸缩件和支撑块的内侧;滑板,连接在所述第三弹性件的底端,所述滑板在第一方向的边缘具有滑槽,以卡接所述支撑块且可沿所述支撑块滑动;移动轮,连接在所述滑板的底面,可沿地面滚动;其中,所述滑板位于所述担架支脚的上方,所述滑板和所述支撑块靠近担架支脚的位置均开设通孔,插杆可插入所述通孔以将滑板固定在移动轮接触地面的状态和所述插杆可脱离所述通孔以使所述滑板滑动至移动轮脱离地面的状态。

13、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扶手件包括:框架件,两端分别插入所述减震装置内,且所述框架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从所述减震装置朝远离承载组件一侧突出;防滑套,套设在所述框架件的远离所述承载组件的部分上;横杆,连接在框架件内且与所述防滑套间隔设置;背带,两端连接在所述横杆上。

14、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承载组件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且间隔设置的两个担架杆和覆盖在所述两个担架杆的表面的担架面;所述担架面的上表面设置头部固定装置,所述头部固定装置包括:弯折固定板,内部形成开放的容纳腔;气囊垫,固定在所述弯折固定板的内表面,所述气囊垫通过通气管与气泵连接,所述气泵与所述减震装置固定连接。

15、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减震装置与承载组件连接,减震装置连接扶手件,若救援人员抬起扶手件,则承载组件也被相应抬起而离开地面。通过将设置在承载组件的延伸方向的至少一侧且扶手件连接在减震装置顶端,则急救担架使用过程中,从承载组件和扶手件传递的震动,都可以通过减震装置进行减震,有利于提升减震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医疗用急救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急救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装置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疗用急救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包括:

4.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疗用急救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组件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疗用急救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震组件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疗用急救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腔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疗用急救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震组件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急救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疗用急救担架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医疗用急救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医疗用急救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可伸缩的滚轮组件,所述滚轮组件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急救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件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急救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组件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且间隔设置的两个担架杆和覆盖在所述两个担架杆的表面的担架面;所述担架面的上表面设置头部固定装置,所述头部固定装置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医疗用急救担架。该担架包括承载组件、扶手件和减震装置。承载组件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减震装置设置在所述承载组件的所述第一方向的至少一侧,且所述减震装置与所述承载组件连接;扶手件连接在所述减震装置的顶端,且突出于所述减震装置设置。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设置在承载组件的延伸方向的至少一侧且扶手件连接在减震装置顶端,则急救担架使用过程中,从承载组件和扶手件传递的震动,都可以通过减震装置进行减震,有利于提升减震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曾籍,徐志强,范宇,李航,易大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移(成都)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5/3/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