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儿足底药物导入装置

文档序号:36599779发布日期:2024-01-06 23:08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儿足底药物导入装置

【】本发明涉及药物导入,具体地说,是一种小儿足底药物导入装置。

背景技术

0、
背景技术:

1、人体十二正经中,足三阴、足三阳6条经脉分布到足部,这六条经脉又与手三阴、手三阳经相表里,循行全身;奇经八脉的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也都起于足部,冲脉有分肢,起于足部,从而加强了足部与全身脏腑、组织、器官的联系,因此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变化都反映在足底部,目前会以敷贴足贴于足底穴位来达到更好的治疗目的;传统足贴是将粉末药包固定于涂覆有粘黏胶的足贴基材上,使用时揭下保护膜,将载有药粉包的一面贴于足底,通过足底自身发热加快药粉的吸收;但该足贴的缺点是其药粉导入效果差,且足底基材的尺寸一定,无法根据年龄的大小调节基材的尺寸,医护人员在使用时及其不便。

2、中国专利申请:cn210250631u公开了一种中药敷贴,包括敷贴主体和敷贴,敷贴主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敷贴,敷贴主体的中间部位嵌入连接有中药敷贴块,中药敷贴块的表面顶角处固定连接有牵引条,牵引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干涉部,敷贴主体的底部表面嵌入连接有pe膜,pe膜的顶部紧密贴合有透气无纺布,pe膜的底部紧密贴合有药物层,药物层的底部紧密贴合有过滤网,过滤网可以使敷贴主体中的药物紧紧的粘住,不会脱落,因为敷贴主体是中药成分,中药就有较小的颗粒或者是粘液、糊状、溶液都是存在的,过滤网呈网状,牢牢的固定柱敷贴主体上的药物,是药物不会脱落,直接接触在皮肤上,是药效达到最好,有效的提高了敷贴主体的实用性。

3、综上所述,亟需一种不仅能根据不同年龄段患者自行调节敷贴大小,使更服帖于使用者的足底上,且能实现药液之间的流通,还能在敷贴内设置电极片刺激中药粒子快速进入皮肤内的小儿足底药物导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要素: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能根据不同年龄段患者自行调节敷贴大小,使更服帖于使用者的足底上,且能实现药液之间的流通,还能在敷贴内设置电极片刺激中药粒子快速进入皮肤内的小儿足底药物导入装置。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小儿足底药物导入装置,所述导入装置由若干个导入单元拼接形成的可粘于足底覆盖涌泉穴整体结构;所述导入单元包括中心单元、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所述第一单元围绕中心单元分布一圈;所述第二单元设于第一单元远端;所述第三单元设于相邻两个第二单元之间,且所述中心单元、第一单元、第二单元以及第三单元的内部均设置有药物层;所述药物层底部设置有渗透网。

4、作为一个优选例,所述中心单元、第一单元、第二单元以及第三单元均为正六边形结构,所述中心单元的六个侧壁上均设有导通孔,所述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两个对称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导通孔和导通管,导通孔和导通管的近端均与药物层连通,通过导通管与导通孔插接方式实现中心单元与第一单元/第一单元与第二单元/第二单元与外圈的第二单元之间的连接。

5、更优选地,所述第二单元上位于导通管两侧的侧壁上均设置有与药物层连通的连接孔,所述第三单元的两个对称的侧壁上均设置有连接孔,每个连接孔外侧均设置有密封块,密封块的上下两端设置有相互对称的l型滑块,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的侧壁上均设置有与l型滑块相配合的l型滑槽,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的侧壁上远离l型滑槽的一端设置有容纳槽。

6、更优选地,所述密封块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卡块和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卡块底部与安装槽内底部固定连接,保持卡块有2/3体积是位于安装槽外部,所述容纳槽顶壁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一侧设置有连通的移动槽,移动槽的顶壁为斜面,当密封块和容纳槽相互靠拢时,卡块沿着移动槽移动至卡槽内。

7、更优选地,所述导通孔内设置有封堵球体和球形腔,所述球形腔位于封堵球体的后方且体积大于封堵球体的体积,导通管的远端设置有锥面,当导通管向导通孔内移动时,锥面挤压封堵球体移动至球形腔内,从而实现导通孔与导通管的导通。

8、更优选地,所述导通孔的上下内壁上设置有对称的让位槽,让位槽内设置有弹性限位弧片,两个弹性限位弧片的弯曲面朝向封堵球体且分别卡在封堵球体的上下两端。

9、更优选地,所述导通孔内还设置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位于导通孔的出口处。

10、更优选地,所述药物层的中心设置有贯穿左右两侧的水平孔,水平孔将两个对称分布的导通管/导通孔和导通管连通,且位于水平孔上下的药物分层通过固定柱连接。

11、作为另一优选例,所述药物层的上侧设置有电极片,并在电极片的上侧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包裹电极片顶部及侧壁,所述中心单元、第一单元、第二单元以及第三单元之间的电极片通过导线以及导电片依次串联连接形成螺旋状结构。

12、作为另一优选例,所述中心单元、第一单元、第二单元以及第三单元的底部沿着渗透网设置有一圈胶粘层。

13、本发明优点在于:

14、1、本发明由各单元依次拼接形成能够覆盖涌泉穴的圆形结构,根据不同年龄段的不同大小的足底增加或减少相应单元块,以实现圆形结构面积的调整,更服帖于使用者的足底上,使用更加方便舒适。

15、2、本发明的连接结构和通药结构为以下原理:通过在导通孔内设计封堵球体以及弹性限位弧片,利用弹性限位弧片将封堵球体限位在导通孔内对导通孔进行封堵,使其药物层的药物避免从其导通孔内流出,当相邻单元之间实现导通对接时,相邻单元上的导通管向导通孔内移动,挤压封堵球体向后方移动滑落至球形腔,导通孔导通,实现相邻单元之间的连通,同时导通管通过橡胶圈增加了与导通孔内壁的摩擦力,从而利用阻力实现相邻单元的稳定连接;其次,在两个第二单元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三单元,通过在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两个接触侧壁上设置有导通两个单元的连接孔,当接触的时,连接孔被密封块密封,而当相邻两个单元侧壁接触时,则密封块被移动至容纳槽内,相邻两个连接孔连通,同时密封块通过卡块卡在卡槽内固定在容纳槽中,则相邻两个单元在实现导通的同时实现连接。且本申请在药物层内设置贯穿其两端的水平孔,便于药物快速流至下个单元,而上下药物层通过连接柱连接,连接柱和上下药物层可采用相同材料。

16、3、本发明在每个单元内设置电极片,相邻单元的电极片通过导线及导电片串联从而从内向外形成螺旋状结构,接通电源即可对所有的电极片导电,利用电极片刺激中药粒子快速进入皮肤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小儿足底药物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入装置由若干个导入单元拼接形成的可粘于足底覆盖涌泉穴整体结构;所述导入单元包括中心单元、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所述第一单元围绕中心单元分布一圈;所述第二单元设于第一单元远端;所述第三单元设于相邻两个第二单元之间,且所述中心单元、第一单元、第二单元以及第三单元的内部均设置有药物层;所述药物层底部设置有渗透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儿足底药物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单元、第一单元、第二单元以及第三单元均为正六边形结构,所述中心单元的六个侧壁上均设有导通孔,所述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两个对称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导通孔和导通管,导通孔和导通管的近端均与药物层连通,通过导通管与导通孔插接方式实现中心单元与第一单元/第一单元与第二单元/第二单元与外圈的第二单元之间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儿足底药物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单元上位于导通管两侧的侧壁上均设置有与药物层连通的连接孔,所述第三单元的两个对称的侧壁上均设置有连接孔,每个连接孔外侧均设置有密封块,密封块的上下两端设置有相互对称的l型滑块,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的侧壁上均设置有与l型滑块相配合的l型滑槽,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的侧壁上远离l型滑槽的一端设置有容纳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儿足底药物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块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卡块和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卡块底部与安装槽内底部固定连接,保持卡块有2/3体积是位于安装槽外部,所述容纳槽顶壁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一侧设置有连通的移动槽,移动槽的顶壁为斜面,当密封块和容纳槽相互靠拢时,卡块沿着移动槽移动至卡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儿足底药物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孔内设置有封堵球体和球形腔,所述球形腔位于封堵球体的后方且体积大于封堵球体的体积,导通管的远端设置有锥面,当导通管向导通孔内移动时,锥面挤压封堵球体移动至球形腔内,从而实现导通孔与导通管的导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小儿足底药物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孔的上下内壁上设置有对称的让位槽,让位槽内设置有弹性限位弧片,两个弹性限位弧片的弯曲面朝向封堵球体且分别卡在封堵球体的上下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小儿足底药物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孔内还设置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位于导通孔的出口处。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儿足底药物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层的中心设置有贯穿左右两侧的水平孔,水平孔将两个对称分布的导通管/导通孔和导通管连通,且位于水平孔上下的药物分层通过固定柱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儿足底药物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层的上侧设置有电极片,并在电极片的上侧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包裹电极片顶部及侧壁,所述中心单元、第一单元、第二单元以及第三单元之间的电极片通过导线以及导电片依次串联连接形成螺旋状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儿足底药物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单元、第一单元、第二单元以及第三单元的底部沿着渗透网设置有一圈胶粘层。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儿足底药物导入装置,所述导入装置由若干个导入单元拼接形成的可粘于足底覆盖涌泉穴整体结构;所述导入单元包括中心单元、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所述第一单元围绕中心单元分布一圈;所述第二单元设于第一单元远端;所述第三单元设于相邻两个第二单元之间,且所述中心单元、第一单元、第二单元以及第三单元的内部均设置有药物层;所述药物层底部设置有渗透网;其优点表现在:能根据不同年龄段患者自行调节敷贴大小,使更服帖于使用者的足底上,且设有相关通孔使得药液之间能流通也不会流出弄脏衣物,还能在敷贴内设置电极片刺激中药粒子快速进入皮肤内,增大敷贴的疗效。

技术研发人员:沈健,周嘉,袁颖,何秀玲,许文雯,刁俊,吕佳佳,乐瓅琳,闫俊乐,刘晓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