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术后防躁护理床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632885发布日期:2024-01-06 23:21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童术后防躁护理床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医学护理,具体是一种儿童术后防躁护理床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1、患儿护理比较特殊。作为医院的一个特殊科室,儿科主要是面向于未成年的儿童群体,并且其中很大一部分比例患儿的年龄比较小,医院病房环境的特殊性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儿童患者产生排斥,从而,在护理工作中,儿童患者容易出现躁动、挣扎、不配合等情况,这便大大增加了儿童术后护理工作的难度。

2、为了保证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通常,医护人员会借助专门的束缚床来将儿童固定于床上,随后再开展护理工作,然而,现有的固定措施,通常是使用绑带来对儿童患者进行固定的,这种方式,固定的力度难以把控,进而对儿童患者造成较强的不适感,使得儿童患者的抵触情绪增强,甚至会因儿童的挣扎而使绑带对儿童皮肤造成擦伤,最终导致护理工作同样难以顺利开展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儿童术后防躁护理床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儿童术后防躁护理床,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竖板、第二竖板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一竖板与所述第二竖板之间的横板,还包括:

4、横移板,滑动设于所述横板上,且与安装于所述第二竖板上的位置调整机构连接,所述位置调整机构能够驱使所述横移板沿所述横板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横移板上设有用于对儿童的腿部进行固定的充气式固定机构;

5、充气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竖板与所述第二竖板之间,并与所述充气式固定机构连接,所述充气机构还于分别设于所述横板两侧的两组阻挡限位机构配合,两组所述阻挡限位机构能够沿所述横板的宽度方向活动,以对儿童的双臂进行限位;

6、偏转机构,设于所述第一竖板上,且能够朝向所述第二竖板的一侧偏转,并形成用于供儿童背部倚靠的躺靠面,且所述横板的一侧还活动设有桌板,所述桌板与安装于所述第一竖板上的从动机构连接,所述从动机构在所述躺靠面形成时触发,以驱使所述桌板移动至所述横板的上方。

7、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充气式固定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横移板上部的两个安装座以及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安装座上的两个圆环,且所述圆环内设有气囊;

8、所述位置调整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二竖板上的第一丝杆以及套设于所述第一丝杆上且与所述第一丝杆螺纹连接的第一螺纹套筒,所述第一螺纹套筒与所述横移板的底部固定。

9、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充气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竖板上的第二丝杆、套设于所述第二丝杆朝向所述第二竖板一端的第二螺纹套筒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二竖板上的圆筒,所述第一竖板上还安装有第一驱动马达,所述第二丝杆远离所述第二竖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马达的输出端连接;

10、其中,所述圆筒内密封滑动设有一个圆盘,所述圆盘与所述第二螺纹套筒远离所述第一竖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圆筒上还设有气嘴,所述气嘴通过双通管以及软管分别与两个所述圆环内的所述气囊连接。

11、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阻挡限位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横板侧部的固定座、滑动设于所述固定座上的多根限位柱以及与多根所述限位柱固定的从动架,且每根所述限位柱的外周均套设有一根柱形弹簧,所述柱形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固定座与所述从动架,所述从动架与所述第二螺纹套筒之间设有滚动配合结构。

12、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滚动配合结构包括固定于所述从动架上的突起板,所述突起板背离所述第二螺纹套筒的一侧设有相连的倾斜面和平直面,所述第二螺纹套筒上固定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两端各设有一个滑轮。

13、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竖板上设有通口,所述偏转机构包括设于所述通口内且与所述横板连接的滑动套合结构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一竖板背离所述横板一侧的螺纹驱动组件,所述螺纹驱动组件与所述从动机构配合。

14、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动套合结构包括设于所述通口内且与所述第一竖板转动连接的转动板以及与所述转动板滑动套合的伸缩板,所述伸缩板朝向所述横板的一端转动安装有两个滑块,两个所述滑块分别滑动嵌合在所述横板上的两个滑轨内,所述转动板的转动轴还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螺纹驱动组件连接。

15、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纹驱动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竖板上的第三丝杆、设于所述第三丝杆上且与所述第三丝杆螺纹连接的升降板以及固定于所述升降板侧部的齿条板,所述齿条板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第一竖板上还固定有立柱,所述立柱贯穿所述升降板并与所述升降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竖板上还安装有第二驱动马达,所述第二驱动马达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丝杆连接。

16、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从动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竖板上的导向件、与所述导向件滑动连接且一端与所述桌板固定的连接杆以及固定于所述连接杆另一端的从动杆;

17、所述从动杆上设有通槽,且所述通槽内滑动设有柱体,所述柱体通过横臂与所述升降板固定,所述通槽包括相连的倾斜段和竖直段。

18、一种所述的儿童术后防躁护理床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9、步骤一,控制所述位置调整机构工作,驱使所述横移板沿所述横板的长度方向滑动,直至儿童的腿部能够置于所述充气式固定机构内;

20、步骤二,所述充气机构工作,向所述充气式固定机构内泵气,使所述充气式固定机构将儿童双腿固定住;

21、步骤三,所述阻挡限位机构与所述充气机构配合而触发,对儿童的双臂进行限位式阻挡;

22、步骤四,护理工作完毕,解除儿童双腿与双臂的固定状态;

23、步骤五,控制所述偏转机构工作,在所述第一竖板朝向所述第二竖板的一侧形成用于供儿童背部倚靠的躺靠面,且所述从动机构与所述偏转机构配合而触发,驱使所述桌板移动至所述横板的上方,供儿童进行一系列活动。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设计新颖,在进行护理工作时,为了避免儿童产生躁动而导致护理工作难以顺利进行,使儿童躺于所述横板上,随后,根据儿童腿部的位置,控制所述位置调整机构驱动所述横移板沿所述横板滑动,直至所述充气式固定机构与儿童腿部相对应,随后,启动所述充气机构,所述充气机构将会向所述充气式固定机构中泵气,直至所述充气式固定机构将儿童的腿部固定住,此过程中,所述充气机构与所述阻挡限位机构进行配合,所述阻挡限位机构沿所述横板的宽度方向发生运动,对儿童的双臂进行限位,通过各个机构及部件之间的相互配合,在护理时,可对儿童的双腿以及双臂进行固定限位,从而在医护人员进行护理工作时,避免儿童发生躁动而导致护理工作难以顺利开展的问题,为医护人员的工作带来便利,儿童的腿部采用充气的方式进行固定,双臂采用阻挡的方式进行限位,相较于使用绑带的固定方式,可有效降低儿童的抵触情绪以及不适感。



技术特征:

1.一种儿童术后防躁护理床,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竖板(1)、第二竖板(2)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一竖板(1)与所述第二竖板(2)之间的横板(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童术后防躁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式固定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横移板(4)上部的两个安装座(5)以及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安装座(5)上的两个圆环(6),且所述圆环(6)内设有气囊(6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儿童术后防躁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竖板(1)上的第二丝杆(10)、套设于所述第二丝杆(10)朝向所述第二竖板(2)一端的第二螺纹套筒(13)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二竖板(2)上的圆筒(15),所述第一竖板(1)上还安装有第一驱动马达(11),所述第二丝杆(10)远离所述第二竖板(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马达(11)的输出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儿童术后防躁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限位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横板(3)侧部的固定座(20)、滑动设于所述固定座(20)上的多根限位柱(21)以及与多根所述限位柱(21)固定的从动架(23),且每根所述限位柱(21)的外周均套设有一根柱形弹簧(22),所述柱形弹簧(22)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固定座(20)与所述从动架(23),所述从动架(23)与所述第二螺纹套筒(13)之间设有滚动配合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儿童术后防躁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配合结构包括固定于所述从动架(23)上的突起板(24),所述突起板(24)背离所述第二螺纹套筒(13)的一侧设有相连的倾斜面(2401)和平直面(2402),所述第二螺纹套筒(13)上固定有横杆(19),所述横杆(19)的两端各设有一个滑轮(19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童术后防躁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板(1)上设有通口,所述偏转机构包括设于所述通口内且与所述横板(3)连接的滑动套合结构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一竖板(1)背离所述横板(3)一侧的螺纹驱动组件,所述螺纹驱动组件与所述从动机构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儿童术后防躁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套合结构包括设于所述通口内且与所述第一竖板(1)转动连接的转动板(26)以及与所述转动板(26)滑动套合的伸缩板(27),所述伸缩板(27)朝向所述横板(3)的一端转动安装有两个滑块(28),两个所述滑块(28)分别滑动嵌合在所述横板(3)上的两个滑轨(301)内,所述转动板(26)的转动轴还固定连接有齿轮(34),所述齿轮(34)与所述螺纹驱动组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儿童术后防躁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驱动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竖板(1)上的第三丝杆(29)、设于所述第三丝杆(29)上且与所述第三丝杆(29)螺纹连接的升降板(31)以及固定于所述升降板(31)侧部的齿条板(33),所述齿条板(33)与所述齿轮(34)啮合,所述第一竖板(1)上还固定有立柱(30),所述立柱(30)贯穿所述升降板(31)并与所述升降板(31)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竖板(1)上还安装有第二驱动马达(12),所述第二驱动马达(12)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丝杆(29)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儿童术后防躁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竖板(1)上的导向件(36)、与所述导向件(36)滑动连接且一端与所述桌板(25)固定的连接杆(35)以及固定于所述连接杆(35)另一端的从动杆(37);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术后防躁护理床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医学护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儿童术后防躁护理床及其使用方法,所述儿童术后防躁护理床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竖板、第二竖板以及固定于第一竖板与第二竖板之间的横板,还包括:横移板,滑动设于横板上,且与安装于第二竖板上的位置调整机构连接,所述位置调整机构能够驱使横移板沿横板的长度方向滑动,横移板上设有用于对儿童的腿部进行固定的充气式固定机构;充气机构,安装于第一竖板与第二竖板之间,并与充气式固定机构连接,所述充气机构还于分别设于横板两侧的两组阻挡限位机构配合,儿童的腿部采用充气的方式进行固定,双臂采用阻挡的方式进行限位,相较于使用绑带的固定方式,可有效降低儿童的抵触情绪以及不适感。

技术研发人员:孙雪梅,周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泰州市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