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护理用重症患者辅助移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06216发布日期:2024-01-16 11:41阅读:41来源:国知局
门诊护理用重症患者辅助移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门诊重症患者移动,具体为用于门诊护理用重症患者辅助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1、门诊是患者就医最集中的地方,人流量大,对象复杂,病种多,管理困难。门诊又是医疗机构的窗口,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保证医疗质量的第一个环节,门诊护理是指集分诊、挂号、医疗护理知.识讲解、宣传、调解、治疗和护理操作于一身的综合性工作,它在门诊医疗运行中起主导作用。普通门诊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窗口,是患者就医最集中的地方。门诊人流量大,患者比较集中,门诊是各种疾病患者汇集的场所,病人的病情各不同,这就要求护理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医疗保健服务。然而一些重症患者不能自理或者行动不便,仅靠医护人员或者家属难以实现移动,进而导致护理难度提高,较为浪费时间,而且容易再次伤害患者,因此重症患者需要使用工具。

2、目前门诊护理用重症患者常使用轮椅作为移动工具,轮椅虽然方便了重症患者在门诊中的移动,但对于不同体型的重症患者而言,轮椅高度、扶手间距固定,对重症患者的防护性差,尤其是不能自理的重症患者,在轮椅与其他设备之间更换难度大,安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诊护理用重症患者辅助移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门诊护理用重症患者辅助移动装置,包括行走底座,所述行走底座的顶部设有安装机构,所述行走底座一侧的顶部固定设有移动架,所述移动架上设有提升机构,所述移动架靠近行走底座的一侧设有提升导轨凹槽,所述提升导轨凹槽的内部设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的顶部与提升机构连接,所述连接机构的远离移动架的一侧使用防护架,所述防护架设有两个,所述安装机构的顶部设有一号液压缸,所述一号液压缸的输出端通过一号液压杆与坐板连接,所述坐板设于防护架的下方,所述行走底座底部的四角均设有行走轮,所述行走轮上设有脚刹,所述移动架远离防护架的一侧设有把手。

3、优选的,所述提升机构包括提升链条、提升箱、提升齿轮盘、连接轴、提升液压缸和固定块,连接机构的顶部与提升链条的一端连接,提升导轨凹槽一侧的移动架上设有提升液压缸,提升液压缸的输出端通过提升液压杆与提升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提升箱的内部设有容置空间,提升箱的内部设有提升齿轮盘,提升齿轮盘相对的两侧均设有连接轴,连接轴与提升箱转动连接,提升箱底部相对的两侧均设有通孔,提升链条与提升齿轮盘啮合,提升链条由通孔贯穿提升箱设置,提升链条远离连接机构的一端经过提升箱、提升齿轮盘与固定块连接,固定块安装设于提升液压缸一侧的移动架上。

4、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提升座、固定座、导轨槽、双向螺杆、螺纹座和二号电机,提升座滑动设于移动架的提升导轨凹槽内部,提升座的顶部设有固定座,固定座与提升链条的一端固定连接,提升座靠近防护架的一侧设有导轨槽,导轨槽的内部设有双向螺杆,双向螺杆上螺纹方向相反设置,两个防护架的一端均设有螺纹座,螺纹座设有两个,两个螺纹座螺纹对称设于双向螺杆上,双向螺杆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导轨槽一端提升座上的二号电机输出端连接。

5、优选的,两个所述防护架之间形成防护间距,所述防护间距通过双向螺杆调节的最大范围大于坐板的面积。

6、优选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涡轮、蜗杆和一号电机,行走底座的顶部通过容置槽设有涡轮和蜗杆,涡轮和蜗杆之间啮合设置,涡轮的顶部与一号液压缸的底部固定安装,蜗杆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一号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一号电机设于行走底座上。

7、优选的,所述防护架远离螺纹座的一端呈斜面结构设置,斜面上端的防护架呈圆弧面结构设置,斜面远离螺纹座的一端倾斜朝下设置。

8、优选的,所述提升箱靠近防护架的一侧设有靠垫,所述靠垫远离提升箱的一侧伸出移动架设置。

9、优选的,所述防护架和坐板均由承重基板、防护垫、抗菌层和表皮层复合组成,承重基板的顶部和四周包裹设有防护垫,防护垫的外表面和承重基板的底部包裹设有抗菌层,抗菌层的外表面包裹设有表皮层。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门诊护理用重症患者辅助移动装置,通过设置在行走底座上方的坐板,与防护架配合,形成具有防护扶手的座椅结构,结合设置的行走轮和把手,用于门诊护理用重症患者辅助移动,移动架上由提升链条、提升箱、提升齿轮盘、提升液压缸组成的提升机构与连接机构配合,实现防护架在移动架上的提升高度调节,防护架高度调节的设计,具有扶手防护、提升托举的功能。

12、2、本门诊护理用重症患者辅助移动装置,通过设置在行走底座上的涡轮、蜗杆,实现坐板旋转的功能,以及坐板底部设置的一号液压杆和一号液压缸配合,实现坐板高度可调的功能,结合防护架高度可调,使本设备可适配不同体型患者的防护辅助移动。

13、3、本门诊护理用重症患者辅助移动装置,通过设置在提升座上的导轨槽,双向螺杆与螺纹座、二号电机配合,实现提升座上两个防护架之间防护间距的可调,结合两个防护架的提升托举,满足不同体型患者辅助移动防护或提升托举。



技术特征:

1.一种门诊护理用重症患者辅助移动装置,包括行走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底座(1)的顶部设有安装机构(2),所述行走底座(1)一侧的顶部固定设有移动架(3),所述移动架(3)上设有提升机构,所述移动架(3)靠近行走底座(1)的一侧设有提升导轨凹槽,所述提升导轨凹槽的内部设有连接机构(5),所述连接机构(5)的顶部与提升机构连接,所述连接机构(5)的远离移动架(3)的一侧使用防护架(6),所述防护架(6)设有两个,所述安装机构(2)的顶部设有一号液压缸(8),所述一号液压缸(8)的输出端通过一号液压杆(81)与坐板(7)连接,所述坐板(7)设于防护架(6)的下方,所述行走底座(1)底部的四角均设有行走轮(9),所述行走轮(9)上设有脚刹,所述移动架(3)远离防护架(6)的一侧设有把手(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诊护理用重症患者辅助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包括提升链条(4)、提升箱(41)、提升齿轮盘(42)、连接轴(43)、提升液压缸(44)和固定块(45),连接机构(5)的顶部与提升链条(4)的一端连接,提升导轨凹槽一侧的移动架(3)上设有提升液压缸(44),提升液压缸(44)的输出端通过提升液压杆(441)与提升箱(41)的底部固定安装,提升箱(41)的内部设有容置空间,提升箱(41)的内部设有提升齿轮盘(42),提升齿轮盘(42)相对的两侧均设有连接轴(43),连接轴(43)与提升箱(41)转动连接,提升箱(41)底部相对的两侧均设有通孔,提升链条(4)与提升齿轮盘(42)啮合,提升链条(4)由通孔贯穿提升箱(41)设置,提升链条(4)远离连接机构(5)的一端经过提升箱(41)、提升齿轮盘(42)与固定块(45)连接,固定块(45)安装设于提升液压缸(44)一侧的移动架(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诊护理用重症患者辅助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5)包括提升座(51)、固定座(52)、导轨槽(53)、双向螺杆(54)、螺纹座(55)和二号电机(56),提升座(51)滑动设于移动架(3)的提升导轨凹槽内部,提升座(51)的顶部设有固定座(52),固定座(52)与提升链条(4)的一端固定连接,提升座(51)靠近防护架(6)的一侧设有导轨槽(53),导轨槽(53)的内部设有双向螺杆(54),双向螺杆(54)上螺纹方向相反设置,两个防护架(6)的一端均设有螺纹座(55),螺纹座(55)设有两个,两个螺纹座(55)螺纹对称设于双向螺杆(54)上,双向螺杆(54)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导轨槽(53)一端提升座(51)上的二号电机(56)输出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诊护理用重症患者辅助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防护架(6)之间形成防护间距,所述防护间距通过双向螺杆(54)调节的最大范围大于坐板(7)的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诊护理用重症患者辅助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机构(2)包括涡轮(21)、蜗杆(22)和一号电机(23),行走底座(1)的顶部通过容置槽设有涡轮(21)和蜗杆(22),涡轮(21)和蜗杆(22)之间啮合设置,涡轮(21)的顶部与一号液压缸(8)的底部固定安装,蜗杆(22)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一号电机(23)的输出端连接,一号电机(23)设于行走底座(1)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诊护理用重症患者辅助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架(6)远离螺纹座(55)的一端呈斜面结构设置,斜面上端的防护架(6)呈圆弧面结构设置,斜面远离螺纹座(55)的一端倾斜朝下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诊护理用重症患者辅助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箱(41)靠近防护架(6)的一侧设有靠垫(11),所述靠垫(11)远离提升箱(41)的一侧伸出移动架(3)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诊护理用重症患者辅助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架(6)和坐板(7)均由承重基板(12)、防护垫(13)、抗菌层(14)和表皮层(15)复合组成,承重基板(12)的顶部和四周包裹设有防护垫(13),防护垫(13)的外表面和承重基板(12)的底部包裹设有抗菌层(14),抗菌层(14)的外表面包裹设有表皮层(15)。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门诊护理用重症患者辅助移动装置,包括行走底座,行走底座的顶部设有安装机构,行走底座一侧的顶部固定设有移动架,移动架上设有提升机构,移动架靠近行走底座的一侧设有提升导轨凹槽,提升导轨凹槽的内部设有连接机构,连接机构的顶部与提升机构连接,连接机构的远离移动架的一侧使用防护架,防护架设有两个,安装机构的顶部设有一号液压缸,一号液压缸的输出端通过一号液压杆与坐板连接,坐板设于防护架的下方,行走底座底部的四角均设有行走轮。本发明通过设置有一系列的结构,具有扶手防护、提升托举的功能,实现坐板旋转、高度可调的功能,满足不同体型患者辅助移动防护或提升托举。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艳,占亚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市儿童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