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模式肢体康复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85328发布日期:2023-11-10 06:43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模式肢体康复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多模式肢体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1、当前,国内外目前关于肌肉萎缩以及肌肉力量的训练装置已经从最开始的纯机械化,走向机电一体化,人工智能化。因此面向卧床失能老人的肢体运动个性化、规范化的康复训练系统,基于病例大数据的个性化康复行为设计,为不同类型失能老人提供个性化多模式康复策略的康复训练器械成为刚需,通常,需要进行康复训练的患者都存在一个或者多个位置具有运动障碍的情况。

2、如专利公告号为cn113397907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多模式肢体康复训练装置。本发明包括床体、对称安装在床体两侧的四个抽拉式抽屉、安装在床体一端的两抽拉式抽屉内的上肢训练模块以及安装在床体另一端的两抽拉式抽屉内部的下肢训练模块;上肢训练模块包括固定安装在抽屉内部的上肢水平固定模块、通过姿态转换模块连接在上肢水平固定模块上的上肢竖直移动模块以及通过上肢连接件固定安装在竖直移动模块上的上肢把手。本发明的上肢训练模块和下肢训练模块均设置在抽拉式抽屉内,通过将抽拉式抽屉拉出,并改变快拆螺栓的位置实现存放姿态与工作姿态的转变,减小空间的占用。

3、但其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改变快拆螺栓的位置实现存放姿态与工作姿态的转变,当快拆螺栓松动时,快拆螺栓容易掉落,且使得训练模块的位置不稳定,产生晃动,不利于提高肢体康复训练的效果,不利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通过改变快拆螺栓的位置实现存放姿态与工作姿态的转变,当快拆螺栓松动时,快拆螺栓容易掉落,且使得训练模块的位置不稳定,产生晃动,不利于提高肢体康复训练的效果,不利于使用的问题,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模式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床体,床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床架,床架的底部四角处固定安装有万向轮,床架的内部设置有滑轨,滑轨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抽屉,靠近床体前端的抽屉内部设置有上肢训练模块,且其后端的抽屉内部设置有下肢训练模块,抽屉的前侧开设有拉口,抽屉的下肢训练模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的一端与抽屉的内壁固定连接,转轴的中部的固定连接有活动挡板,活动挡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柱,转轴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连接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圆盘,转动圆盘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块,转动块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第一转动杆的一端铰接有第二转动杆,第二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一转动杆的中部铰接有连接杆,连接杆远离第一转动杆的一端铰接有连接块,第一齿轮的外表面传动连接有皮带,皮带远离第一齿轮的内壁传动连接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环,转动环的一侧设置有拉块,拉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插杆,插杆的内侧设置有压缩弹簧,抽屉的一侧外表面开设有插槽,插杆穿过转动环与插杆插接。

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连接轴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的底部与抽屉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安装板的顶端开设有转动槽,转动圆盘位于转动槽的内部,且其与转动槽转动连接,活动挡板位于上肢训练模块与安装板之间。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活动挡板呈l型,靠近活动档板竖直端的固定柱与上肢训练模块的一侧相接触,上肢训练模块的两侧且位于抽屉的顶端内壁设置有支撑结构,支撑结构位于安装板的后侧。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转动块的呈十字型,滑槽的形状与转动块的形状相同,转动块位于转动槽的外部,第一转动杆与第二转动杆位于安装板的前侧。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连接块的一侧与安装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连接块位于转动槽的右侧,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均位于转动槽的底部,第一齿轮与安装板转动连接,固定杆远离转动环的一端与安装板转动连接。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抽屉的一侧且位于插槽的之间开设有通口,固定杆穿过通口延伸至抽屉的内部,转动环位于抽屉的外部,压缩弹簧位于转动环与拉块之间,压缩弹簧的一端与拉块固定连接,且其另一端与转动环固定连接。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支撑结构包括转动柱,转动柱的一端与抽屉的内壁铰接,转动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连接弹簧的一端与抽屉的内壁固定连接,转动柱靠近上肢训练模块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滚筒,转动柱的相对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柱,连接柱与抽屉的内壁固定连接,连接柱的内壁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弹簧,第一缓冲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支撑块的一侧与上肢训练模块的一侧贴合。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滚筒与转动柱位于固定柱的底部,支撑块位于靠近水平端的固定柱的顶部,转动柱的内部开设置有活动槽,活动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弹簧,第二缓冲弹簧的一端与滚筒固定连接。

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0、1、通过转动环、固定杆、第一齿轮、皮带、第二齿轮、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连接杆、连接块、转动圆盘、活动挡板固定柱转轴与上肢训练模块的配合使用,拉动拉块将插杆与插槽分离,再转动转动杆带动固定杆转动,使得第二齿轮与皮带转动,将第一齿轮,在第一转动杆与第二转动杆的作用下,使得滑块在滑槽内移动,将转动圆盘进行转动,使当第一齿轮转动一圈时,转动圆盘转动九十度,从而使得上肢训练装置转动到竖直状态,移动出抽屉的内部,同时带动活动挡板转动,通过固定柱对上肢训练模块的一侧固定,再通过压缩弹簧拉块作用下,使得插杆插进插槽内部,使得转动环固定,从而对上肢训模块的位置进行固定,防止上肢训练模块在训练时移动,不利于使用。

11、2、通过转动柱、连接弹簧、滚筒、第一缓冲弹簧、连接柱、第二缓冲弹簧、支撑块的配合使用,当上肢训练模块移动到竖直状态时,在;连接弹簧的作用下,使得转动柱转动到水平状态,通过滚筒对上肢训练模块的一侧进行支撑固定,另一侧通过支撑快与其贴合,使得上肢训练模块的两侧均得到支撑固定,增加上肢训练模块使用使得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多模式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床体(1),所述床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床架(2),所述床架(2)的底部四角处固定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床架(2)的内部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抽屉(3),所述靠近床体(1)前端的抽屉(3)内部设置有上肢训练模块(4),且其后端的抽屉(3)内部设置有下肢训练模块(5),所述抽屉(3)的前侧开设有拉口,所述抽屉(3)的下肢训练模块(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轴(6),所述转轴(6)的一端与抽屉(3)的内壁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6)的中部的固定连接有活动挡板(7),所述活动挡板(7)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柱(8),所述转轴(6)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9),所述连接轴(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圆盘(10),所述转动圆盘(10)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块(11),所述转动块(11)的一侧开设有滑槽(12),所述滑槽(1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13),所述滑块(13)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14),所述第一转动杆(14)的一端铰接有第二转动杆(15),所述第二转动杆(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6),所述第一转动杆(14)的中部铰接有连接杆(17),所述连接杆(17)远离第一转动杆(14)的一端铰接有连接块,所述第一齿轮(16)的外表面传动连接有皮带(18),所述皮带(18)远离第一齿轮(16)的内壁传动连接有第二齿轮(19),所述第二齿轮(19)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0),所述固定杆(2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环(21),所述转动环(21)的一侧设置有拉块(22),所述拉块(2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插杆(23),所述插杆(23)的内侧设置有压缩弹簧(24),所述抽屉(3)的一侧外表面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杆(23)穿过转动环(21)与插杆(23)插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模式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9)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安装板(25),所述安装板(25)的底部与抽屉(3)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25)的顶端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圆盘(10)位于转动槽的内部,且其与转动槽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挡板(7)位于上肢训练模块(4)与安装板(25)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模式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挡板(7)呈l型,所述靠近活动档板竖直端的固定柱(8)与上肢训练模块(4)的一侧相接触,所述上肢训练模块(4)的两侧且位于抽屉(3)的顶端内壁设置有支撑结构(26),所述支撑结构(26)位于安装板(25)的后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模式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块(11)的呈十字型,所述滑槽(12)的形状与转动块(11)的形状相同,所述转动块(11)位于转动槽的外部,所述第一转动杆(14)与第二转动杆(15)位于安装板(25)的前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模式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的一侧与安装板(2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位于转动槽的右侧,所述第一齿轮(16)与第二齿轮(19)均位于转动槽的底部,所述第一齿轮(16)与安装板(25)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杆(20)远离转动环(21)的一端与安装板(25)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模式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屉(3)的一侧且位于插槽的之间开设有通口,所述固定杆(20)穿过通口延伸至抽屉(3)的内部,所述转动环(21)位于抽屉(3)的外部,所述压缩弹簧(24)位于转动环(21)与拉块(22)之间,所述压缩弹簧(24)的一端与拉块(22)固定连接,且其另一端与转动环(21)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模式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26)包括转动柱(261),所述转动柱(261)的一端与抽屉(3)的内壁铰接,所述转动柱(26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262),所述连接弹簧(262)的一端与抽屉(3)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柱(261)靠近上肢训练模块(4)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滚筒(263),所述转动柱(261)的相对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柱(264),所述连接柱(264)与抽屉(3)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264)的内壁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弹簧,所述第一缓冲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265),所述支撑块(265)的一侧与上肢训练模块(4)的一侧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模式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263)与转动柱(261)位于固定柱(8)的底部,所述支撑块(265)位于靠近水平端的固定柱(8)的顶部,所述转动柱(261)的内部开设置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弹簧,所述第二缓冲弹簧的一端与滚筒(263)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公开了一种多模式肢体康复训练装置,该多模式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包括一种多模式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床体,床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床架,床架的底部四角处固定安装有万向轮,床架的内部设置有滑轨,滑轨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抽屉,靠近床体前端的抽屉内部设置有上肢训练模块,且其后端的抽屉内部设置有下肢训练模块,抽屉的前侧开设有拉口。通过转动环、固定杆、第一齿轮、皮带、第二齿轮、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连接杆、连接块、转动圆盘、活动挡板固定柱转轴与上肢训练模块的配合使用,从而对上肢训模块的位置进行固定,防止上肢训练模块在训练时移动,不利于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张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华创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