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体内腔道塑形的冲击波发生装置的阻抗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11001发布日期:2024-01-16 12:06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体内腔道塑形的冲击波发生装置的阻抗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体内腔道塑形的冲击波发生装置的阻抗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也称为冠心病。一般可采用药物、介入和外科手术治疗。1977年,gruentzig成功采用球囊导管为一位冠状动脉前降支近端狭窄的患者实施了世界上第一例球囊血管成形术,开创了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新纪元。随着球囊和支架技术的迅速发展,球囊的体积越来越小,膨胀力越来越强,同时,随着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不同功能的球囊设计也随之诞生,诸如棘突球囊、巧克力球囊等。但是这些球囊技术在临床应用上仍存在很多缺陷,无法有效的处理中度钙化组织和重度钙化组织。

2、冲击波导管对不同的适应症有不同的要求。譬如对于外周冲击波导管,需要导管能发射10个周期,每个周期30次的冲击波能量,总共300次。这就意味着导管的电极结构及组装成品,必须能承担300次的冲击波打击。冲击波在产生时,不仅会对球囊外表的钙化组织产生冲击,也会对电极导管上的零件,如电极、漆包线、接头、pi管、固定胶等产生很大的冲击,而这些零部件的可靠性及功能都对治疗过程非常重要。当冲击波导管介入到人体血管治疗病变时,医者或者临床工程师时无法观察到球囊导管内电弧的发生情况,也听不到电弧发生时的炸裂声,即在冲击波导管接入到人体血管治疗病变时,无法监测导管的功能是否正常,影响治疗过程的安全性及治疗效果。

3、传统的冲击波导管技术是单纯的能量发射系统,不能对冲击波导管的功能进行监测。在导管生产过程中、介入过程中以及治疗过程中,术者认为导管可以保证在治疗期的功能,而不需要考虑失去功能的情况。但实际在介入过程中,导管的球囊充盈后存在破裂的风险和可能,此时,血液会与生理盐水、显影液混合;也存在球囊导管在放电过程中冲击波能量将电极、导线、绝缘导管、胶水破坏而使之丧失功能;在放电过程中,电极被高电压氧化,产生可溶性的fe2+和fe3+,而使球囊内生理盐水混合物的导电性改变;在生产过程中如何监测导管的技术指标等问题都是没有解决的临床和生产空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体内腔道塑形的冲击波发生装置的阻抗监测系统,可实时监测冲击波发生装置的阻抗值,提高体内腔道塑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3、一种用于体内腔道塑形的冲击波发生装置的阻抗监测系统,所述冲击波发生装置包括导管、球囊及多个电极对,所述用于体内腔道塑形的冲击波发生装置的阻抗监测系统包括:

4、数据采集处理模块,与各电极对连接,用于在所述冲击波发生装置每次放电结束后,向各电极对发送脉冲宽度调制波;

5、阻抗检测模块,与各电极对连接,用于在所述冲击波发生装置每次放电结束后,检测各电极对之间的阻抗值。

6、可选地,所述数据采集处理模块还与所述阻抗检测模块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各电极对之间的阻抗值及预先设定的阻抗安全范围,判断所述冲击波发生装置是否异常;

7、所述用于体内腔道塑形的冲击波发生装置的阻抗监测系统还包括:

8、控制模块,与所述数据采集处理模块连接,用于在所述冲击波发生装置异常时产生报警信号,并关闭所述冲击波发生装置的电源;

9、报警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报警信号进行报警。

10、可选地,所述用于体内腔道塑形的冲击波发生装置的阻抗监测系统还包括:

11、显示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显示各电极对之间的阻抗值。

12、可选地,预先设定的阻抗安全范围包括各电极对之间的安全阻抗值;若任一电极对之间的阻抗值超出对应电极对之间的安全阻抗值,则判定所述冲击波发生装置异常,否则,判定所述冲击波发生装置正常。

13、可选地,预先设定的阻抗安全范围包括电极对在血液中的阻抗范围及电极对在盐水中的阻抗范围;若任一电极对之间的阻抗值位于电极对在血液或盐水中的阻抗范围,则判定所述冲击波发生装置异常,否则,判定所述冲击波发生装置正常。

14、可选地,预先设定的阻抗安全范围包括各电极对的阻抗变化阈值;

15、所述数据采集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各电极对的阻抗值确定对应各电极对的阻抗变化量;若任一电极对之间的阻抗变化量大于对应电极对的阻抗变化阈值,则判定所述冲击波发生装置异常,否则,判定所述冲击波发生装置正常。

16、可选地,所述数据采集处理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数据采集处理芯片、光耦电路、积分电路及第一隔离继电器;所述第一隔离继电器还与各电极对连接。

17、可选地,所述阻抗检测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隔离继电器、滤波电路及差分隔离放大器;

18、所述第二隔离继电器还与各电极对连接,在任一电极对处有电压输出时,所述第二隔离继电器断开,在各电极对处均无电压输出时,所述隔离继电器闭合;

19、所述差分隔离放大器还与所述数据采集处理模块连接。

20、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发明在治疗过程中,冲击波发生装置每一次发射冲击波后,通过数据采集处理模块向各电极对发送脉冲宽度调制波,之后通过阻抗监测模块检测各电极对之间的阻抗值,确保冲击波发生装置在放电时球囊结构的完整性,提高了体内腔道塑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体内腔道塑形的冲击波发生装置的阻抗监测系统,所述冲击波发生装置包括导管、球囊及多个电极对,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体内腔道塑形的冲击波发生装置的阻抗监测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体内腔道塑形的冲击波发生装置的阻抗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处理模块还与所述阻抗检测模块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各电极对之间的阻抗值及预先设定的阻抗安全范围,判断所述冲击波发生装置是否异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体内腔道塑形的冲击波发生装置的阻抗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体内腔道塑形的冲击波发生装置的阻抗监测系统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体内腔道塑形的冲击波发生装置的阻抗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预先设定的阻抗安全范围包括各电极对之间的安全阻抗值;若任一电极对之间的阻抗值超出对应电极对之间的安全阻抗值,则判定所述冲击波发生装置异常,否则,判定所述冲击波发生装置正常。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体内腔道塑形的冲击波发生装置的阻抗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预先设定的阻抗安全范围包括电极对在血液中的阻抗范围及电极对在盐水中的阻抗范围;若任一电极对之间的阻抗值位于电极对在血液或盐水中的阻抗范围,则判定所述冲击波发生装置异常,否则,判定所述冲击波发生装置正常。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体内腔道塑形的冲击波发生装置的阻抗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预先设定的阻抗安全范围包括各电极对的阻抗变化阈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体内腔道塑形的冲击波发生装置的阻抗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处理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数据采集处理芯片、光耦电路、积分电路及第一隔离继电器;所述第一隔离继电器还与各电极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体内腔道塑形的冲击波发生装置的阻抗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抗检测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隔离继电器、滤波电路及差分隔离放大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体内腔道塑形的冲击波发生装置的阻抗监测系统,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冲击波发生装置包括导管、球囊及多个电极对,用于体内腔道塑形的冲击波发生装置的阻抗监测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处理模块,与各电极对连接,用于在冲击波发生装置每次放电结束后,向各电极对发送脉冲宽度调制波;阻抗检测模块,与各电极对连接,用于在冲击波发生装置每次放电结束后,检测各电极对之间的阻抗值。本发明能够实时监测冲击波发生装置的阻抗值,提高了体内腔道塑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培尚,岳秋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迈得诺医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