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化杯、湿化控制方法及制氧机与流程

文档序号:36101723发布日期:2023-11-21 16:14阅读:57来源:国知局
湿化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制氧设备,特别地涉及一种湿化杯、湿化控制方法及制氧机。


背景技术:

1、目前一些气体制造设备需要使用湿化部件来增加气体的湿度,例如制氧机需要采用湿化杯来增加氧气湿度,提高用户吸入氧气的舒适度。目前气体湿化的方式基本都是使气体通入相应的液体后再排出,而气体通入液体时会产生气泡而产生噪音,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气体湿化手段存在的噪音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湿化杯、湿化控制方法及制氧机。

2、第一方面,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湿化杯,包括内杯体,其内部设置有内杯腔,所述内杯腔中设置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与所述内杯腔底部相靠近的一端具有出气口;以及

3、至少一个外杯体,其套设在所述内杯体外,以形成环绕所述内杯腔的至少一个外杯腔;

4、其中,所述内杯腔与所述外杯腔用于盛装液体介质,且所述内杯腔中的液体介质的液面的高度高于所述出气口。

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外杯腔的底壁上开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延伸至由所述内杯体的下方穿过所述内杯体而进入所述内杯腔中,以使所述内杯腔与所述外杯腔液体连通。

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通气管的所述出气口的高度高于所述导流槽的高度。

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最靠近所述内杯体的所述外杯腔的底壁上在与所述内杯体相靠近的位置还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导流槽相交,所述内杯体的底部延伸出有插入所述限位槽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上开设有与导流槽对应的通孔。

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流槽的槽底开设有装配孔,用于检测所述液体介质温度的感温包由所述装配孔伸入至所述导流槽内。

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内杯腔底部设置有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用于加热所述内杯腔中的液体介质。

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内杯体顶部可拆卸地设置有用于封闭所述内杯腔的内杯盖,所述内杯盖上设置有进气接头与排气口,所述通气管的进气口与所述进气接头连接,所述排气口用于排出由所述通气管的出气口注入所述内杯腔的气体。

1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外杯体顶部可拆卸地设置有用于封闭所述外杯腔的外杯盖。

1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内杯体底部外表面安装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能够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外杯腔的底壁可拆卸连接。

13、第二方面,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湿化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4、向湿化杯的内杯腔与外杯腔中注入液体介质,使所述内杯腔中的液体介质的液面的高度高于设置在所述内杯腔中的通气管的出气口;

15、使所述通气管的进气口通过管路连接气源;

16、启动所述气源,使所述气源通过所述通气管向所述内杯腔中的液体介质中通入气体,气体在液体介质中上浮后排出。

1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启动所述气源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18、检测所述内杯腔中的液体介质的温度;

19、在所述液体介质的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启动设置在所述内杯腔底部的加热组件,将所述液体介质的温度加热至所述预设温度。

20、第三方面,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制氧机,包括设备主体以及上述的湿化杯,所述湿化杯可拆卸地嵌设在所述设备主体的顶部,所述设备主体的出氧口与所述湿化杯连接。

21、上述技术特征可以各种适合的方式组合或由等效的技术特征来替代,只要能够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2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湿化杯、湿化控制方法及制氧机,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备有以下有益效果:

23、本发明的一种湿化杯、湿化控制方法及制氧机,将湿化杯设计为由彼此嵌套的多个杯体形成的多层结构,进而形成多重腔体结构,噪音向外传播时会依次穿过多重腔体并通过腔体中的液体介质进行传播,进而多液体介质可以使得噪音的强度大大衰减,实现降噪、提高使用体验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湿化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化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杯腔的底壁上开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延伸至由所述内杯体的下方穿过所述内杯体而进入所述内杯腔中,以使所述内杯腔与所述外杯腔液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化杯、湿化控制方法及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的所述出气口的高度高于所述导流槽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化杯,其特征在于,最靠近所述内杯体的所述外杯腔的底壁上在与所述内杯体相靠近的位置还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导流槽相交,所述内杯体的底部延伸出有插入所述限位槽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上开设有与导流槽对应的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化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的槽底开设有装配孔,用于检测所述液体介质温度的感温包由所述装配孔伸入至所述导流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湿化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杯腔底部设置有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用于加热所述内杯腔中的液体介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化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杯体顶部可拆卸地设置有用于封闭所述内杯腔的内杯盖,所述内杯盖上设置有进气接头与排气口,所述通气管的进气口与所述进气接头连接,所述排气口用于排出由所述通气管的出气口注入所述内杯腔的气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湿化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杯体顶部可拆卸地设置有用于封闭所述外杯腔的外杯盖。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化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杯体底部外表面安装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能够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外杯腔的底壁可拆卸连接。

10.一种湿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湿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启动所述气源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12.一种制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主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湿化杯,所述湿化杯可拆卸地嵌设在所述设备主体的顶部,所述设备主体的出氧口与所述湿化杯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湿化杯、湿化控制方法及制氧机,该湿化杯包括内杯体,其内部设置有内杯腔,内杯腔中设置有通气管,通气管与内杯腔底部相靠近的一端具有出气口;以及至少一个外杯体,其套设在内杯体外,以形成环绕内杯腔的至少一个外杯腔;其中,内杯腔与外杯腔用于盛装液体介质,且内杯腔中的液体介质的液面的高度高于出气口。基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将湿化杯设计为由彼此嵌套的多个杯体形成的多层结构,进而形成多重腔体结构,噪音向外传播时会依次穿过多重腔体并通过腔体中的液体介质进行传播,进而多液体介质可以使得噪音的强度大大衰减,实现降噪、提高使用体验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廖泓斌,邹凯亮,陶文杰,李勇,唐爱红,杨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